告诉你一部鲜为人知的表情包历史!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南方新闻网 2016-12-08 13:14

输入法公司Kika近日联手北京大学、密歇根大学团队联合发布了全球用户Emoji使用行为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笑cry”

稳居全球最受欢迎的Emoji之首。

国内用户最爱则是“呲牙”;在被公认心情不佳、身体倦怠的周一,Kika输入法中Emoji发送量达到顶峰——近3700万;在放松休息的周末,“玫瑰”及“爱心”则频频出现在发送量最多的Emoji榜单上。

对于网民来说,现在手机聊天、刷朋友圈、留言等如果不发几个表情包,简直是混不下去了。

那好,南方君今天就跟你一起来聊聊表情包的历史。

作为一种图形化、视觉化、符号化的表现形式,以emoji为代表的表情包在现代人的移动通信沟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他们是表情包界的始祖

表情包是信息沟通传播中的图像化表现。

在原始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文字的时候,原始人用简单的图案来记录事实、陈述动作。这种行为不仅限于地区或民族,而是一种广泛的存在。

我国云南的沧源石刻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都是原始人类用生动的抽象绘画记录下史前的历史片段。

云南沧源壁画,人的动作和活动的描绘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2.表情包100多年前就登上媒体了

最早有清晰记载的Emoji可能出现在1881年《PUCK.》杂志。杂志上使用了由印刷符号组成的不同情绪的人脸。

3.这些表情包你总会见过

扯完了远古时期的表情,我们说说常见的表情。

有没有发现这个表情很眼熟?对了!

1982年9月19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师斯科特·法尔曼(Scott  Fahlman)在电子留言板上第一次输入了这样一串ASCII字符:“:-)”。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符号表情就此诞生了!

“:-)” 及“:-(” 这种用符号构成的表情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智能手机还没面世的时候,我们用按键手机发送短信时想输入表情,肯定会用到他们。(南方君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年龄……

类似这种简单的符号组成的表情仍然可以在电子邮件,手机输入法中找到。比如,表示伤心的“T_T”、“QAQ”、表示跪下的“Orz”。

4.小黄脸”时代来临

1999年,为了开拓公司业务,日本人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创作了一套12*12的像素表情符号,被称为“Emoji”,在日本无线通信中作为视觉感情符号使用。

5.早期的ICQ表情沿用至今

对于我们大部分来说,对表情包的认识离不开QQ。1999年,QQ的小黄脸表情开始走到我们的身边,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它们依然还在,只是随着QQ版本的进化样子有了些改变。

2003版本

2007版本

2011版本

2016版本

随着QQ版本不断更新,动图表情开始崭露头角,慢慢成为聊天必备圣品。

最早流行是这样


你或许会蒙了……这些土得掉渣的表情现在还依然大行其道,它们常常都是父母辈聊天必备佳品,比如家庭微信群。

不信?你试试在微信跟你妈、你姑、你二舅发个表情看看他们的回复!

6.自定义表情时代全面来临

随着90后、00后开始涌入社交网络,QQ的默认表情已经无法满足新生代的个性化的需求。自定义、再创作表情包的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二次元的力量也开始显现。

这个时候,大多数是“萌萌哒”的卡通形象,最令人难忘的当数“兔斯基”,”悠嘻猴“……

邪恶的兔斯基表情包

贱贱的悠嘻猴表情包

再之后,一些比较具有创作性的的表情包相继诞生,它们都是网友脑洞大开的结果,比如这个《杜甫很忙》系列,曾几何时让杜甫也穿越到当代成了一枚”网红“。

卡通表情包的出现,让社交和聊天更加有趣生动,彼此间词穷的时候,放个表情就不会尴尬了。

7.从暴走漫画到真人表情

暴走漫画于2007年起源于北美,最初,作者用windows画图工具随意画了一番,虽然画风粗糙,但因画法简练而效果清晰,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令人印象深刻。在网络上反响强烈,之后逐渐流传到北美以外的地区。进入中国网络市场后,暴漫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卡通类表情,成为主流担当。

同时一些真人表情也开始逐一亮相,配合暴走漫画,迅速走红。

这里南方君不多说,看到这“表情三巨头”,你就秒懂了!!!

姚明:

这个表情来自一场火箭队的赛后新闻发布会,当时阿泰正在接受采访,而姚明则在旁边一直笑得停不下来。

金馆长:

他本名崔成国,出自电影《金馆长对金馆长对金馆长》。剧中和小孩玩对打游戏,用阴招获胜后,流露出的笑容,无意间被传遍大江南北!他的表情几乎占据了表情包界的半壁江山!

原型在这里:

这个妹子叫花泽香菜,是日本声优、演员、歌手。在一档娱乐节目中,露出了无比带感的笑容,就被拿来做成了表情。

电影表情包:

除了真人暴漫表情包,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再或者是微博热点,甚至是狗,都可以成为表情包的素材,配上简短幽默的文字,制作成静态或动态图片,用以在聊天过程中表达特定的情感。由于这类图片表情常以成对或成组的形式出现,因此也被称作“表情包”。

出自电影《精武门》的“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歌神张学友当年在电影《旺角卡门》里爆出一句粤语粗口,也变成了经典的表情包,火遍大江南北。

里约奥运会的洪荒少女:

爆红的doge:

现在,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已经成为日常交流不可缺少的元素。据说,有网友对话通篇200多个表情,没有一个文字。

那么问题来了,你为什么要用这些表情?

8.学术圈聊表情包

表情和表情包是网络语言的一种进化,它的产生和流行必然与其特定的“生存环境”有一定的联系。一方面,紧跟热点的表情包有趣好玩,新奇诙谐,容易为人接受。

除此之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吕雪菊认为:“表情包弥补了文字交流的枯燥和态度表达不准确的弱点,有效地提高了沟通效率。部分表情包具有替代文字的功能,还可以节省打字时间。”

在台湾大学读书的马来西亚华人杨静逸则表达了他对表情包使用的看法:“表情包可以在无形中拉进对话双方的距离。好友之间还可以通过表情包相互调侃。”

或许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给我一个眼神,给我一个表情,我就能明白。

9.他们竟能将表情包玩得这么高端

除了斗图、聊天、开起脑洞,表情包还有很多新的玩法!

表情可以讲故事:

网球天王费德勒就喜欢用emoji写日记:很快要乘车去搭飞机,飞跃半个地球抵达美国迈阿密。那里天气晴朗,阳光充足,令人心情愉悦。要在迈阿密打比赛,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澎湃新闻用Emoji讲出了《淮南子》:

表情包可以做成宣传标语:

今天给你普及的表情包历史就到这里!如果你想给南方君留言,请使用表情包!

来源:南方网综合中国日报、新华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 洪鑫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