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党代会:禅城代表团热议广佛同城,大家说了啥?

南方+ 记者 孙景锋 李晓莉  2016-12-01 09:56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在本周举行的佛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禅城区被赋予打造广佛都市圈核心区的重要使命,佛山市市长朱伟在参加禅城区分组讨论时进一步要求禅城围绕“强中心”定位,思考如何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

相对于南海、顺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禅城的城市建成度最高、发展空间最小。面对一系列短板,接下来禅城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融入广佛都市圈的建设,成为党代表热议的焦点。

佛山市党代表、禅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苏岩:

向市场开放大数据 焕发产业活力

在广佛同城的背景下,迎接广州资源,禅、南、顺各有优势。禅城有各种分门别类的产业园区,他们各有优势,助推禅城优势产业的发展。

金融这一块,有别于南海金融高新区,禅城是集中了一批银行总部,同时有一批投行、保险、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还有一批基金公司,形成了中心城区特有的形态。

而禅城目前在打造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禅城区有把试验区打造好的良好基础,这是吸引广州资源的一大亮点。除了现在已经有一批大数据的公司进驻,这几年禅城一直在做的“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也是一项优势。禅城在政府中整合大数据,接下来在推向服务市民、服务产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怎么使大数据焕发活力。与原来发展产业的模式一样,我们将以市场换产业。禅城愿意以开放的态度,把可以向公众开放的数据向公众开放,吸引更多公司参与大数据的应用。

这也是我们比别人走得更快、更有优势的方面。

结合禅城区的实际,这里地域面积不大,正是城市的核心,大型制造业在此已经没有空间。然而,大数据产业非常适合中心城区的发展。我们愿意把脱敏的、可以向公众、向市场开放的数据,把它开放,给更多人发挥创新的素材。我们马上要推行的一个项目——智慧停车项目,要把政府所有管辖下的以及可以整合的停车资源,智能大数据把所有数据共享出来,放在大的停车平台上。市民要到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大型商场,甚至数据可以开放的小区,通过这个停车平台,便可知道哪里有停车位。禅城区目前有7万多个车位,哪些是空的,市民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手段便能提前预约。

目前智慧停车项目已经在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进行试点,近两个月将启动项目,半年后可真正实现设想目标。

佛山市党代表、禅城区委常委徐航:

禅城“两高一低”对广州人才有吸引力

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禅城在三旧改造中以强有力政策对打造“双创”园区予以扶持和支持,通过旧改手段打造双创空间,很好地承接来自广州、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创新创业人才的溢出效应。事实上,禅城相对来讲,城市配套水平高、城市服务效率高,生活创业成本低,这“两高一低”对于吸引广州等周边城市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有优势。

在旧改整理出的土地空间上,禅城有意识地尽量引进广州深圳等周边地区溢出的2.5产业和三产,为广佛产业合作提供载体和空间。如在石湾西片区的石湾泛家居产业园,承接了很多来自广州的企业;再如张槎的华南创谷、祖庙街道的丰收街创新创业社区等,都旨在链接广佛人才生态链。而南庄绿岛湖都市产业区的电商生态科技城,本身就是绿岛湖“牵手”广州的电商产业力量进行打造的。

至于顺德配建3万套人才公寓,顺德做强北部片区的消息,对于禅城来讲,兄弟区域发展得好,区域合作发展才能面临更好的机会,我个人举双手欢迎。事实上,现在禅城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土地供给压力大,区域房价难控,禅城自身能够释放土地对于平抑房价是杯水车薪。对于顺德建设3万套人才公寓,禅城当然希望周边地区增加供给,缓解禅城的压力。

禅城一直是房价的洼地,在城市升级和城市升值的步伐中,禅城的价值受到市场所认可。最近引起大家关注的是两块地,一个是奇槎,近日奇槎地块被外来开发商高价投得,一个就是禅西新城的科力远项目这块地正式落地,这个总投资超过百亿元的项目是今年广东省引进的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它对于禅城产业链的影响、对于整个区域的影响将会超过目前我们能看到的视野。

佛山市党代表、禅城区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唐旭明:

升级大数据微服务 让人才安居乐业

广佛城市群的核心,广州+佛山GDP超过北京上海,行政区域的界限跟经济发展是不一样的,经济发展肯定是区域一体化。广州佛山很多地方可以互补,佛山作为制造业中心,相应的服务业会弱一些。但是禅城的生产性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和提升空间。

禅城跟广州不一定是在服务业上互补。第二产业可能顺德那边比较多,但是三产方面,作为服务于生产的生产性服务业,所谓的强中心,就是要做好这点。如季华路的快速化,魁奇路的东西打通,这是物理空间上的革新,但更关键的是在创新政策方面,2.0版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之前的行政一门式审批改革、综合治理云平台,这些都是更高层面的基础设施,是提升整个区域配套环境设施关键。有了基础设施,我们才能够在对第二产业配套的三产服务业方面继续迈步前进。

人才愿意过来,首先是有产业的基础,他们在这里不仅仅是工作,还要生活,他们的子女还要接收教育。此外还有医疗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提升的。

2015年我们做了大数据微服务,目前依托数据平台希望打造一个线上线下的综合性平台,相当于2015年大数据微服务的升级版。我们正在筹备针对企业的数据服务平台。我们现在谈基础设施,不仅仅是河涌、道路、绿化、环境这些传统的、基本的基础设施。信息化这块我们会做更多工作,在应用方面会走在前面。

老城改造方面,我们延续以往的工作,物理的改造已经有一定规模,把文化跟老房子结合在一起。光有房子没用,房子背后的故事才是文化产业的灵魂。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要提炼出来,希望打造一条旅游线路,把景点片区连在一起。我们还在酝酿新产品,希望通过线上产品来更好地展示禅城文化。

佛山市党代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毛伟锋:

“政府+市场”打造广佛同城“桥头堡”

在此轮区域竞争的较量中,与其他地区相比,石湾具备产业集聚和人才聚集的优势。近年来,石湾围绕佛山制造业大市的实际,致力于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载体,至今已经构建一批知识产权、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平台,为产业发展拓宽空间。

石湾的产业辐射半径正在不断地扩大,未来的石湾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区。石湾将通过产业的集聚效应来引进广州、深圳乃至珠三角等城市的先进服务业,以补充和提升石湾原有的生产性服务业。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开园仅一年便基本完成招商任务,这就是石湾产业集聚效应的其中一个范例。

随着魁奇路东延线二期的开通,奇槎片区无疑是禅城打造广佛都市圈核心区的“桥头堡”。定位为现代化国际社区的奇槎片区目前也在谋划产业多元化的载体,健康、教育、智能、数据应用等是奇槎片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人才的配套服务也正在加紧建设,奇槎片区刚刚拍出的两宗地块,配建的人才公寓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与众不同的是,奇槎片区的人才公寓主要面向广州的人才,将来会进行高标准分类建设,这是石湾主动对接广州的一大创造性措施。

今后,禅城也会出台相应政策,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吸引、留住更多来自广州的中高端人才在奇槎安家置业,以“暖心”推动“留心”,以“留心”实现“留人”,进而支撑产业升级、改革创新。

下一步,石湾将针对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等进行主动升级,一个个园区去落实。目前石湾各个产业园区对人才等的聚集效应效果很明显,此中政府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政府+市场”的结合将擦出更大火花。

佛山市党代表、禅城区交通局常务副局长杨靓毅:

700亿元投入轨道交通建设

在我看来,广佛共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首先要建好交通路网。从2012年城市升级开展以来至今,禅城区在交通项目上的总投资额约为140亿元,占财政投入的八成多。其中,在东西走向上完成季华路改造、绿景路东西延线、魁奇路东西延线等路段的升级改造和建设;南北走向则实施桂澜路南延线、季华北路等道路工程,不断强化对周边区域的联系。尽管禅城与广州接壤的地方不多,但通过路网的完善,禅城正逐渐缩短与进入广州的距离和时间。

11月18日开通的魁奇路东延线,让魁奇路正式升级成为一条横跨广佛双城的跨市道路。自此,禅城中心城区进入对接广州南站的20分钟时代、广州和佛山两市主城区进入半小时车程时代。

魁奇路的开通不仅让禅城更快地接上广州,借助广州南站还能串联港珠澳、广州、东莞等地经济带,加快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接下来,禅城将继续打通连接南海、顺德两地的断头路,推动资源的有效流动。

此外,禅城正全力推动轨道交通的建设,并提前谋划地铁线网和公交接驳站场建设。我认为,轨道交通必须成网,只有建成轨道网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规模效应。目前,广佛地铁一期已在6年前建成通车,南延线也将在今年底通车,全线在禅城段共有7个站;2号线一期(南庄至广州南站)已经在2014年12月开建,在禅城设10个站;佛山地铁3号线已经全线动工,在禅城段设有6座车站,其中的电视塔站还是3号、4号线的平行换乘站……

从整个轨道线网布局图来看,未来几年,佛山全市规划的14条地铁线中,经过禅城的轨道交通线路多达8条,占了全市地铁线的98公里,地铁线路密度为0.64公里地铁/平方公里,预计投入建设资金达到700亿元。随着这些轨道线路的逐步开工,对禅城周边区域的开发将有极大利好,将更容易受广州辐射,推动区域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孙景锋 李晓莉 阎锋 高绮桦 

【见习记者】梁志毅 

【实习生】神安怡 杨晖桃

编辑 王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