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双创”地图发布,找到84家创新创业载体so easy!

南方+ 记者 2016-12-07 08:43

拿着一张地图,就能快速找到遍布天河区各个角落的84个孵化器、众创空间。不了解天河区创新创业政策,地图上还有27家企业服务公司、25家科技服务机构的位置。首届广州国际创新节期间,天河区发布“双创”地图,将天河区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以地图标识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呈现。

目前,天河全区拥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84家,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已基本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布局。在日前举行的天河区创新创业大会上,天河区委书记林道平透露,天河区将规划建设“天河创新创意产业园”、每年每条街道建设两个以上众创空间、每条街道建设一个青年创业社区,继续加快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

“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基本成形

“这里有健身房、篮球场,配套设施完善,完全不像城中村。”2个月前,当WOWON项目团队负责人从韩国来到广州市天河区五号空间,就被这里的办公环境所吸引。五号空间由天河区沙东村旧厂房改造而成,3万多平米的空间聚集了60多家创新企业。“听说以后这里会升级改造成互联网生态家园,如果我们的中国项目能够落地,会选择五号空间”。

近年来,天河区对全区旧厂房、村集体物业进行创意改造,已投入使用的有元岗智汇PARK、车陂联合社区、时代TIT、五山乐天创意园、长兴岑村创锦等共计68万平方米,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大量成本低、效益好的创业空间,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的成本。

不仅仅是“村里的众创空间”,在天河CBD、天河智慧城内,也有着各种不同特色的众创空间、孵化器。位于珠江新城的酷窝,正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帮助初创团队解决人才、资本、项目的需求。在酷窝CEO莫万奎看来,酷窝位于珠江新城就是最大的优势,创业者想要的风投都聚集在此。

此外,天河区还有一大批有特色的创新载体。如暨南大学国际生物医药孵化基地,立足于打造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引领区域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面拉动和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华农创客空间成为全市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也是广东省高校创业、交流路演和投融资平台,为广州市大学生提供开放式办公工位600多个。

如今,天河区已基本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布局。全区拥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84家,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市级以上孵化器47家,占全市26%;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众创空间14家,占全市33%。

日前举行的天河区创新创业大会上,天河区委书记林道平透露,天河区将规划建设“天河创新创意产业园”、每年每条街道建设两个以上众创空间、每条街道建设一个青年创业社区,力争到2017年底再新增100万平方米以上科技创新空间。

线上线下地图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清晰资源向导

位于天河智慧城核心区的天河人才港才正式运营一个多星期,就已经成为两大创新创业大赛的比赛场地。每天,创新创业者们来到这里,不仅能在赛场上比拼技术创新,还能在这里解决所有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在天河人才港5500平方米的服务空间里,从创业团队创意萌生、落地注册、团队组建、项目路演到融资上市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服务机构,促成创业项目的落地与发展。目前,这里已进驻35家社会化品牌服务机构,涵盖人才数据服务、创业综合服务、金融服务、媒体服务、技术服务、证书培训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创业资源服务、企业管理服务等。

在早前举行的天河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天河区区长陈加猛提出,实施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加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扶持力度,有效利用天河人才港,逐步建立与天河现代产业相匹配的人才服务体系,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在专家看来,天河区为人才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显示出政府对人才引入和培养的重视。如何整合这些服务,让创新创业者更受惠,除了天河人才港这种大型创业母港,“双创”地图就是最简便的一种形式,为创新创业者打开一扇明晰的窗口。

据了解,天河区“双创”地图是由天河区科工信局联合创业服务机构创头条共同制作的专业垂直类产业地图,其产品线包括线上版电子地图、线下版纸质地图。其中,广州国际创新节期间发布的V1.0版本,将天河区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如天英汇创新创业服务品牌项目、天河人才港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项目、孵化园区、众创空间以及创业服务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元素都进行归类汇总,以地图标识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呈现。

天河区科工信局表示,创新创业主体可以凭借该地图寻找资源,而政府管理部门则依托该地图平台,全面盘点和梳理区域双创资源,及时掌握本区域创业生态环境,有效活跃本区域创业氛围。

明年,天河双创地图V2.0版本将在V1.0版本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在增加创新企业、投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对象和细分创业创新服务机构类别的基础上,将通过线上地图为创新空间、创业者、投资机构、服务机构完善服务管理平台。

同时,增设管理链接,实时更新发展建设信息,及时对接政策专项申报通知公告,增进区域之间各创新主体的合作和交流,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政府创新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全面掌握区域创新创业工作新动态。

相关

方所创始人毛继鸿:

天河重视文创企业并予以切实支持

广州国际创新节期间,天河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亮相颇为耀眼。记者了解到,天河区的产业扶持和科技创新政策受众面广、扶持力度大,放在全国都是很有竞争力的。比如对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扶持资金,股权投资团队最高300万元奖励。一年来,天河区支持了2350家企业(项目)和140位人才共3.2亿元,预计到年底将超4亿元。

“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天河区涌现了大批的优秀企业”。例外公司董事长、方所创始人毛继鸿被评为今年天河区的创业领军人才。方所在成立5年的时间里,从零开始,目前已经为1000多万市民提供了文化服务,在全国已经开设了4家公司。

在毛继鸿看来,天河区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相对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而天河区放眼未来,重视文化创新企业并予以切实的支持。“天河区英才汇聚,聚集了大批有思想、有高度求知欲的年轻人,使得我们创业者在早期能够很快的找到合适的人。前几天,天河人才港的启动,更将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人才红利”。

“天河区的文化创新、科技创新、高新人才和金融资本等资源结合得非常紧密,形成了十分有利的创业环境。创业公司在各阶段都能取得所需要的资源支持,早期的人才支撑,中期的融资需求,远期的全球化布局、并购整合、上市等,都能及时获得资源支持,使得企业能够踩着准确的节拍高速发展”。毛继鸿说。

毛继鸿认为,书店是知识的入口,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过去5年,方所与上千创作者合作,举办了600多场文化艺术活动,其中国际性活动超过150场,还策划举办了两届具有跨行业意义的国际书店论坛。“我们希望方所平台能服务于这些创新者,以文化的力量激荡出更多新的火花,为这个城市的创新带来灵感。对城市的文化、创新做出贡献,这才是方所的使命”。

天河区“双创”扶持政策详解

01 科技计划项目支持

02 科技奖配套奖励

对获得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的企业,按获奖级别,分别给予如下幅度的奖励:国家:15—20万元;省:6—15万元;市:5—10万元。

03 创新平台补贴

对上一年度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补贴。

04 高企认定补贴

对2015年及之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质的企业给予补贴15万元,通过复审给予补贴5万元;对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贴15万元。

05 高企培育入库补贴

对高企入库在培企业,按其获得省高企培育奖励资金的20%给予补贴。

06 重点产业租金补贴

为移动互联网、生物工程、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以及为其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在新三板挂牌、入驻新三板孵化基地的企业,以及获得区政府参股的创投基金的企业提供租金补贴。

07 新三板及股改补贴

08 孵化器专题奖励补贴

09 科技服务机构启动补贴

10 区创新创业品牌活动补贴

11 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支持

支持举办天河区自有品牌创新创业大赛,每届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承办经费支持。鼓励大赛获奖项目落户天河,对获得前10名并落户天河的项目按类别给予单项不超过30万元、总额不超过190万元的资金奖励和其他支持。

12 研发经费补助

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技术合同交易额补贴、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券、众创空间建设等省、市相关政策按要求予以一定比例的补助扶持。

13 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补贴

对上一年度国家、省、市审定的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分别给予每家10万、8万、5万元的补贴,对通过两化融合标准体系认定的企业给予20万元补贴。

14 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补贴

对国家、省、市认定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分别给予每家20万、15万、1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支持。

15 高新技术产品 认定证书补贴

16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补助

17 发明专利 申请奖励

编辑 李琪艳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