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瞧瞧!龙川潭芬村打造的“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河源发布 2016-12-03 15:46

龙川县赤光镇潭芬村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将工作重点放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上,从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入手,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同时,为着眼该村的未来,扶贫工作队还招募大学生作为村委助理,启动本土人才培训计划,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村道硬底化让“世外桃源”走出大山

潭芬村是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帮扶、河源市体育局派驻第一书记的扶贫村,有4个村民小组共697户家庭,贫困户94户270人。距离潭芬村委会10多公里的大山里,是该村本洞村民小组。本洞小组有40多户、300多人仍在当地居住,本洞小组通往村委会或者到镇里需要经过一条10多公里的山路。由于缺乏资金,这条10多公里的山路并未水泥硬底化,其中有3公里山路通车都成问题。

扶贫工作队队员说,本洞小组就如“世外桃源”,村民进出太不方便了。“下雨摩托车开不了,有急事就只能慢慢走下山,走路要一个多钟头”,一村民说,下雨天,道路泥泞,不仅村民及上学的孩子出行不便,村民种植的蔬菜要运输出去更是“老大难”。

扶贫工作队联合帮扶单位对潭芬村部分村道进行硬底化。

扶贫工作队在入户核查贫困户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帮扶单位反映,提出对该路段进行硬底化的建议。经过努力争取,帮扶单位最终决定对这3公里山路进行硬底化,并在7月份正式动工。

11月2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正在铺设水泥路面。按照目前每天进度,预计这3公里道路在春节前能够投入使用。本洞小组的村民都在期盼着道路早日通车,以方便他们的生产、生活。

招聘大学生培养本土人才

龙川县赤光镇潭芬村与下輋村、回龙镇罗回村与罗南村4个贫困村是由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办统筹,宝安区科创局、团宝安区委配合的定点帮扶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3年后,扶贫工作队走了,各村如何继续发展?这是扶贫工作队与帮扶单位思考的问题。为了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队伍,扶贫工作队与帮扶单位共同制定了大学生跟班学习方案,由石岩街道办面向龙川县本地大学生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聘6名高校毕业生到4个贫困村跟班学习工作,重点协助开展贫困户脱贫和产业项目跟踪等扶贫工作,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贫困村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刘讷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今年7月份,刘讷大学毕业,通过面试成为潭芬村村委助理。尽管工作与想象中有些差异,但自从接触扶贫工作后,她从不了解扶贫工作,到成为扶贫工作组的一员,在交流沟通能力与服务意识上有了很大提升。而招聘的村委助理在3年扶贫工作结束后,如果表现优秀,还可到石岩街道办工作,或由扶贫单位与当地政府引导自主就业。

扶贫工作队表示,希望招聘的大学生通过3年扶贫工作深入了解农村工作,3年后能继续为各村发展出谋划策,成为一支永不走的扶贫队伍,带领村民继续向前发展。

潭芬村小学教学楼的楼顶一到雨季就会渗水,有几间教室会有积水,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学校经常对楼房修修补补,但一直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今年8月份,扶贫工作队投入资金对教学楼楼顶进行改造,加盖一层防雨棚。学校校长说,台风“海马”来时,教学楼没有出现渗水情况,学校开学后,学生和家长看到多年渗水问题得到了解决,都很高兴。

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业

如何让贫困户在3年时间里脱贫,是扶贫工作队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扶贫工作队计划明年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户进行扶持,每户贫困户至少发展1项以上特色种养项目,并引导他们从事农产品加工、服务及其他产业。帮扶单位将投入扶持资金参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折股量化到贫困户并以按股分红等方式,提高贫困户收入。

同时,扶贫工作队利用扶贫契机,对潭芬村陂头和水渠进行改造,完善村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开展连片农田基础设施整治,并建设和完善安全饮水设施,以改善村民日常饮水状况,实现安全引水率达到100%,基本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据了解,深圳宝安区石岩街道办将与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团宝安区委一起,对赤光镇潭芬村与下輋村、回龙镇罗回村与罗南村4个贫困村实施帮扶项目102个,总投资概算3200万元。其中,村道硬底化项目20个,投资1000万元;农田水利项目20个,投资600万元;安全饮水项目8个,投资300万元;教育卫生医疗项目20个,投资500万元;村级文化广场4个,投资200万元;其他帮扶项目30个,投资600万元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