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发布 2016-11-23 19:01
所谓“秋高蟹肥馋煞人”,
虽然珠海直接跳过秋天直奔冬天,
今明两天温度跳水近10℃,
最低温16℃,
☞详情请戳昨日新闻:大降温+大降雨!冷空气发起绝地大反击!珠海这次真要冷透了...
但在珠海,
吃海鲜从来就没有季节限制。
然而,
吃海鲜时暗藏的“危险”,
其实很多人都还不甚了了。
网络配图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一名75岁的黎姓老人在杀螃蟹时,右手虎口不慎被蟹钳钳伤,伤口被食肉菌感染,从而患上了坏死性筋膜炎。
短短三天病情迅速发展,
黎伯被送到医院时已休克,
并发生心、肺、肾脏、肝脏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而后黎伯被送入ICU,
虽经过右上肢截肢抢救,
最终仍因病情过重,
不治身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伟雄提醒街坊们,食肉菌的致死率非常高,它能通过皮肤上的一些小伤口进入人体内,因此,大家在接触、处理海产品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网络配图
老伯被钳伤感染食肉菌
“11月上旬,有一位75岁的黎老伯被家人推着轮椅送到医院来,当时老伯说肚子痛、手痛,意识还清醒,但已经走不了路了。”王伟雄告诉记者,黎伯当时的情况已经属于休克状态,“他的血压非常低,正常血液收缩压是90,他来到医院才60!就凭这个我们就能判断他处于休克状态,而且血液舒张压也才40,都太低了。我当时就意识到,老伯问题非常严重了!”
原来,黎伯送到该院救治时,离他被螃蟹的蟹钳钳伤已经隔了2天。据介绍,因为黎伯被钳伤的伤口并不大,起初他自己和家属都没有太在意,因此也没有对伤口作相应的处理。随后,黎伯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不但手背发红肿胀且发黑,还出现了腹泻、腹痛等症状。在海珠区一家医院“吊针”不见效的情况下,黎伯才到广医二院急诊求诊,经医生确诊为坏死性筋膜炎后,接受对症治疗。
网络配图
“当时听家属说,之前老伯曾因乏力、拉肚子、食欲不振,去过海珠区另外一家医院就诊,但当时只是打了点针,他们以为打针就能好转,没想到病情恶化非常快。” 王伟雄说,接诊黎伯后,“我们当时立马给他进行了抗休克治疗,后来发现被钳伤的右手非常严重,处理后马上把老伯送到重症监护病房里。后来右手病情发展太严重了,又立马决断给老伯截肢,但因毒性发展太快,已经进入体内,加上老伯的肾本来就不怎么好,当时一天多了都没有排尿,毒素都在体内,他很快就不治身亡。”
名词解释
坏死性筋膜炎又称食肉菌感染,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感染性疾病。食肉菌专“吃”脂肪和筋膜,如果不及时清除,细菌会从内部将患者“吃掉”,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曾有壮年男性被食肉菌“撂倒”
“食肉菌会在任何筋膜部位感染,病人必须尽快入院切除坏死组织并使用抗生素,否则可导致败血症及多种器官功能衰竭,24小时内可致命。”王伟雄表示,食肉菌可以从小小的伤口进入人体,并且其毒性强,抵抗力差的人根本无法抵御。“我们在临床上曾碰到一个40多岁壮年男性患者病例,因为没有及时就医,到医院一天内他就迅速死亡了。这例患者自身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救治难度更大。”
食肉菌是什么?
食肉菌,又称为噬肉菌。它并非单一细菌,而是指会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一些混合病菌,其中最常见的致病原有化脓链球菌、创伤弧菌,其他的病菌还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能够通过患者的表皮伤口、淋巴等感染患者的皮肤组织。常见于鱼鳍、龙虾和蟹钳里的就是创伤弧菌。
人感染食肉菌,未必就会出现严重病发。患者的皮肤及脂肪可能只会出现所谓“蜂窝织炎”,病情一般较轻,但若病情拖延,病人可患上“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又称噬肉菌感染,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感染性疾病,食肉菌专“吃”脂肪和筋膜,如果不及时清除,细菌会从内部将患者“吃掉”,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食肉菌“偏好”哪类人群?
王伟雄说,食肉菌“来势汹汹”、毒性凶猛,不仅会“袭击”肾功能不全、本身免疫力较差、有肝脏问题或糖尿病等人群,对一般正常的健康人群也有很大杀伤力,而且感染后早期症状不明显,非常容易漏诊。一般病人就诊时,毒性已传入体内,较为严重。
哪些动物身上带有食肉菌?
食肉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经常是从人体破皮或是擦伤摔伤的地方入侵,感染后患处迅速红肿发黑坏死。那么,除了螃蟹,还有哪些动物身上带有食肉菌呢?
王伟雄表示,食肉菌非常容易在海鲜上出现,除了螃蟹,处理其他的海鲜、海产品时也有一定风险。比如,有尖刺的鱼鳍、龙虾和蟹,同样可透过伤口传播给人类,因而潜水、垂钓、逛街市海鲜档都存在一定风险。在众多感染途径中,吃生蚝也是其中之一。
万一处理海鲜被刺应如何应对?
王伟雄提醒,如果不小心被海鲜弄伤了手:
马上用力推挤出血部位,将带毒血液尽量排出体外,减少进入体内的毒量。
要迅速用消毒药水清洁和冲洗伤口。
平日要注意,有伤口裸露的时候一定不要接触海产。
王伟雄还指出,被海鲜刺伤的伤口可能会红肿、发热及疼痛,这些是发炎的症状,但若感到伤口异常痛楚,则很可能是食肉菌的主要症状,需要马上求医。王伟雄呼吁,若能及时治疗,人类往往可以通过抗生素杀死食肉菌,但稍为拖延,就足以令病情加重,即使最后保住性命,也可能难免要进行肢体切除手术,因此,及时就诊非常重要。
如何安全地处理海鲜?
王伟雄说,最主要的预防方式就是小心谨慎处理海产品。
“在处理螃蟹时,最好不要松开捆紧的绳子,可以把绳子和螃蟹洗干净,整只放进锅里蒸煮。蟹钳里有肉,更容易寄生食肉菌,处理时就应该注意尽量避开。处理其他有尖锐部位的海鲜时,也尽量小心。”
如果身上有伤口,最好不要潜水。
最后,
是吃货最关心的问题:
那是不是生吃海鲜更容易感染食肉菌?
“那倒不是”,王伟雄解释说。食肉菌通常附着在鱼鳍、龙虾和蟹钳中,主要通过皮肤表面的伤口入侵。当人体被刺伤后,细菌会快速“吃食”脂肪和筋膜。如果是直接食用海鲜,经过高浓度的胃酸“消毒”,即使带有食肉菌,也不会引起坏死性筋膜炎,最多可能引起腹泻等症状。
来源:信息时报,综合整理自广州日报本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