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抵达新西兰的中国移民来自大广东,他娶了俩欧裔女子

腾讯图片  2016-11-24 15:19

自1842年第一个中国移民抵达尼尔森,新西兰华侨华人的历史至今已延续170余年。据新西兰2013年完成的人口统计,该国华人总数超过17万,约占总人口的3.7%。《域外拾珍:1842-2016新西兰华侨华人历史影像展》选取的照片虽然不足以展现新西兰华人历史的全貌,但可以作为观众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窗口。通过新西兰摄影师历时一个半世纪的影像记录,我们可以用比文字更直接、更真切的方式,了解新西兰的华人和新西兰,回顾华人为建设这个年轻的国家所做出的努力。

据新西兰官方记载, 广东籍船员黄鹤廷是第一个抵达新西兰的中国移民。他于1842年在新西兰南岛北端的尼尔森登岸,最初担任一位医生的管家,后经营马车运输、牧场地产等行业。1852年,已是富商的黄鹤廷正式成为新西兰公民。黄鹤廷一生先后娶两位欧裔女子为妻,育有四名子女,以百岁高龄终老。图为黄鹤廷肖像;1876年11月;摄影:W E 布朗;尼尔森省博物馆,布朗藏品集,编号:13043。

第一位移民新西兰的中国女人玛蒂尔德·罗·姜的肖像,摄于但尼丁;年代不详;摄影:佚名;新西兰长老会档案研究中心藏品,编号:A-L-1.8-7。 

早年华侨华人们以种植果菜、开洗衣店、经营餐馆为生。图为惠灵顿码头;约1885年;摄影:伯顿兄弟摄影室;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编号:C.o11307。

1860年代,新西兰南岛但尼丁城附近发现大量金矿,由此引发了奥塔哥省中部地区的淘金热。1866年,第一批中国劳工到达新西兰。到1870年代,已有近3000名华工在奥塔哥各地金矿场工作,人数约占该省淘金矿工总数的40%。淘金热使奥塔哥成为新西兰最富裕的省份,作为首府的但尼丁也化身为一座崭新的西方现代城市。图为奥塔哥陶克迈理若河畔正在淘金的华工;约1877年;摄影:赫伯特·戴沃尔;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品。

两名奥塔哥淘金华工与唐愿高的助手麦沾恩牧师;年代不详;摄影:唐愿高;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麦沾恩收藏集藏品,编号:1/2-019155-F。 

在众多中国移民中,有一位徐肇开,1869年他由澳洲到达新西兰谋生创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在新西兰的徐肇开家族已历经6代,有约600人。他们家族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华人在新西兰生存发展的缩影。图为华商徐肇开肖像;约1895年;摄影:伯顿兄弟摄影室;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藏品,底片编号:1/2-037249-F。

杨瑞熙全家福,后左二为杨瑞熙,左为其妻子。

杨瑞熙住所内照片,体现了当时新西兰中上社会阶层日常生活的鲜明特征;1898年;摄影:佚名;格力茅斯历史博物馆藏品。

唐愿高牧师正在向华工宣教;约1902年;摄影:唐愿高;新西兰惠灵顿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麦沾恩收藏集藏品,编号:1/2-019156-F。

在新西兰的华人,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新西兰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据《新西兰百科全书》记载,曾有一位来自广东名叫周祥的,在从事白木耳出口大获成功后,从事乳制品生产和贸易。1885年,他在英国伍德和艾森各设立一处商号,把新西兰的牛油出口英国,成为新西兰从事这项贸易的第一人。图为周祥家庭合影;1903年;摄影:佚名;普可阿利基博物馆藏品,编号:PHO2004-292。

长老会华人传教士雷惠和妻子及三个儿女;约1910年;摄影:M.T.牛顿;新西兰长老会档案研究中心藏品,编号:P-S2-010。

早期淘金华工主要来自广东乡间,最初因生活所需在住所周围种植蔬菜。 淘金热结束后,蔬菜种植成为新西兰华人的主要职业。至20世纪初,华人经营的菜园几乎分布在新西兰的每个市镇,此后他们同乡的亲友陆续移民新西兰,在菜园中工作。图为经营蔬果店的华人家庭;约1920年代早期;摄影:佚名;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藏品,底版编号:1/2-037502-G。

美美(译音)小姐;1946年;摄影:布莱恩·布莱克;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藏品,编号:C.025143。

石南花号船板上的水手;约1951年1月17日;摄影:《晚间邮报》;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藏品,编号: 114/251/10-G。

白鸽票房外的晨晖,塔厘纳基街,惠灵顿;1957年;摄影师:莱思·克列伍兰德;鸣谢彼得·克列伍兰德;新西兰国家图书馆之亚历山大·特布尔图书馆藏品,底版编号:1-066。

中国京剧团访问新西兰期间在奥克兰演出剧照;1956年;摄影:汤姆·哈金斯;汤姆·哈金斯藏品。

1950至1970年代,华人日益融入新西兰社会,生活习惯逐渐本地化。在新西兰长大的华人后代从小接受西式教育,这成为他们步入主流社会的途径。图为赌马者,川萨姆赛马场,惠灵顿;1959年;摄影:安思·怀思特拉;鸣谢安思·怀思特拉;斯威特画廊收藏。

考特内汽车站,惠灵顿;1969年;摄影师:约翰·戴利;鸣谢玛姬·威尔金;约翰·特纳私人收藏。

留守洗衣店的老华人;约1970年;摄影:汤姆·沙纳汉;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藏品,编号: O.027284。

1980年代至今,华人新移民的年龄、性别、籍贯都更加多元。早期新移民多来自广东省,几乎全部是壮年男子,而现在的新移民来自中国各地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包含许多老人和儿童。除了人口构成上的转变,华人作为新西兰的一个族裔,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家政治事务中来。图为一对华裔新人;1975年;摄影:罗纳德·伍尔夫;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藏品,编号:O.025019。 


编辑 李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