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口岸将推行“两地一检” 主体工程已开工

南方日报 2016-12-06 08:54

12月5日,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签约暨开工仪式在横琴举行。根据规划,项目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通关功能投入使用,2022年底全面完成建设。未来,横琴口岸将成为国内体量第二大的陆路口岸,并将打造口岸通关模式与查验机制创新高地,逐步实行“两地一检,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

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效果图。

规模▶▶

斥资260亿,分三大功能区

为保证正常通关,横琴口岸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过渡期口岸已于2014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12月5日正式签约并启动,是横琴口岸的主体项目。

据介绍,二期工程占地面积为34.51万平米,总建筑面积为121.3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约26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口岸通关功能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区和商业开发设施三大功能区。

“项目将按照一次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自西向东推进有序建设,力争在2020年底实现通关功能投入使用,2022年底完成全面建设。”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落成之时将实现横琴口岸的整体通关服务效率、综合交通枢纽服务能力以及跨界商业服务与综合运营能力的“三大提升”;实现口岸功能向服务型、设施功能向区域型、交通功能向枢纽型、综合服务向功能型的“四个转型”。

创新▶▶

两地一检,一次放行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横琴口岸将打造成为“模式创新、通关便捷、设施齐备”的国内一流口岸,口岸服务区将建设成为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服务型口岸地区。

作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珠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项目,横琴口岸将逐步落实“两地一检,一次放行”(注:“两地一检”即“合作查验”)等创新通关制度,以及“人货分离”的创新查验模式。其中货运查验将探索“一线放宽、二线管理”模式,即货车通关时在一线关口实现免检,再由二线关口进行管控。

同时,该项目在全国率先开创了陆路口岸建设开发新模式,在全国开创市场化开发一类陆路口岸的先河,将过去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口岸建设职能转移至由市场主体企业主导建设及开发,创造性地实现了“以口岸养口岸”的理念。

功能▶▶

连接广珠城际延伸线与澳门轻轨延伸线

除了提供口岸通关的主体服务,横琴口岸还将打造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商业为一体的城市功能综合体。

在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方面,横琴口岸将连接广珠城际延伸线与澳门轻轨延伸线,并涵盖长途客运站、城市公交枢纽站、出租车服务设施、社会车辆停车场、地块市政道路及站前广场等各类交通基础设施。

具体布局包括地下二层的广珠城际轨道车站、澳门轻轨车站;地面一层的长途客运站、城市公交枢纽站等道路交通 场站设施,实现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的枢纽综合换乘大厅和出入境旅检大厅便捷进行换乘和通关。同时,将设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及立体人行系统,结合TOD的综合开放模式,引入“P+R”停车换乘设施。

外观设计也值得期待。据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总规划设计师高海波透露,口岸采用全透明的屋顶设计,通关大厅顶部还设有一个巨大的空中花园,这也是首个建在通关口岸的空中花园。

在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方面,横琴口岸分为服务配套核心区、商业服务拓展区两大部分,周边设置商务办公、酒店和餐饮零售等配套服务设施,打造横琴新区现代服务业聚集点。

高海波解释:“如果把口岸理解为一个大的通关通道的话,在通道两侧和上下,将设置包括免税商店、商务酒店办公及高端住宅区在内的不同层级的商业配套,并像香港中环一样,有空中与地下的通道与周边的商业体连通。”

他认为,口岸将成为一个集人流、物流于一体的“大通关”口岸,将加快珠澳之间的交通无缝衔接、同城化进程与产业高效对接,承载一定的跨境产业合作功能,促进国际服务贸易要素便捷自由流动。

■项目简介

设60条自助查验通道 日通关量22.2万人次

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位于横琴新区中东部,东邻十字门水道,与澳门路氹遥相呼应,南接澳门大学,西至环岛东路,北联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口岸通关设施及综合交通枢纽设施29.55万平方米(包括且不限于旅检大厅、口岸业务、管理及配套用房、市政交通换乘中心、停车库、查验场地等设施)、配套服务设施54.88万平方米和城市道路、高架立交匝道、城市地下空间等。

该项目在旅检大厅出境、入境将各设人工查验通道14条,自助查验通道60条;客车、货车查验场分设11条客车通道和6条货车通道,建成后横琴口岸将满足旅客日通关量22.2万人次,年通关量8000万人次;车辆日通关量7259辆次,年通关量265万辆次;货物日通关量1.5万吨,年通关量533万吨;真正成为大型的国家一类口岸。

项目定位为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综合服务型口岸;联系粤港澳三地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广东面向澳门、积聚现代服务业的门户区。

【来源】南方日报

【采写】曹丹龄

编辑 胡净栋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