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救女”最全最新的调查在这里!为什么爱心总要跟真相PK?

青春江门 2016-12-03 21:27

导读昨天早上,相信小伙伴们的朋友圈都被一篇热文刷屏,文章叫做《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是深圳本土作家罗尔为患有白血病的女儿写的,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纷纷配文“作家罗尔5岁多的爱女罗一笑,被检查出白血病,住进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疗费每天1至3万。罗尔没有选择轻松筹,而是通过卖文为爱女筹集医疗费。每转发一次此文,小铜人公司向罗尔定向捐赠1元;希望小朋友能渡过这个难关。”

罗尔这篇为爱女筹集善款的文章很快获得了100000+的阅读与点赞,超过11万人打赏,募集数百万善款。

然而,很快各种质疑声开始逐渐发酵。有网友爆料罗尔家并不贫穷有“三套房两台车”,另有网友称罗一笑参加了医保,治病报销比例超过70%,罗尔家花费还不到2万元……

罗尔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图片来源:深圳大件事

11月30日中午,罗尔接受了《北京青年报》专访,回应了热点质疑,小编为你整理!

5岁女儿罹患白血病是真的吗?

女童罗一笑患白血病前的照片。

女童罗一笑患白血病后的照片。图片来源:深圳大件事

罗尔称,女儿的确患有白血病,现在还在重症监护室。

看病花费仅需2万元,属实吗?

之前,有疑似笑笑的主治医生在朋友圈发文称,目前笑笑的医疗费约是11万元,但报销比例超过70%,报销结束,仅需要花费2万元。

罗尔回应,这是9月和10月两个月的数据,差不多是2万元左右。但是11月份以来,笑笑在重症监护室,使用的很多器具和治疗是不在报销范围内的,所以花费就不好统计了。

30日,医院外的罗尔,手中拿着热心市民送给女儿的礼物。图片来源:深圳大件事

三套房两辆车和一家公司,广告费上百万,是真的吗?

罗尔回应,广告公司是没有的,房子是事实。至于为什么不卖房子救女儿,他说房子除了深圳自己家住的这一套,确实有两套在东莞,加起来120万,但是是2015年买的,还没有房产证,所以不能拿出来买卖。

为什么和“小铜人”合作,“转发一次,捐赠一元”是营销吗?

罗尔回应,不是营销。他称,“小铜人”的负责人跟我是朋友,最开始要给我捐款,因为我就是很好面子的人,就没有接受,他就提出“转发一次,(小铜人)捐赠一元”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给我捐款,我就同意了。只不过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影响。

现在募捐到了多少钱?

罗尔说,目前女儿得到的捐款数已经足够支付医疗费了,感谢大家,所以目前已经关闭了捐助渠道。200万可能是有的,但捐款的具体数目还在统计中。募捐已经结束。

这笔钱会如何使用?

罗尔说,除了留有女儿的治疗费用,剩下的昨天(30日)和深圳市民政部门联系过了,希望成立一个救助白血病患儿的基金,如果通过的话,以后会免费提供给其他白血病孩子。

对于网上大家的质疑,罗尔说,现在女儿还在重症监护室,没太关注。如果有人觉得被骗,他提出来,我会退打赏的钱给他们。

刘侠风:公布小铜人方面募捐情况

根据中国之声的采访,小铜人公司负责人刘侠风做出了如下回应:

目前小铜人这边的捐款并不是网上传的200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是转发那条微信,转发一次有1元钱,上限50万, 截止到11月29日零点,转发次数是306342,所以这块我们捐款数额为306342元,但目前还没截止,最后的数据要统计后才知道。

第二块是我们公司微信公众号收到的“打赏”金额,是101110.79元,我们会通过合法账号打给当事人。

第三块是我们的一些微信好友通过红包、转账等捐给罗尔的,截止30日,就是昨天中午12点的数字是25398元,这些钱我们已经陆续及时转给罗尔了。

罗尔个人公号收到的打赏及捐款数小铜人公司目前还不掌握,稍后会跟大家公布。

而针对罗尔有三套房产的爆料,刘侠风表示,他与罗尔是九年好友,对这三套房产都知情。

罗尔是1968年生人,他在深圳的这套房产,于2002年购置,位于深圳南山区科技园,当时他从杂志社借了一半钱,自己出了一半钱,一次性付清的。

2014年——2015年,罗尔在东莞购置了两套房产,一套为酒店式公寓,一套为住宅,现由甲方经营,罗尔与甲方签订了五年的租约,目前无法出售。两套房产总价约100万,贷款金额为42万,这两套房目前的租金为5249元,而还贷金额为5200元,抵消之后结余为49元。

罗尔的车是一辆别克,购于2007年,当时价格为10万元左右,现在也接近报废了。

小铜人在发布推文之前,与深圳市民政局下属的公益组织有过沟通报备。

官方:关于深圳罗某笑小朋友医疗救治的情况通报

30日16:23,@深圳微博发布厅 就此事件给出了官方通报,小编根据通报总结了主要有以下要点:

罗尔的女儿年龄为5岁零11个月,的确患有白血病,并于9/10/11月这三个月入院接受化疗,目前病情危急。

罗尔女儿住院3次,截至目前住院总费用为:204244.31元,平均自费比例17.72%,也就是自己支付了36193.33元。

事件反转后,大家都如何看?

事件发生反转后,有部分参与捐款的网友和其他网友表现出了愤怒。

也有人表现得淡定,觉得无论如何的募捐方式,至少孩子是真的生病了,是无辜的,能达到捐赠的目的即可。

也有人站在了最外围↓

反思: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捐赠?

针对这件事,更多的是反思。南方周末给出评论:

其一是程序上的反思。

就拿生大病向社会公众募捐为例,有许多问题:没病装病骗捐,怎么防范与鉴别?确实生了大病,但不想花自己的钱,向公众募取巨款,怎么防范?夸大病情及贫困悲惨程度,募取远远超过治疗需要的捐款,怎么防范?这些事项需要实质审查。这些事项需要事中事后监管。

有鉴于此,2016年9月1日施行的慈善法第26条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这一条的立法意图就是为了从程序上解决上述问题,让“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承担对求助者进行事先实质审查与事中事后监管的责任。

但微信、轻松筹等可以公开筹款的平台既不承担对实质事项的严格审查责任,也不管事中事后监管。例如轻松筹只是提供众筹平台,并收取2%的手续费。这就给轻松筹一种激励:众筹项目多多益善,众筹目标金额越高越好,做多做大规模才能收取更多的手续费,这钱可谓“轻松赚”。这种责任与收益的不对称性是不合理的。平台应该承担起与收益相匹配的实质审查与监管责任。在微信公号与朋友圈筹款,微信是不抽头的,谁来履行审查监管职责,值得探讨。

其二是实质上的反思。

设想有一位体面的人生了大病,出于对家庭负责任的态度,他会考虑这病有没有治疗价值,会权衡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率,会在个人治疗与家庭长远利益之间做出最佳平衡;即便在求生意志压倒一切之下,治疗支出的优先劣后顺序应该是这样子的:首先考虑医保报销与支出家庭收入财产,其次要求有赡养义务的子女帮忙,在穷尽前两种手段之后,最后向熟人乃至社会公众寻求帮助。这种唯恐给别人添麻烦的体面人,谁不想帮呢?

但目前,来钱太快太轻松的爱心众筹、慈善募捐,让两种不良倾向暴露无遗。

一是得了大病之后,想把自己积攒下来的财产留给骨肉情深的子女,让与自己不相干的外人掏钱给自己救命续命,既要钱又要命,鱼与熊掌得兼。

二是既然由外人掏钱,那花的钱越多越好,治疗方案要最贵最尖端的,绝不考虑治疗价值与成本效率,如果花自己的钱或自己子女的钱是绝不会这样干的。

这样的用心伤害大家的爱心。至于处心积虑骗取捐款无本套利的恶行就更不用说了。     

互联网狂欢之下,有多少新闻都被烂了尾

近几天,几乎被支付宝、出轨门、罗尔救女募捐等“热点”事件刷屏,乱花渐欲迷人眼呐,然鹅,小编看以上“热点”的表情均如下↓↓↓

吃瓜群众们对于各种热点的追逐是乐在其中,然而在表面的热闹狂欢之下,有多少新闻最后变成了烂尾新闻,被兜售和消费后再鲜有人问津。对于热点的关注,如果不带有思考与心智的加持,会出现更多盲目的“冤大头”。

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青春江门新媒体工作室整合撰写

编辑:菠萝油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