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财宝典 记者 报道改变行业 2016-11-23 19:04
大头鱼因为其滤食有机碎屑的特性,经常被用于改善水质,混养在草鱼、青鱼的精养池塘里,放苗密度一般在40-60尾/亩。没有专门投喂饲料,产量也不高。但是江门市新会睦洲镇的一位养殖户钟汝护,用专用料养殖大头鱼,每亩放苗密度达到500尾,亩产2500斤,这几乎是一般大头鱼亩产的10倍。产量高,效益又好,单单靠大头鱼他就可以收回全部的养殖成本,而混养的鲫鱼、泥鳅等塘底鱼则完全是净赚。
今年是钟汝护选择用专用料养殖大头鱼的第一年。去年,钟汝护通过朋友了解到,在恩平有人尝试专用料养殖大头鱼,并且养殖效益不错。“用饲料养大头?”,钟汝护对于这样的做法感到惊讶。于是在同当地养殖户学习经验之后,他决定自己也要采用这种方法养殖大头鱼。钟汝护的朋友告诉《农财宝典》记者,“钟老板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钻牛角尖。”
爱钻“牛角尖”的钟汝护,非但没有走进死胡同,反而用饲料养大头鱼大获成功。
没想到,养大头鱼也能用饲料
就是靠着“钻牛角尖”,钟汝护非但没有走进死胡同,反而走上了一条致富的快速路。
钟汝护和朋友一起承包了50亩鱼塘,其中一口8亩的鱼塘用来养殖大头鱼。这口池塘水域开阔,深度2.5米,设置3台增氧机,完全满足大头鱼生长需要。最初放苗,大头鱼苗4000尾,鲫鱼苗10000尾。而后,钟汝护根据睦州当地池塘有底泥的特点,创新性地把泥鳅引入到大头鱼养殖池塘,多种鱼类形成了简易的立体养殖模式。
最开始投喂饲料,钟汝护不是没有过担心。因为大头鱼是滤食性鱼,咽口很小,肠道细长,常规的草鱼料、塘鲺料粒径过大,营养不易吸收。所以对于专用料他也抱有些许的怀疑。“我和朋友说我要用饲料养大头,他们都觉得我在忽悠。”钟汝护说。
出鱼,是检验饲料好坏的最佳途径。而用专用料养大头鱼的出鱼成绩,消除了钟汝护的疑虑。9月末,这口鱼塘出鱼,起捕当天,一次性出鱼8000斤,规格5斤以上,头鱼接近7斤,两台车才把这批鱼运走。与其他同一时间段出鱼的养殖户相比,钟汝护的出鱼量数一数二。据他介绍,这已经是该口鱼塘今年第三次出鱼。如果总共加起来,该口鱼塘平均一亩产出2500斤。钟汝护说:“不用饲料的话,一亩可能连200斤都没有”。
钟汝护向《农财宝典》记者直言,“如果不是当初选择了奥特料,不会有这么好的养殖效果,甚至可能都不敢尝试专门用饲料去养大头鱼。”
奥特料,是江门市新会区奥特饲料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大头鱼专用料。2014年着手研发,2015年3月在恩平即有部分养殖户开始尝试,到2015年9月以恩平为中心,华南已经有超过2000亩养殖水面在尝试,目前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近万亩。钟汝护正是在这期间得知了奥特大头鱼专用料,并在奥特业务员的指导下,尝试奥特推广的“大头鱼+鲫鱼”养殖模式。如今,他已经是奥特品牌的忠实用户,经常与业务员探讨养殖模式、改进养殖方法。
奥特销售经理马文丰介绍为了研发出适合的饲料,奥特对这条鱼做了大量研究,根据大头鱼吃食特点将饲料粉碎细度做到95%以上过80目;使用优质原料,促进大头鱼消化酶活性;提高适口性,令大头鱼适应摄食饲料等等。“从目前看来,使用奥特大头料的大头鱼养殖效果非常明显,逐渐打破了一些养殖户认为大头不吃饲料的传统观念”,他说。
用专用料养出的大头鱼头肥、身瘦、背肉厚、花纹密,特别受到欢迎。
大头鱼树立信心,尝试更多品种
奥特大头料的确帮了钟汝护大忙,不过2500斤的亩产量也离不开养殖户自己的经验。虽然不是搞水产出身,但是钟汝护“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让他一定要钻研出一套自己的养殖方法。他认为无论养什么品种,一要彻底改底,二要严格调水。尤其是大头鱼这种喜欢生活在清水里的中上层鱼类,对水质要求更严格,水质情况直接影响大头鱼吃料的情况。
为了使大头鱼成功地接受饲料,需要保证水质干净透明,亚硝酸盐维持在正常范围,使用EM菌液平衡水体pH、预防病原滋生、提高鱼体免疫力。按照这样的调水方法,加上前期有效改底,中期内服拌料,养殖全程投喂奥特大头鱼专用料,钟汝护养出的大头鱼头肥、身瘦、背肉厚、花纹密,特别受鱼中欢迎,尤其是一些不直接走批发市场而是做“吊水鱼”的鱼中。
“吊水鱼”是珠三角地区的一种叫法,指鱼中把鱼收购回来要经过15天的清水暂养,让鱼瘦身,令其无腥味。这种鱼口味好、价格高、消费市场大,非常受到鱼中欢迎。不过“吊水鱼”对于养殖户出鱼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拉网要用尼龙网检验鱼体活力,而且要论个头挑鱼、每条鱼都要在5-7斤左右。如果养殖户能大批量出“吊水鱼”,那么这足以反映出其一整塘鱼的品质。并且在价钱上,每斤鱼鱼中也会多给养殖户0.5元钱。
大头鱼养殖大获丰收,给了钟汝护极大的信心,也挑起了他心底的好奇心。“多养几个品种试试如何?”,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澳洲淡水小龙虾苗、泥鳅苗、桂花鱼苗都出现在了钟汝护的鱼塘里,养殖品种越来越多。时间久了,钟汝护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养殖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与用饲料养殖大头鱼类似,钟汝护每做一个新品种,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他是睦洲镇屈指可数的几位澳洲淡水小龙虾养殖户,产量高而且消费市场大,所以利润颇丰。养泥鳅,钟汝护也与众不同,大规格放苗,出大泥鳅,走差异化终端市场,销路畅通。钟汝护还在尝试用饲料养殖桂花鱼,降低风险,提高产量。正是这位敢于尝试、又爱“钻牛角尖”的养殖户对《农财宝典》记者笑着说:“我敢讲,自己养鱼养虾都是100%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