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14:30
自珠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来,珠海市对口怒江扶贫协作工作组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当地54万人口中,贫困人口有14.8万人。基于当地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山峡谷之中,可利用土地稀缺,发展基础十分薄弱,且94%的人口为少数民族的现状,工作组初步制定了搬迁扶贫、劳动力转移扶贫、产业扶贫、干部交流扶贫等精准扶贫措施。其中最快、最直接的就是劳动力转移扶贫。
11月13日至16日,由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珠海市对口怒江扶贫协作工作组与怒江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行了“珠海市对口帮扶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招聘会”,会上招录了100多人,他们于这一两天陆续来到珠海就业。
刚到珠海就有家
今年30岁的苏杨杰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六库镇新田村人。11月22日中午11时许,他和妻子与其他当地来珠务工青年一起,经过近40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的跋涉,终于抵达珠海。
与大部分从未走出过家乡大山的老乡相比,苏杨杰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从昆明一所中专毕业后,回到州府所在地的一家超市打工,来珠海前已经做到经理的岗位,每个月有3800元的收入,妻子则在同一家超市当营业员,每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在同村人里算是比较富裕一族了。但有着人生更大梦想的苏杨杰和妻子,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趁着自己还年轻,想到外面的世界去感受更多的精彩,去经过更多的历练,去学会更多的技能和本领,为未来闯出更广阔的天空。为此,他2014年曾独自来到广东省打工,但由于人生地不熟,感觉颇为孤单寂寞,结果呆了3个月之后他就返回家乡了。
今年11月13日至16日,为推动落实珠海市对口帮扶怒江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促进该州劳动者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由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珠海市对口怒江扶贫协作工作组与怒江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珠海市对口帮扶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招聘会”分别在该州四县举行,共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听说有两地政府部门保驾护航,并且有那么多老乡一起来到珠海闯荡世界,苏杨杰又萌动了再闯天下的念头。他和妻子依然报名参加招聘会,一起被珠海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录用。
11月20日,怒江州政府举行隆重欢送仪式,为首批奔赴珠海的务工人员送行。苏杨杰依然记得怒江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红文在送行仪式上对他们的叮嘱:要珍惜外出务工的机会,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务工创业致富;要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光荣传统,刻苦学技术,努力学本领;要遵纪守法,服从管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厂纪厂规。希望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热情地投入工作中,早日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资金技术回乡创业,带领家乡人民早日实现脱贫小康梦。
昨日(22日)中午,苏杨杰夫妇和老乡们抵达珠海。刚一下车,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润星泰公司的接站人员就把他们迎上了公司派来接他们的车,并安排他们美美地吃了午餐。公司热情的接待很快打消了他们初到珠海的忐忑,觉得心里暖暖的。
午饭过后,公司又给他们安排宿舍。苏杨杰夫妇被单独安排在公司员工宿舍的夫妻房里——这是一套配有厨房、洗手间和卧室各一间的小套房,配备了基本生活用具,令他们夫妇非常满意。他一下子扑倒在床上,美美地伸展了一下长途坐车劳累的身子骨,兴奋地对妻子说:“我们在珠海也有家喽!”
安顿好住宿之后,第二天公司就要组织他们新来的员工体检,接着还要进行入职培训,之后才能正式上班。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都令人满意!
苏杨杰与妻子商定,要珍惜这次开拓眼界和学习技能的机会,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学到真本事,把怒江人民勤劳朴实的一面展现给珠海人民。争取几年后把学到的技能带回怒江,回乡创业,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
终于看到大海了
和晓男和余丽娜是首批到藤仓电装报到的7人中的两个女生,她们来自福贡县。在老家的时候就是很好的朋友,家都住在上帕镇,相隔得也很近。两人今年都是17岁,生日只相差四天。
染过头发的和晓男,发梢还是黄色的,背着一个深红色的皮质单肩包。自小在福贡长大的她,从未离开过家,未离开过福贡。哥哥在福建打工,弟弟正在读书。早年父母离异,单亲的妈妈靠着租房的收入担起了这口家。和晓男家在福贡县上帕街北路,属于县城地带,交通便利,附近政府机构、医院、会所、酒店等,沿路热闹非凡,吸引了不少商家进驻,因而她家的房子往往每年都能顺利地租出去,这为她们家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家房子建了四层,下面都租满了,我们家就住第四层。” 和晓男喝了一口她买的冰红茶,继续说,“都是按年租出去的,一年能有五六万吧。”虽然家中生活在当地算是富裕的,但和晓男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看看大海。这次珠海的企业前来招工,她觉得是个机会,于是报名应聘并被藤仓电装录用。
就要出发来珠海之前,她让好朋友余丽娜去给她送行。不料余丽娜舍不得离开她,于是也应聘到了同一家公司,她们就这样结伴来到了珠海。
“反正就是觉得出来新鲜好玩嘛”,和晓男对记者说,刚坐完四十多小时汽车的她,稍事歇息之后,下午就忍不住兴奋和好奇,跟余丽娜两人一同逛了景山公园、海滨公园,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之后又逛了附近的商场。她们一点也不惧怕初到外地的陌生感,一直到晚上才回去,几天积下的疲累,让在珠海第一晚的她们香香地睡了一个好觉。
紧接着第二天的体检、分工作服、参观厂区等,多是排队、等待、听指示,按部就班,让追求新鲜好玩的和晓男一下子感觉有点紧张,公司规定,上班时间不能喝酒,这让对酒有一种迷恋的傈傈族的和晓男来说有点受不了,她说:“如果你到我们家乡福贡,一定要尝尝我们的杵酒,都是每家人自己酿做的。”她告诉记者,在来珠海的客车上,他们同行三十几人还在车上喝光了一箱酒。
而余丽娜则不同于和晓男,她扎着松散的包子头,你看她的时候,她会情不自禁地对你笑。16岁的时候曾随表姐到西藏做过销售手机的工作,每个月能赚两三千块钱,“西藏11、12月份的时候比较冷,还下雪,后来就回来了”。余丽娜家里有六口人,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外,还有一个妹妹在上中专。家里仅有的两亩地里会种上苞谷或土豆,一年能收成两次,这些农作物的收成是他们家一年的收入。而这次能出来珠海工作,得益于这次招聘的可信度。“政府组织的嘛”,余丽娜说,在她和家里人的心目中有着一个基本的信念:政府组织的必定是可靠的。而且有着好朋友的陪伴,父母也更能放下心,让她出来大城市务工。
“就想出来赚点钱呗,然后回家过个年”,对于未来,这个17岁的女孩似乎没有太多明晰的计划,“还没想好,先做着看看吧”。
不过看到公司宿舍里还有专门的舞蹈室和图书室,天性喜爱舞蹈的两位小姑娘还是有点小激动,希望以后工作之余可以来跳舞。
打工赚钱回去办猪场
今年37岁的阿用普是傈僳族人,来自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知子罗村,一家四口。由于家乡处于大山深处,交通十分不便,加上耕地稀少,夫妻俩靠种玉米维持生计,全家的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还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虽然想千方百计改变家庭穷困的面貌,无奈总是找不到出路。
这次珠海前来帮扶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使他看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他果断前去应聘并成功入职到润星泰工作。
初次来到现代化的城市珠海,一切都令初次出远门的阿用普感到十分惊奇。虽然生活上还偶有些许不适应的地方,但总体上令他很安心。这次他出来打工,给自己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希望踏踏实实干几年,积攒一些资金,然后回家乡办一个养猪场。家乡人民穷啊,一年都吃不上几次猪肉,希望能办一个养猪场改善家乡人民的生活。
17岁的余文福来自福贡县马吉乡,余文福的妈妈没有读过书,爸爸仅读到小学二年级。一家三口仅靠种植一小块苞米地过日子,生活同样过得十分贫穷。他读书不太用功,中专读了两年还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了,因而也没有领到护理专业的毕业证书。
逐渐成年的余文福慢慢懂事了,自己长期这样下去只能是重蹈父母的覆辙,继续贫困下去。
“政府介绍这个招聘,我看到了,就想出来打工赚钱。”抱着出外打工挣钱的想法,余文福离开了爸妈,来到了珠海藤仓电装有限公司打工。
“这边比怒江暖很多”,余文福说,他长袖衣服的外面套着一件薄外套,拉链没有拉上,两手插在上衣外套的口袋里。“来之前那边的人就告诉我们珠海会热一点,就少穿了些衣服。”
除了气候上的不同,公司严格正规的管理也让他有点不适应。
11月21日到公司报到那天,余文福努力记住领班交代的工作流程:一是认鞋柜,第二项之后的流程都在宿舍区进行,第二项是发工牌,三是拍工牌上的照片,四是领工服、工鞋……刚到公司吃午饭时,同来的7个老乡都饿了,一阵风卷残云把饭菜吃了个精光,每人又要了一份牛奶和蛋糕,吃得饱饱的。
当听说在公司每月除去“五险一金”和吃住支出之外,每月大约可以有2800-3000元的收入时,余文福心里想,这几乎相当于全家一年种地的收入了。他决心好好干,多挣点钱让贫穷的父母改善生活。
【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