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岑仲勉先生手稿特展

中山大学  2016-11-30 13:09

2016年是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岑仲勉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中山大学图书馆遴选55件馆藏岑仲勉先生手稿在南校园特藏厅举行特展,以表纪念。

本次展出手稿内容分:著作论文、讲义,学习研究资料、笔记,交游,以及个人简历四部分,包括岑仲勉先生在隋唐史、金石考证、植物学及中外史地考证方面的主要成果,展现了他生前在从事历史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所展开的细致批校、考订等学术活动,体现了岑仲勉先生严谨的治学品质与精神。

岑仲勉(1886-1961),名汝懋,字仲勉。广东顺德县人。1903年,考入“两广大学堂”(清“广雅书院”,后改为两广高等学堂)。1908年进入“两广游学预备科”(清“粤秀书院”,后改为“两广方言学堂”)。同年冬,转读北京高等专门税务学校。1913年毕业后曾在海关、财政、税务、铁道等政府部门任职十余年。

1930年任广东圣心中学教务主任。业余从事植物名实考订及中外史地考证。1934年7月至1935年6月,任上海暨南大学秘书兼文书主任,1935年被聘为国立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历史学部名誉导师。1937年,经陈垣先生的推荐,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组任专任研究员。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弃政从文,锐意治史,三十余年间勤奋治学,著作等身。1948年后长期任教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解放后,岑仲勉教授迎来了学术生涯中的黄金时期。1950年至1951年暑假,完成《隋唐史》讲义。1951年底至1952年夏天,完成《黄河变迁史》54万字。生前出版专著13种。2004年,中华书局重新编辑出版《岑仲勉著作集》(十五种)。

岑仲勉先生继承了清代“金石证史”的朴学传统及晚清西北史地研究的学术精神,并以现代史家的卓越识见将之发扬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境界,在隋唐史、边疆史地、民族史及中西交通等多个领域成就斐然,为海内外学界推重。

特展时间:

2016年11月28日-12月2日9:30-16:30

特展地点:

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四楼特藏厅

▲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四楼特藏厅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岑仲勉先生手稿

▲2016年11月26日“纪念岑仲勉先生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参观岑仲勉先生手稿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