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城市“空心化” 清远力推产城融合

南方日报 记者 陈步上  2016-11-24 10:33

近年来,清远积极调整思路,从规划入手,从源头上杜绝产城分割“通病”:清远正在积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进产城联动,实现产业城镇联动发展、产城融合。 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任何城市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清远与广州的关系,曾几何时,人们诙谐形容为“傍大款”、“抱大树、攀高枝”。近些年来,随着形势发展,两者从曾经的主要单向承接功能向双向互动转化,推动广清一体化,“广清共建”清远,并积极融入珠三角,共同构建广佛肇清核心都市圈。

在此利好大背景下,清远成为各方资本逐鹿“新区”,尤其是南部地区与广州相邻的便利,两城的居住、产业等互动越来越紧密,清远积极谋划“广清共建”产业平台,并力推产城融合,加速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实现共享发展。

城市角色发生变化“广清共建”清远

清远该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似乎并不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在清远人的意识里,清远就是广州的卫星城。然而,几年来清远内外部条件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

就外部来看,清远迎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一方面,广佛肇经济圈正式扩容为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另一方面,今年初,广清一体化正式写入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并获得国务院批复,不仅如此,今年获得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也明确将广清一体化写入了其中。

清远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市后清远牢牢把握和广州及珠三角同属一个地理单元的区位优势,但限于经济发展条件、行政界线等因素,清远和广州的关系主要为单向的承接功能:清远更多是利用自然优势吸引广州人到清远买房、休闲度假等。

如今,在开启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清远城市角色悄然发生转变:不再是单向由清远傍广州这棵“大树”,而是逐渐和广州及珠三角的关系向双向互动转化,正在走向广清共建,实现广清一体化,清远成为构建广佛肇清核心都市圈重要一环。

从内部来看,清远面临行政区域划分调整机遇和挑战:2012年11月,国务院同意清远行政区划调整:清新撤县建区,自此,清远市区的面积从1334平方公里扩展到3650平方公里。而按照清远的设想,清新区南部太和、太平、三坑、山塘四个镇将被纳入中心城区整体规划。对此,清远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邹锡恒曾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清新建区后,许多职能,如规划、城建等将被纳入到中心城区的规划区范围,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前行政藩篱、各自为政的局面。中心城区和清新融合形成大市区,拓展了中心城区整体发展空间,可以增强中心区域辐射能力,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

而且,近3年来清远重大项目获得大突破:清远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广清产业园落址并扩园、长隆生态旅游度假区落户清远等超级大项目,为清远产业格局迎来调整和大发展机会,也为清远城市带来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

借助内外部的机遇和有利时机,如今的清远并不满足“大广州卫星城”角色,在《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纲要》方案设想中,将清远定位为“珠三角北缘门户城市”、环珠三角新兴产业与绿色产业集聚区、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由此,可见清远的“雄心”:希望突破单个区域的局限,站在相当高度和更大视野审视清远未来十年甚至更长发展目标。

避免城市空心化力推产城融合

今年初,国家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其实,在此理念下,具体到一个城市建设,社会各界已经一个共识:产业与城市互为依托、相互作用,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

近年来,清远积极调整思路,从规划入手,从源头上杜绝产城分割“通病”:清远正在积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进产城联动,实现产业城镇联动发展、产城融合。

清远市城乡规划局相关人员表示,清远正增强主城区都市型产业布局,如在城市各组团内适当安排产业功能,避免主城区空心化,缩短人们通勤距离,发挥人口集聚效应。同时通过交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功能规划,加强外围产业与城镇组团促进相互发展,加强主城区对外围组团的联系和服务。

对此,清远规划推动产、学、居、游等联动发展,一方面积极提升片区服务职能,培育生产服务性产业,如规划的省职教基地,将为清远产业发展甚至珠三角各类产业提供培养技术人才等;规划的燕湖新城,将作为未来市中心,将安排市级四大文化馆等核心设施,承担休闲、文化以及商务、企业总部功能,为全市产业服务;高铁片区则以交通枢纽功能为主,作为清远城市门户形象;完善石角镇区、美林湖特色小镇、源潭镇区的生活配套功能,联动开发长隆、银盏的旅游资源。

在新的规划思路指导下,清远正在规划通过推行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各区、各组团发展联系和服务,如规划中心城区依托“一环七纵”快捷通道,以强化中部与南部片区和老城区7条快速联系通道,支撑片区之间互动发展。

推行绿色公共交通便捷,制定了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一是利用常规公交走廊作为新型公交的补充;二是大力发展中运量公共交通,实现中部片区、南部片区、北部片区之间以及各片区与高铁站等枢纽的快速客运联系,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促进片区发展。

此前,清远还考虑结合现有的轨道交通,加强江北、江南片区和南部都市片区的沟通联系,如正在研究将广清城际线向东与京广高铁清远站连接,并跨北江延伸至省职教基地。针对越来越多广州人在清远置业的现象,清远正在规划研究通过除广清城际、高铁站之外公共交通与广州的连接。

借助长隆、广清产业园优化南部片区城市功能

近几年来,由于长隆、广清产业园等超级大项目落户清远中心城区的南部片区,南部片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此,在产城融合理念下,清远正对这一片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研究,以此加强内部的融合和广州的融合。

清远市城乡规划局相关人士表示,南部片区的融合,先要整合当地资源,进行组团清晰规划,对产业、公共服务等进行升级。

据了解,借助长隆将南部片区打造成为清远城市国际化门户形象,以此打开南大门,清远还规划依托长隆整合银盏及其周边自然和人文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交通线路,建立多样化的旅游体系等,设想未来通过旅游环线串联起中心城市各组团景区景点项目;设想以广清产业园为依托,加强与石角的联系,和公共服务升级。

而清远设想将龙塘作为整个南部片区的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快速线、发展公共交通等串联南部片区,有效服务南部片区各组团,同时各组团之间加强联系,实现南部片区优化组合、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和广州则通过空港快线、城际轨道等交通规划,推动“广清共建”平台建设,加快广清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


编辑 刘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