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法治报 记者 南方法治报 2016-11-21 13:22
南方法治报记者 尹利勇 通讯员 余刘国焕
喜欢挑战的人往往能给人惊喜。四年前,还是派出所民警的邓小玩,主动发现、主动侦查,连破两宗制毒案件,捣毁两个制毒窝点。在广东警方即将开展轰轰烈烈的“雷霆扫毒”之际,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区分局组建缉毒大队,邓小玩的优异表现引起局领导的关注,遂被调任为缉毒大队二中队指导员。
现在,摸排、跟踪、抓捕、审讯,与毒贩斗智斗勇成了邓小玩的“新常态”,他说,与涉毒人员过招,除了胆量以外还得有谋略。斗智斗勇往往会带来成绩,仅今年以来,邓小玩共参与、协助破获部级毒品目标案件4起,省级毒品目标案件10起,市级毒品目标案件23起,共捣毁制毒窝点4个,抓获涉毒人员130多名,收缴各类毒品2.1万多克。经他办理的涉毒案件,证据确实充分,应用法律准确,文书规范,案件的批捕率、移送起诉率、合格率均达到100%。
邓小玩在清点缴获的赃物毒品。南方法治报记者 尹利勇 摄
跨国毒贩栽在他手里
有着十几年派出所刑警经验的邓小玩是个侦查能手,办案经验丰富。刚来到缉毒中队,邓小玩却发现毒品案件不同于普通的刑事案件,线索来源成为他最头痛的问题。他一边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一边自我摸索,很快,邓小玩获得的案件线索越来越多。
去年12月,邓小玩对一宗吸毒案件进行深挖扩线后发现,该毒品上家为普通的“零包贩毒”上家,其背后有更大的贩毒团伙网络。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他和同事终于摸清了该团伙的关键人物——香港毒贩李某堂的详细情况。根据侦查获得的信息,李某堂等人将在惠州购买一批毒品“K粉”和冰毒发往香港。
“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方都是老‘游击队员’,反侦查意识极强,且李某堂一直在幕后,若无铁一般的证据,便无法将其抓捕归案。”邓小玩告诉记者,他们掌握了该团伙的信息,但无法保证所有涉案人员百分百落网,为此,他们必须确保核心人物能落网,要不然案件即使侦破了也不能算成功。
李某堂等人要购买毒品,但却没有放松警惕,而是频繁地更换假车牌,变更碰面地点,最终,两次警方跟踪的交易均被无故取消。邓小玩知道,毒贩格外敏感和警觉,有时出门办事不顺,都会取消交易,但不管怎样,他们不会放弃购买毒品。
今年3月16日上午,邓小玩掌握到,李某堂等人已从广深等地赶到惠州,于是乔装跟踪。下午2时,李某堂等人和卖家双方决定接头,谁知,对方一直变更接头地点。直到下午5时许,双方才先后走进惠东一家饭店。当时,邓小玩和同事就藏在暗处观察,对方酒足饭饱,他们却不仅一天未能进食,还不能轻易动弹,以免暴露目标。饭后,买卖毒品的双方跑到一偏僻的出租屋进行试货。乔装打扮的邓小玩一直保持合理的跟踪距离。晚上11时,李某堂等人购买毒品后上高速公路时,邓小玩才迅速将其截停,从毒贩车上搜出12公斤毒品“K粉”和100克冰毒。此时邓小玩忘了连日的疲劳,将犯罪嫌疑人连夜带回办案中心。18日凌晨2时,18个小时滴水未进的邓小玩吃了个盒饭开始突审嫌疑人。
“审讯完有了新情况,还得继续抓捕工作!”邓小玩说,这就是缉毒民警的“新常态”。
乔装农夫参战特大毒品案
成功侦办香港籍李某堂为首的跨境贩毒团伙案,离不开邓小玩团队丰富的侦查、跟踪经验,尤其是乔装侦查经验。除侦办本辖区的毒品案件,邓小玩团队也会被抽调参与侦办更大的毒品案件。
打击外流制毒是惠州警方近两年缉毒工作的重点方向。毗邻惠东的河源市紫金山区,近年来成为惠东籍制毒人员频频选择的制毒场所。
“缉毒民警首要的本领是什么?你得在任何时候乔装成不同身份的人。”邓小玩回忆,去年9月中旬,他奉命与河源当地警方组成3组侦探人员前往河源市紫金县好义镇,侦查一宗特大毒品案件的疑似制毒地点。好义镇位于紫金县境内西南端,与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接壤,总面积89.8平方公里,到处是茫茫大山。刚开始时,邓小玩从镇区租用摩托车前往疑似制毒地点,但行驶到无人村庄时,他和同事果断决定下车步行。“村里都没人了,我们一旦碰到‘暗哨’肯定会被怀疑。”他解释道。
为此,邓小玩乔装成农夫,戴草帽持柴刀往山里进发,步行约一公里后,果然看到一处陡坡有小汽车停在“暗哨”位置,他为此岔开方向往山林迂回进发。又步行了一公里,看到有简易工棚及土狗的“明哨”,他和同事再次岔到无人山林前进。“前后迂回多绕路3公里,打草惊蛇是大忌。”邓小玩说。
在邓小玩等人前期侦查的基础上,去年9月14日凌晨,在公安部驻粤办和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的指挥下,河源、惠州、广州三地警方同时收网,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K粉”成品947公斤与半成品332公斤、毒资约323万元、涉案车辆3辆及制毒原材料、工具一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