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使用过度,老挝60万亩香蕉要被禁!?

农财宝典 2016-12-07 00:03

我国香蕉产业再起“巨浪”,近日老挝60多万亩的香蕉从业者极为紧张。我国商务部援引老挝《万象时报》11月15日消息,老挝政府总理通伦·西苏里近日表示,由于香蕉种植大量使用化肥,对北部省份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政府已颁布命令禁止新增大面积香蕉种植,同时要求各省严格执行。通伦·西苏里还表示,种植户们已承诺收割完最后一季香蕉后,将撤出农场。

南方农村报  农财网香蕉通记者  李金玺

其实早在今年4月初,老挝波乔省曾经发文禁止省内外国投资者扩大香蕉种植园,而此次事件再次引起老挝种蕉人关注或不安,多是因为其消息中所提及:“种植户们已承诺收割完最后一季香蕉后,将撤出农场。”

照此说法,老挝60多万亩香蕉即将走到尽头?

针对此,南方农村报、农财网香蕉通记者独家采访老挝香蕉管理局及老挝数家万亩规模种植公司负责人。而背后真相并非如此。

老挝香蕉管理局回应:新园不再增加,老园不受影响

老挝香蕉管理局局长唐支群表示:“不能扩增香蕉园是事实,但老蕉园仍然可以继续种植。”老挝香蕉管理局是老挝波乔省直属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协助老挝政府跟国外投资者的关系处理。

“波乔省是老挝农业开发省,香蕉种植面积约20多万亩,建大、耀正等万亩规模的种蕉公司有好几家。”唐支群说,他11月17日在波乔省政府部门开会,曾向相关部门咨询,并未收到相关信息的通知。“而波乔省针对香蕉相关税收有些已经交纳到了2017年。如果省里不准种,就不会收税了。”

与此同时,建大、联泰、天兰等在老挝万亩级别蕉园负责人也向记者反映,他们目前均没有收到老挝当局的相关通知。

虽然现在地方相关部门和种蕉公司还未收到通知,那么后期是否会有呢?如果有,老挝香蕉禁种的政策,能顺利实施吗?

云南建大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建庆认为:“老挝香蕉禁种,这应该不是单方面能够决定的。”

一是投资者都是和农民之间签订合同,如果种植园企业被命令完全停止,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个理由来避免支付土地租赁和当地农民的工资;二是在老挝,中国种蕉公司与当地农民少则签约4年,多则8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合同期内,按老挝投资政策规定,种蕉投资企业受老挝法律保护。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外国投资法》第1 条规定,国家不得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征用、没收外国投资者的资本和财产或使其国有化。《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促进和管理外国在老挝投资法》第3 条规定,外国投资者在老挝的投资和财产充分受到老挝的法律保护,国家不征用、不占有和收归国家所有。

老挝香蕉投资热归于平静未来何去何从?

老挝,曾是罂粟种植泛滥之地,如今成为香蕉种植天堂。老挝许多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与云南西双版纳相近,温度和降水均可满足香蕉生长的基本条件,越来越多的国内香蕉种植户在老挝投资,这里既可以有效避免黄叶病侵害,又可以免于台风侵袭。不到10年时间,老挝香蕉种植面积已发展至60多万亩。

中国人在老挝开发山地,种植威廉斯、巴西蕉等品种,成千上万亩的大蕉园拔地而起。在老挝,金三角、会晒、琅勃拉邦、万象等产区,香蕉种植面积高达40 万亩,占老挝香蕉总面积的80%,均从磨丁口岸出关。老挝磨丁黄金城经济特区位于老挝北部,与中国磨憨口岸相邻,是我国香蕉种植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重要桥梁。

另一片与中国相距较近的产区勐醒、勐龙,据不完全统计,香蕉种植面积约10 万亩。该区离云南勐润、勐满口岸较近,交通便利,目前种植已基本饱和。同样,金三角、会晒、琅勃拉邦等距离磨憨口岸200 公里以内的产区也已基本饱和,投资者只能往万象等更远的地区拓荒。

但随着香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原本200-300 元/ 亩的年均地租涨至现在的800-1100 元/ 亩,人工成本上升和用工紧缺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随着老挝境内从事香蕉种植的外资企业不断增加,老挝香蕉产业链贸易的活跃度大幅提高,老挝生产资料竞争环境越发激烈,开始出现农资垄断现象,严重威胁境外投资者的种植发展。

而在今年4月初,老挝波乔省发文禁止省内外国投资者扩大香蕉种植园,理由是“外国投资者在园内使用化肥、有害除草剂和杀虫剂,致使香蕉种植园对环境和附近社区造成影响。”

云南联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光认为,老挝土地化肥施用量过多,在老挝没有对土壤进行较好的保护。老挝香蕉产业的扩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土壤,并对森林植被、河流、溪流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也是老挝政府采取严格的行动来规范制香蕉种植行业的原因。

农财网香蕉通分析师认为,这项消息对老挝扩种新地的蕉农影响较大,对之前已经建园的蕉地影响较小或基本无影响。但老挝政府的文件明确表明禁止新增大面积香蕉种植已经是自上而下的行为和共识,老挝香蕉投资热度也逐渐归于理性。

特别是今年初以来,老挝农资入关难、香蕉出口滞留等事件也让老挝种蕉人开始思考,并倒逼中国种蕉人从短期风险投资转为理性的长远投资。一方面,部分投资者开始寻求新的国外投资区,例如柬埔寨;另一方面,更大一部分投资者不再盲目找地扩种,而是“精耕细作”,走精细与高端路线。

少了盲目的扩张投资,对于我国香蕉产能过剩、上市期过于集中的产业现状来说,未必是坏事。

南方农村报原创稿件

投稿报料 | 542687591@qq.com

热点推荐(点蓝字即可查看)

骗人的有机肥一般用这些原料,危害巨大!

十张图告诉你,钙镁对作物有多重要!

温馨提示:年底了!“爷”该付款了!我只是干农资的,不开银行!

为什么农民不愿用畜禽粪便做有机肥?一吨有机肥等于多少化肥?

就是现在!让明年香蕉赢在起跑线,这些采后管理要做足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