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评|感动—质疑—抨击—遗忘,这是“罗尔事件”中的你吗?

南方名记:丁建庭
2016-12-01 18:37
+ 订阅

文|青的蜂

就在11月的最后一天,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文章刷屏了,它的题目是《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当你打开它的时候,可能会看见连点赞量都上了10万+。一年到头,爆款到这种程度的文章估计没有几篇。

于是你点进去看,很可能被感动,爱心爆棚,决定顺手打赏点钱;你也可能被“转发一次某机构捐赠一元”的模式感召,决定随手一转。或许“围观也能带来改变”,谁知道呢?无论如何,你没有办法选择做信息的孤岛,巨大的信息流从屏幕里喷薄而出,将你紧紧地裹挟。


过度刷屏之下往往有反转

如果你之前还不曾体验这种套路,那下午的你可能已经服膺于这个判断。“带血营销”“三房一车”的扒料接踵而来,当地民政局、卫计委迅速跟进,各种信息焦灼不清、混沌不明,你关心的已经转变为自己被欺瞒与否。因此,在裹挟式的参与中,质疑和抨击声再度将朋友圈刷屏了。

事件第二天,是12月的第一天。你在干什么?有些人还在焦灼地等待真相,有些人还在持续跟进,但更多人已经放下好奇与执念,得出自己认定的结论后,也着手忙自己的事情了。这件事变得有些无关紧要,甚至让人有点情绪疲劳了。经过一天的刷屏和反转刷屏,在口水战和信息差的博弈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归于自己的生活。

这个模式和路径,过去几年发生过无数次。一些传播理论认为网络媒体是个混沌系统(CHAOS),你无法预测将发生什么。但事实上,有些热点模式是可以预测的,在新媒体时代,一个意见极其一致的热点,一旦成为刷屏话题,那马上就意味着反转。反转之后就是割据分派、混战表达,第二天热点程度有所下降,第三天可能就没人在乎了。

“刷屏—反转—混战—遗忘”,这就是可以预测的传播模式。制度经济学中有个词叫“路径依赖”,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在这里,传播学中的热点事件,同样存在路径依赖——惯性的力量会使你的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互联网时代的集体无意识

回到事件发展本身。如果跳出来看,互联网确实给我们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图景。关键词就是“速度”,文章迅速刷屏然后风靡全国,一篇文章就获得打赏200多万;网友火速搜集质疑信息,几个小时就把财产状况和医保细节翻出来。其次就是“力量”,这种力量简直超乎寻常,传统渠道的募集可以想象到这种力度和广度吗?如果放在纸媒募集,影响力几乎难以超出深圳之外,也不可能以小时的速度集资。

互联网为什么有这种能力?答案在于互联网的组织结构。《未来是湿的》将互联网形容为“无组织的组织结构”,它是去中心化、无组织形态的,各种社交关系以分布式结构,组织成一只密密麻麻的虚拟大网。每个人都是传播的中心节点,每个人都有充分的话语权。

而在纸媒时代,传统媒体是一个严格的组织形态,是中心化、辐射性的传播形态。你发一个募捐信息,要按照出版流程,可能要等到第二天;但也因为这套成熟的组织体系和伦理知识,它可以对所发布的信息负责。也因受众的话语权相对较弱,出现不了什么“反转”,事情的发展脉络通常是“发布—演进—壮大—收尾”。

互联网没有边界,没有组织,没有伦理约束。它一触即发,用速度和力度刷新世界观,但是正是在树丛中横冲直撞,互联网很容易指向另外一个词——“失控”

失控的表象很可能是集体无意识。集体的感动、集体的质疑、集体的遗忘,你在参与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参与什么。《乌合之众》说人在集体状态下,会做出从众、随流的举动,这一点在互联网上尤甚。信息是如此之快,打脸是如此反复,你从一开始关心孩子,到后来关心自己被骗,归根结底可能只是关心自己,在一件网络集体行为的参与背后,人们有可能会担心自己被信息流所遗忘。

刷屏的意义,正在于表示自己是参与者,而没有被信息世界给遗漏掉。

在信息最焦灼的时候,人们通常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这时候的方式,表现为观点参与和情绪表达,所以网络会让人感到浮躁和暴戾。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最需要权威信息的时候,纸媒和电视会负责供给,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就是人们等得起。

在今天,人们还等得起吗?


小心翼翼蹭热点

朋友圈时代将谣言传播提上一个紧要的议程。人们总是跑得太快,信息传播跑在了甄别判断的前头,所以很容易传谣。

但更容易的是犯错,自媒体时代,大家总喜欢说“可以蹭热点,搞个10万+”。这句话的可怕之处,在于对点击量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求。成熟媒体的商业伦理、把关原则,在这里都让位于对热点的搏命追求。

传播学鼻祖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在今天,人们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悟,媒介不仅是延伸,更是人体的一部分,人们几乎已经离不开手机。信息碎片化空前严重,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信息能接受一点是一点,观点能发表一个是一个。很少人等得起信息的拼贴和呈现,也很少有人喜欢对自我行为作审慎的反思。

当文章在朋友圈刷屏的时候,罗尔求救的信息严重不足,但人们就是愿意为文章内容而买单,在感动和流泪后选择随手转发;当质疑声开始鹊起的时候,权威的调查和采访还没有来得及到达,人们就选择情绪化地表达愤怒和悲伤。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你身边很多平常冷静、睿智、理性的人,在虚拟空间里都可能与他人无异了。

对互联网热点的剐蹭不需要成本,自然也催生了急躁和浮躁。但这也充分证明了权威信息为什么可靠,也充分表明审慎思考在互联网上其实仍然是短缺物。

那么,如何小心翼翼地蹭热点,避免自己成为“打脸狂魔”?

技术上的手段是一等二看三通过。要充分等得起信息,看到能够说服你的权威信息前,少一些想象化的表达;要浏览各方面信息,不要过分耽溺于一类观点的信息流里,使自己一开始形成刻板的立场和印象;做到这两点之后,用逻辑和理性说服自己,你或许可以选择更审慎地表达通过。

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壮大内心、形成自我,不需要用刻意表达来宣示自己的存在。在集体行为前,永远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力,不要一腔热血地扎进去。

在信息流面前,急于表达可能总是容易犯错,但如果保持对抗和沉默,也不一定是明智之举。在浩浩荡荡的社会大潮前,也没有人能逆流而行,顺着潮流、审慎地行走,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的选择。如今社会更站在新旧交接的当口,互联网大势汹涌,人们没有办法置身其外;但也不要过早丢弃了那套成熟的组织规则,这个经验也被数次证明过了。

所以,下一次你会中招吗?

编辑 葛政涵
点击展开全文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