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支付新规首日体验:ATM转账撤销仅需5分钟
文|青的蜂
进入12月,一则银行新规生效了:向他人转账24小时后到账,24小时内可撤销。乍听之下,对于打击电信诈骗是“大招”,但付诸运行,这则新规反而有可能催生新骗局。
新骗局是怎么回事?举例来讲,A跟B说,“我需要现金,你给我100元,我用ATM转给你100元”,然后拿到现金后,可以申请撤销。这类交易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实现,比如A对B说:“我先转账给你,你打我支付宝。”B看到截图有可能信以为真,打款给A后,A向受理行申请退款,而B则无法通过支付宝撤销打款。
骗局好像也没什么精妙之处,可是如果大众都能窥见这个漏洞,那么作为新规实施方的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容忍这样的漏洞出现?
还是从查找规定开始说吧。“24小时内可撤销”的规定,来自于银发〔2016〕261号文件,这是一份题为“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起。其中在第二大条“加强转账管理”,提出“在发卡行受理后24小时内,个人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这个规定看起来有它正当性的来由,即防止电信诈骗。比如A出于恐慌心理转账给B,在24小时内想清楚了,这个钱还没到B那里,他当然可以选择拿回。但之所以有疑问,在于选择拿回的方式可以再商议,如果一旦豁了“撤销”的口子,就相当于给了A随意反悔的权利。这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我们所说“新骗局”,而且比较容易成功。
在实际生活里,如果一个人要“撤销退款”,我们是很难认定究竟是否合理。这往往给银行操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传统银行交易、支付宝第三方交易,都没有“撤销”这一说,就是因为目前只能做到核对当事人信息,而无法判定其他的干扰信息。所以,通常采取的方式是“申诉”,听听A撤回的理由,但也要听听B的声音,不能因为A一面之词就立马“撤销”了。所以,最好的方式是24小时内先冻结,冻结之下再作观察。
那么,哪些人容易上当受骗?又该如何防范呢?我们还是来举例,比如对新政完全不熟悉的人,看到对方发来转账的截图,一定要明确一个信息——“转账不等于真实到账”,千万不要轻信转账截图的合理性。还有就是对互联网接触不多的人,以为通过第三方支付也能支持“撤销”,在这里一定要清楚了——转账撤销只适用于ATM交易啊!
【校对】李冠洁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