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两年查缴盗版书籍、音像制品40多万件

南方+ 记者 徐乐乐  2016-11-23 08:20

广东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现场会的参会者参观惠州小金口文化站。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22日,广东省“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推进会在惠州召开。

记者从会上获悉,学习推广惠州市“扫黄打非”经验做法也是此次会议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惠州突出以打开路、坚持集中治理、强化有效防范,“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网格化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得以健全和完善,有力促进了全市文化市场健康繁荣。

据了解,惠州将“扫黄打非”列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全市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机制。“扫黄打非”工作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相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将被亮“红牌”。

同时,建立健全“扫黄打非”四级联动机制,在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管理机构中实现“扫黄打非”工作全覆盖。推广网格化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线上线下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机制,推动“扫黄打非”进机关企业、进乡村社区、进校园、进网络,确保对文化市场巡查“零死角、无漏洞”。两年来,惠州有效查处了马国辉非法销售盗版教材光碟等多宗出版物市场大案,查缴盗版书籍、盗版音像制品等40多万件。

【采写】南方日报

【来源】记者 徐乐乐

编辑 谢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