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书写历史,历史造就建筑:从一个角落看明白一座城的传说

广东旅游  2016-12-01 19:38

行走带来震撼

有时候,一个地方引发自己“想去瞧一瞧”念头的,不一定是多么壮观的照片,或许只是因为一个清新的名字。

在揭阳市揭西县,就有一座名为”棉湖“的镇子,文艺而清新。这里有许多名字好听的小镇,如流沙镇、月城镇、云落镇、麒麟镇等等,这些用诗意命名的小镇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而棉湖镇创于北宋仁宗年间,古名云湖,后因云湖沿岸多木棉树,故名棉湖。

作为百年古镇,棉湖镇自有它传承文化遗产的使命。“潮汕乔家大院“、”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这些美誉的拥有者,便是棉湖镇著名的古建筑­­——郭氏大楼。虽然命名为”大楼”,但郭氏大楼是郭氏先祖郭来历时14年才建成、正正宗宗的民居住宅群。

晒过了百年的太阳,吹过了百年的风,淋过了百年的雨,郭氏大楼历经的,是棉湖镇这百年来的历史。

郭氏大楼占地5460平方米,曾经有99家住户生活于此,在这99间房子里经历人生的喜怒哀乐。

郭氏大楼的位置可谓极佳,左有永昌古庙,右有翰林府,对面是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前座四进三天井,后座楼二层,是郭氏大楼的整体构造。

年轻朋友或许就疑惑了,这“前座”“后座”、“四进”“三天井”是个啥意思?所谓“前座”“后座”,即类似小汽车前座、后座的布局;而“四进”是以前老房子的说法,即由纵向的四个大厅组成,“三天井”表示在这四个厅之间,有三个天井一厅一厅相隔地分布着。

四个大厅是相通的,厅门或柱子上皆挂有悬联,悬联的内容小编就不贴出来了,待你们亲自去读一遍,才更有韵味。厅门两侧的屏风上雕刻着梅兰竹菊的花纹,细节之处让人随时都品味着古香古色,也利于阳光透入厅内。郭氏大楼的正厅“思成堂”位于三进厅之后,厅中安防着的,正是郭氏祖先的神龛,郭氏的后人,便在这金漆木雕之地,祭祀他们的祖先。

站在古老的石板上,看着斑驳的木门,让人不禁去想象,百年之前,古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郭氏大楼后座的楼高两层,是前座一层房屋的“豪华版”。这两层楼高13米,相当于现代建筑的4层楼。简朴中又有华丽之处,小编想,这便是郭氏大楼的风格吧。

从楼上往下看,灰瓦白墙的平房装满了眼睛,一股浓浓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在后楼有一间“带湖书斋”,顾名思义,这里便是郭氏子弟学习的地方。曾在带湖书斋任教的五华进士邱玖华,为书斋书写过一对门联——“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书声”。郭氏大楼的凉爽宜人、学子们的热爱学习,在这对门联上一一呈现,让小编油然而生想认真学习的心情。 这也让小编深切体会到,一片有文化底蕴的建筑,才有底气在历史上存留至今。

值得一提的,还有大楼后座的墙。

奇怪,普普通通的墙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不就是比较厚吗?可这些墙的厚度,厚得让人难以忽视——0.8米以上。

后座正门的石门框,也厚近0.7米。墙体至今厚实坚固,是因为它在夯筑时在三合土中加入了少量红糖和蒸熟的糯米,就算在现在,想在墙上凿开一个小洞都很困难。小编还是第一次知晓,竟可以将食材混入土中砌墙,效果还奇佳,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作为吃货,有一种想舔墙的冲动。

由于后座特别高,所以在过去常常有燕子、麻雀在屋檐下作窝生活。鸟儿们的生理活动可控制不了,因此靠近后座屋檐的巷道又被称为“鸟屎巷”,小编不禁发笑。

后来,因为增建房屋,鸟儿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无奈之下只能搬离家园,鸟屎巷从此也再无鸟屎落下,只有名称在一直沿用。

哪里有古老的地方,哪里就有传说。而郭氏大楼里的传说的主角,是后院右门楼侧的一口古井。这口古井里面,藏着一间屋子,没错就是一间屋子,大楼人称之为”井底陋室“。

这间地下室建造的位置奇特,据说那是祖先郭来建造大楼时,想凑个”百鸟朝凤“的意头,便在建了99间房屋后,在井底再建了一间,补足100间。这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在为自己建立一个家时,充满希望,积极乐观的心态。

地下室的建造,也备于古代人民在盗贼兵乱之时,藏身避难或储存物资,反映出古代建造者的过人之处。

郭氏大楼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揭西棉湖镇像是郭氏大楼的长辈,看着它在时光里经历了建起、意气风发、慢慢沉淀的阶段,而后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更久远的建筑,诉说更古老的历史

图/李维照

本文转载自揭西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