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观察|格力如何再给力,下一步珠海经济靠谁撑起?

珠三角观察
2016-11-23 12:56
+ 订阅

三问珠海③ 

这几天,董明珠和格力又成了“网红”。

“很多人打电话给我,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大家说董明珠我们支持你。”在前几天的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说。

董明珠。资料图片

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让不少人有点蒙圈:搞了半天,董明珠是国企干部,格力是国有企业啊?这简直是扫地僧一样低调的强大存在啊!

准确来说,格力集团是珠海市国资委下属的国企,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珠海特区发展经济总公司,格力集团是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8.22%。

位于珠海前山-南屏产业带核心地位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有董明珠这样魅力四射和个性十足的领头人,在市场上的打法彪悍,像格力这样的个性国企除了珠海,我们很难在别的地方找得到。

2015年,珠海市管15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15.35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4.89%。而深圳市属国企2015年的营业收入为1347亿元。从数据看,在市属国企的营业收入的比拼上,珠海不声不响超过了创新之都深圳。

在珠海,一个格力,一个华发,一个为产业“造心”,一个为城市“造城”,撑起了这座城市的半边天。

从格力到华发,珠海还能不能再培养像这样的创新国企?在两大国企的大树底下,珠海能不能再种出一片民营经济的草原?

格力的力:从朱江洪到董明珠

董明珠曾经被竞争对手这样评价——“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

从普通员工到霸道女总裁,董明珠的“逆袭”故事堪称励志典范。1990年,董明珠才加入格力,两年后她在安徽的销售额便突破16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8,随后,一年内个人销售额上升至3650万元。

1994年底,格力部分骨干业务员“集体辞职”,在最困难的时候,董明珠站了出来,接手经营部长。两年后,空调业各大巨头大打价格战,董明珠宁可让出市场也不降价,她带领23名营销业务员独战群雄,一战成名。该年格力销售增长17%,首次超过春兰,并由此奠定格力在中国空调业的霸主地位。

从1995年至2005年,格力电器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凭借过硬的业绩,董明珠在2007年成为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霸道女总裁董明珠的背后,还有一个男人不得不提到,他就是朱江洪。

朱江洪。资料图片

回溯到25年前,格力还是一个年产量不到两万台的空调小厂。长期使用的商标“海利”被人抢注,总经理朱江洪郁闷不已。公司必须为自己的产品取个新名字,朱江洪找来两个同事,3个人关在房间里苦思冥想。三天后,“格力(GREE)”商标诞生。那一年,朱江洪46岁,董明珠37岁。

在朱江洪执掌格力期间,格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成全球最大的空调研发中心,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上,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上世纪90年代初,格力空调的销售人员收入远高于科研人员,这让一些技术尖子坐不住了,吵着要转去做销售员。朱江洪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大幅调低销售提成比例!这当时捅了马蜂窝,大批销售人员跳槽到竞争对手。

事后证明,朱江洪是对的。调整销售提成后,技术人员不再东想西想,而是安心搞科研、搞产品,为格力夯实家底。

朱洪江抓技术和公司管理,董明珠抓营销,两大牛人把格力从一个年产不足3亿元,产量不足2万台的小厂发展成如今的世界五百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专业空调器制造商。

年报显示,格力电器201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5.64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5.32亿元。一个格力的营收,达到珠海市属国企总营收的66%。

朱江洪与董明珠同框合影。资料图片

从董明珠到朱江洪,两大牛人可以放手一搏、做大做强格力,一个个性国企的成长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放手。

朱江洪就说过:“市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内生性发展力量,而政府的力量自上而下营造发展环境,两种力量促成了格力电器产生‘榕树效应’。”

2000年以来,珠海国企经历了两轮大的改革,市属国有企业80%的经营性资产已进入上市公司。下一步,资本市场仍是珠海推进国资改革的重要阵地。

不管是董明珠卸任国企格力集团的董事长、专心回归上市公司格力电器,还是格力电器终止收购珠海银隆,两大热点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珠海国资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进步。格力引起的各种争议,恰恰证明格力乃至珠海的国企改革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

这一两年,董明珠又是要造手机,又是要造汽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三年内不会退休,退休前要做到2000亿元。

董明珠请辞不再担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更加专注于格力电器的发展。我们相信,这样一位成功的领导者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地坚守自己。

由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国资报告》撰文点评说,“这个非同一般的女人还有宏愿没有实现,她似乎在向着‘不朽的目标’在迈进。”

珠海格力工厂内部。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华发的发:从3000元到1900亿元

“珠海的房子有两种,一种是华发,另一种是其他。”在珠海,我们不时能听到这句话。

1980年创建的华发,与珠海特区同龄。那时的珠海还常被称为“荒僻的小渔村”。华发房地产起步的拱北、吉大等区域,最初是庄稼地和荒山,夏天夜里蛙声一片。就在这里,1980年华发以3000元开办费,从珠海特区第一个房地产项目“银海新村”起步,赚到第一桶金。

但那时的“华发”还不是华发,而是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公司房地产经理部。直到1984年,“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华发旅游商场”成立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华发”才开始作为企业名称在珠海出现,而从此华发与珠海这座城市紧紧相连。

至今30多年间,华发先后在珠海创建30多个小区,近400万平方米建筑,截至2014年华发在珠海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稳坐珠海地产龙头地位。

珠海华发商都。资料图片

房地产对政府税收和GDP贡献很大,但是对丰富一个地方的经济结构和多元发展贡献能有多大?

如果华发只是“珠海国企地产老大哥”,那么,故事到此为止。但华发并没有止步珠海,以及房地产。

2012年7月,华发集团全资子公司——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横琴正式注册设立,定位为珠海及横琴新区营运国有金融资产及进行产业投资的核心平台。

珠海金控成立,房企华发从为珠海人建房子,变成了为珠海造城市。

且看11月初的2016珠海WTA超级精英赛。一场港珠澳大桥上的网球秀,背后是承办方华发集团的精心策划。

华发还在对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观澳美术馆等实体项目实施专业化管理。而这一切,正让珠海这座城市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从房地产到城市运营,一个国企融入一座城市的成长,宣告着国企城市的另一条道路。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华发集团前9个月完成433.7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274%;集团资产总额近1900亿元,较年初增长20%以上;完成营业收入近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0%。

下月底,我们还可以一起到电影院看看华发参与制作的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华发的这盘转型大棋,还将下得更大。

大树底下好乘凉,还是大树底下不长草

对比下珠海和深圳的国企:

2015年,珠海市管15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15.35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4.89%。截至今年6月末,资产总额5097亿元,归属于国有权益总额810亿元。

而《深圳市国资委2015年工作总结与2016年工作计划》提到,截至2015年底,深圳市属国企总资产达9548亿元,同比增长24%;净资产达5015亿元,增长38%;营业收入达1347亿元,增长21%。

珠海国企营业收入跑赢了深圳,但是在国资资产的较量上,珠海仍然大幅落后于深圳。到去年底,深圳市属国企的总资产接近万亿,而珠海市属国企的总资产才刚刚超过5000亿元。

当一些地方的国企正在艰难去产能、改革转型的当下,珠海的国企收入为什么仍然一路快跑?

珠海的国企,是创新型的国企。以格力为例,格力及旗下公司2015年专利占珠海全市专利申请超50%。

珠海的国企,也有长期经营和管理不善、亏损严重,甚至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珠海的经验是托管,让其及时退出市场。珠海创新建立了全市性的僵尸企业托管退出平台——珠海市联晟资产托管有限公司,构筑三条通道:即员工安置通道、资产债务处置通道、企业法人退出通道。

国有企业通过新一轮改革,不仅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最佳支点,也是激发城市经济动力有效杠杆之一,格力、华发等珠海国企的例子,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大树底下好乘凉还是大树底下不长草,格力、华发两大巨头背后,珠海的经济结构值得我们思考。

格力、华发的崛起,成为替这座城市遮风挡雨的大树。那么,珠海的发展,还需要一片生机勃勃的草原。

继续对比珠海与深圳。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的GDP达到了1.38万亿,而珠海的GDP则是0.16万亿。

巨大的差距,不在国有经济,而在民营经济。

数据显示,2015年珠海共有民营经济主体近2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为685亿元,占全市GDP的33.8%,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虽然总量较小,目前珠海的民营经济势头很猛。今年前三季度,广东16个地市的民营经济增速高于其GDP增速。珠海民营经济增速达到12.3%,位居广东省第一位。

今年9月,一份《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出炉,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珠海将瞄准先进装备制造、移动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大力培育创新型民营骨干企业。

目前,珠海民营企业集聚了全市76%的高新技术企业、80%的上市公司、90%的工程(技术)中心,在创新方面已有较好的基础。

国企和民企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共舞联动,是珠海的新考题。

就比如,格力电器还能不能和擦肩而过的珠海银隆们,一起在新兴产业的版图上,种出一片草原?

【撰文】郑佳欣 李丹 何康杰

【校对】罗文峰


编辑 杨小妍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