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开一家VR体验店,30块玩13分钟,你买不买账?

IT大白话 记者 宁宁  2016-11-24 20:34

“你就告诉我做VR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深圳高交会上,一名打算开VR体验店的女士挨个儿询问参展的VR线下体验运营商。

VR(虚拟现实)虽然受技术和内容限制,VR在消费市场渗透缓慢,却依旧是展会上的热宠。

白话姐近日走访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深圳高交会)时发现,“VR线下体验运营商”数量竟超过了VR软、硬件生产商。不仅招揽加盟生意,这些运营商甚至在现场设起了收费体验点,围观者众。”

▲VR线下体验运营商展台前挤满了排队体验消费者和咨询的加盟商

VR体验店的成本账

放眼望去,VR展台几乎占据了高交会上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产品展馆,这其中有大半是以VR运营商或方案商自称的体验点——包括超级队长、身临其境、超现实VR乐园、VR视界等品牌商。

体验形式多为VR眼镜加蛋椅、动感座椅、赛车以及太空模拟舱等,每一处体验点都挤满了排队体验消费者和咨询的加盟商。

▲高交会一展馆内,消费者正在体验虚拟现实动感单车

▲一名小朋友正在体验模拟太空舱。

加盟开个体验店到底需要多少钱?

白话姐在现场了解到:

“20万左右的设备投入就可以开个店

30多平米的场地费为1到2万

收入好的话营业额一个月能做到20万

据我们统计3到6个月是回本周期

除掉人员、场地等开支,一年能赚20到30万”,

超级队长市场人员给上述的想开店的女士算了这样一笔账,并指导她大型商场是主要考虑地点,其次放在电影院门口,或者景区公园、游乐场。

上述分析是建立在30至50元每人次的售价基础上,与展会现场普遍20元的票价相比偏高。

据商业资深人士向白话姐分析:

如果按照30平方米场地1万元租金,连上人工、电费等运营费用,以每月1.5万元折算,6个月需要9万元,加上20万元设备投入,前6个月投资成本最低29万元。

如果每个消费者体验价格是30元,那么线下体验店要收回成本,每天至少要接待53个消费者。以12小时营业时间折算,每小时要接待约4个消费,每个人体验13分钟左右。

30块体验13分钟你买不买账?

“20元以内可以接受,30元每人的价格太高,十分钟左右的体验还不如看场电影”,一对大学生情侣表示。“最高30元可以考虑的,但50元太贵了”,一名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的中年女士称。而一名在展会上排了半个小时队伍仅为免费体验几分钟VR游戏的中年男士则称:“体验非常好,愿意付费玩”。

白话姐在现场了解到,一整套设备打包销售的价格从10万起到20多万元不等,最便宜的蛋椅也要数万元。

风险几何

VR体验店能否盈利?有何风险?听听专家怎么说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白话姐:

目前的VR体验店其实就是线下游戏机,和游戏机的商业模式一样,能否盈利主要看人流多少和场租成本的摊销。

“VR体验点目前还是以30到50平方米的左右的空间为主,没有大型体验店的原因是风险太高,摸不透用户到底买不买帐不敢盲目投入。

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则认为:

“VR体验店现阶段是可以吸引客流的,但问题是新鲜感之后还要靠后续的粘性和吸引力才能持续运营”。

如何摆脱一次性消费窘境

对于VR运营商来说,线下体验店对于VR市场的培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消费者以好奇心为导向的体验、为好奇心买单是VR体验店的第一阶段,现在过渡到第二阶段,大量硬件商、内容方,都需要一个能够接触消费者测试、展示以及分销其产品的场所”,超级队长CEO王磊曾公开表示,“第三会进入以产品为导向的渠道体验阶段,经过硬件成本的优化,体验和内容的提升,消费者对C端产品购买的欲望和可能性增大,而我们这种娱乐属性就变成消费式体验和体验式消费(卖场)。”

“所谓的VR运营商赚钱的主要方式还是出售、出租VR设备,或者收加盟代理费,纯靠自营门店资产重,开不起”,艾媒咨询CEO张毅张毅称。从房地产开发转入VR线下实体经营的超级队长CEO王磊同样认为,“目前为止纯粹的VR/AR体验很难支撑一个正常的300到500平方米场所的经营。”

PC VR巨头之一HTC Vive从上半年开始启动线下布局,上月在深圳和台北开设了官方的VR体验店,据其预计VR体验店市场规模在1亿美金以上。“官方和非官方渠道的体验点都还在陆续开业中,包括Viveland和咖啡馆,国美苏宁等卖场里的体验间,此外还有网吧,KTV以及超级队长、乐客等第三方渠道,具体数量和线下体验点的软硬件方面战略会在年底公布”,HTC方面告诉白话姐。

在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看来,VR体验店要想摆脱一次性消费的窘境,未来仍需要产业链上游提供更便捷的设备和更丰富的内容。

HTC Vive日前推出了无线VR升级套件意在提高便捷性;移动VR厂商则始终在与眩晕作。

但优质内容缺乏是VR体验的另一软肋。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47.4%的受访用户认为对VR产品最为看重的是在内容方面的丰富度;

21.9%首选佩戴舒适作为考虑因素;

“当前国内外很多虚拟现实内容仍停留在demo与概念阶段,内容的短缺导致用户粘性不强,需要软硬件厂商和渠道商共同合作提升。”张毅认为。

最后,我们来做个小测试

▼▼▼

文/图:宁宁   编辑:曾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