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啪啪啪要当心!深圳新增艾滋病例近六成为男男传播

南方+ 记者 向雨航  2016-11-30 19:04

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记者从深圳市疾控中心获悉,2016年1-10月,全市共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142万人次,新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病人1900例,较去年同期上升3.8%,首次检出年龄平均34.5岁,男性占92.0%。从传播途径分析,今年新发病例中经性传播占97.9%,其中58.6%为男男同性传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发现了23例学生病例,最小年龄为15岁,其中82.6%的学生病例为男男同性传播。

(社会组织举办"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现状:

流动人口占新发病例的91.4%

深圳艾滋监测工作从1988年开始,1992年发现本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16年1-10月,全市共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14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9.6%。新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病人1900例,较去年同期上升3.8%。由于部分病例返回户籍所在地,目前在深圳居住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为11332例(含港澳台、外籍及羁押人员)。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这些“隐蔽”的感染者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成为传染源继续传播给更多的人。深圳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科主任杨峥嵘表示,深圳今年新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也大约占全部感染者的6-7成左右,还有部分“隐蔽”的感染者。

深圳艾滋病的病例来源广泛,流动人口比例高。深圳市疾控中心主任夏俊杰介绍,今年新发病例中流动人口占91.4%,户籍人口仅占8.6%。病例来自几乎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外国,这与深圳作为口岸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构成有关。而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龙岗、宝安、罗湖和龙华四个区域,这四区新发现的病例占了全市的70%左右。

与历年情况类似,深圳艾滋病感染病例以男性和青壮年为主。今年新报告的阳性病例中,男性比例高达92.0%,女性仅占8%。而首次检出年龄平均34.5岁。

(义工派发防艾宣传资料和避孕套)

特点:

学生病例逾八成为男男同性传播

按传播途径分析,深圳艾滋病患者感染途径由最早期的吸毒和静脉注射传播,转变为以性传播为主,尤其男男同性的传播占比增加。在今年新发病例中,经性传播占97.9%,其中男男同性传播为58.6%,异性传播为42.5%。注射吸毒传播占2.0%,经母婴和输血/血制品传播连续3年零报告。

 杨峥嵘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深圳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感染率快速上升的势头近年有所遏制,但2016年仍处于感染率8.0%的高流行状态,而历史最高位为12%。由于男男同性传播病例数快速增长,目前深圳存活病例中男女比例已达6.7:1,而新发病例中更是高达11.5:1。

近两年来,学生群体感染艾滋病的状况令人担忧。2016年1-10月,深圳全市新报告学生病例23例,较去年同期的29例下降了20.7%,最小年龄为一名15岁的初中生。新发学生病例全部为男性,以高校学生为主,其中,有19例为男男同性传播,占学生病例的82.6%。杨峥嵘表示,由于深圳高校规模并不大,大学生群体也不是很多,学生病例在每年艾滋病新发病例中的占比稳定在1%-1.5%,低于全国平均。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专科门诊对前来就诊咨询的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长达11年的主动监测结果发现,深圳市MSM(男男性接触者)相对年轻,未婚比例为70.39%,大专文化程度占20.21%,大学及以上占17.74%,40.51%为职员(其中有部分为国家公职人员),56.36%自我认同为同性恋,40.52%自我认同为双性恋,性取向自我认同度高。该人群梅毒感染率为20.20%,其中近一半属传染性强的病例,而艾滋病病毒初筛阳性率为19.94%。2016年1-10月,首次自愿咨询检测的310例MSM中,检出梅毒阳性45例占14.5%,HIV初筛阳性55例占17.6%。

(义工派发防艾宣传资料和避孕套)

变化:

新发病例涨幅明显下降

记者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深圳艾滋病新发病例的涨幅明显下降,2014年和2015年同期,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分别是1700例和1829例,分别增长29.1%和11.2%,而今年同期增幅只有3.8%,新发感染率和患病率有所趋缓。

深圳扩大了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治疗。今年6月,深圳根据国家出台的艾滋病治疗新标准,在全市范围对所有HIV感染者和患者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即所谓"发现即治疗",并继续放开对感染者免费治疗的户籍限制。

挑战:

治疗人群增多财政压力增大

尽管近年来深圳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防治的压力仍很大。“最主要的是治疗压力越来越大。”杨峥嵘说,近年来,由于艾滋病治疗方式日趋正规,患者生存寿命在不断延长,加上深圳每年新增治疗人群也不断增多,这对政府的医疗投入、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总体疫情的预防控制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杨峥嵘介绍,除了中央财政投入外,深圳去年在艾滋病治疗方面的财政投入就超过2000万元,一位艾滋病患者一年的治疗费用就要花7000元。不过,只提供免费筛查和药物治疗,其他的检查费用仍需要患者自己承担。

除此外,深圳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流动人口比例非常大,今年新发病例中逾9成为流动人口,不利于患者的治疗、随访,给深圳艾滋病患者的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据介绍,下一步,深圳将加强中学和大学的艾滋病防治和教育,并继续扩大检测,让更多的人掌握自身感染情况。此外,在做好高危人群工作同时,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力争防控工作不留"死角"。

【通讯员】马起山

编辑 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