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高明城变的样本价值

南方+ 2016-12-07 16:26

7日,高明正式迎来恢复建制35周年纪念日。35年前刚刚恢复建制时,高明国土面积为共和国陆地面积的万分之一,年总产值约一个亿,是共和国的一万七千九百三十七分之一;现如今,面积还是那个面积,高明GDP已达到共和国的千分之一。

高明恢复建制恰逢国家改革开放启动,且珠三角已经先行一步,突破计划经济条条框框,向市场经济的彼岸摸着石头过河。高明要闯荡出一番出息,向外界证实自己,成为高明恢复建制之初的上下共识。

按当时安排,孤悬于珠江干流右岸的高明,作为珠三角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县划入佛山,负有粮食主产区的使命。但恢复建制的高明人不甘心只当粮产区与公粮缴纳区,重置新县城于通江达海之境,直接面对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蓝海,以争取发展地缘条件及主导权,从零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一穷二白的底色,令高明倍加珍惜历史机遇,在激情燃烧的年代构建适应市场发展体制的新载体——这与当年国内部分地区的改革很难摆脱旧体制框架羁绊,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农业社会,向具有一定发展主导权的工业社会转型,高明谱写了不少荡气回肠的故事。

回顾当年高明曾经的路径,可以看出她力图扮演一个全新的地缘发展角色:向东靠、接合部、(西江产业带)桥头堡、岭南山林水都……不一而足,强调的是在尽量大范围的市场概念中的定位。高明人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付诸一次次的实践。因此有了干部捐款、全民购买债券建大桥、农民主动出让土地修建境内公路干线、到境外征购土地建设东出口、主动争取在境内设置通关口岸等时代壮举,使高明获得越来越有份量的存在感,并获得尊重与有力的反馈,使高明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全国百强县并排在中游位置。

要知道高明恢复建制时连个县城都没有!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县城——明城,在高鹤县时期也就是作为一个公社而存在。在当时城乡二元体制之下,这意味着在失去县城地位20多年后才于1981年恢复建制的高明,堪称当时全国最穷的县之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审视,高明全力推进工业化十几年后,便在全国2800多个县域中成功逆袭,跨越式地站在全国县域的第一方阵,殊为不易。

将高明与广东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高明35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有一个值得寻味之处,就是基本上没有走太大的弯路。原因之一是经济领域中的体制改革搞得比较彻底,包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并于九十年代就基本完成的境内企业转制,构建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制造业体系。

高明的发展与珠三角先发地区相比的另一引人注目之处,是有为政府发挥了强有力的引导作用,与无形市场产生了强烈共振,形成相对透明、规范的政商关系,以及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回头来看,高明发展快速而不走弯路,并非来源于向上级等靠要,也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投资拉动,靠的是干部群众凝聚起的立志中兴的共识与向心力,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内生活力。

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面临着改革收益的再分配,令寻找激励动力成为新课题。而高明经验最具备比照意义之处,在于如何找到动员民众、激发共识的切口,更在于靠改革、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正确路径。

【来源】南方日报

【采写统筹】叶能军 

【编辑统筹】梁 锐 

【版式统筹】莫 迪 

【撰文/摄影】关雪仪 叶能军 蓝志凌 高绮桦 欧嘉明 赵 洪 利学时 谭健才(除署名外)

编辑 王虹丹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