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颜值又功能强大,韶关打造城市慢行系统提升宜居指数

韶关日报  2016-11-21 09:05

图为工人们在东堤南路人行道铺地砖。

市区小岛河堤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活动空间扩展了,绿色植物更丰富了,还增加了自行车道,小岛慢行系统渐显雏形。慢行系统的建设不仅是让老城焕发青春,提高颜值,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升级,它将改善城市慢行条件,助力市民绿色出行。

河堤建设快马加鞭

近日有不少市民发出疑问,小岛沿岸河堤工程目前进展到了哪一步?什么时候才能完工开放?

据悉,为修复因河堤改造加固受损的人行道和绿化带,韶关按照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高舒适性的要求,对市区小岛周边的滨河环境进行重新设计,建设小岛慢行系统项目。该项目全长约9.9公里,计划投入项目建安费约4800万元。

为了解慢行系统进展情况,记者到现场进行了走访。记者发现,东堤路、西堤路、西河桥头等河堤边上的铁皮栅栏已经拆除,各个河堤段都在进行着紧张的施工。各种机械正在连续作业,工人们分段施工,各司其职,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

曲江园至河滨公园的河堤是建设较快的一段。记者看到,慢行系统已具雏形。紧挨河边石栏的是步行道,路基已经打好,工人们正在铺地板砖。与步行道的笔直、平整相比,自行车道则显得蜿蜒、高低起伏。虽然路面没有建好,但路的形状已经确定了。两条绿化带也基本成型,园林工人正在平整培植树木的泥土和加种各种树木。

工地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要求,工程须在元旦之前完工,工期非常紧。实际施工中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如定制的建设材料会出现延误的现象,为了保证如期完工,施工方正在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加快工程进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总进度的60%,其中原有栏杆完成拆除,新栏杆安装了4510米,完成率占83.6%;排水管道、给水管道全部完成,电力套管完成95.5%;绿道土和人行道大部分工序接近尾声,目前重点进行人行道铺砖和绿化种植,两部分分别完成33.1%和40%。此外,修缮工程也进展顺利,曲江风度亭已经完成,公厕也在装修中。

慢行系统提升绿化景观

作为三江六岸独特的自然环境,河堤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很多来韶游客游玩的去处。河堤原有绿树成排,且不少都是生长了几十年的老树,为什么还要再建慢行系统?

据市园林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慢行系统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绿化景观的提升。沿河堤的绿化带、绿化树基本都是花池加绿树的结构,造型呆板,树种单一,与现代都市的要求相去甚远。慢行系统建成后,绿化景观提高了档次:高、中、低多数种搭配,常绿与开花植物相映衬,加上各种丰富的造型,绿化景观变得立体而富有层次感。

据了解,原河堤上的大叶榕、红花紫荆等大部分大树在慢行系统建设中都保留了下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资源、保留了特色,同时又提高了绿化景观档次,达到美化环境,丰富旅游资源的目的。”该负责人说道。

功能的升级是重点

大树挺拔、鲜花婀娜、芳草凄凄,在绿叶红花中踏车或步行,这种惬意体验的画面不禁令人心驰神、充满期待。“高颜值”的慢行系统让人很容易将它归于面子工程,而忽略了慢行系统的功能升级这一关键特点。

据了解,为保障小岛安全,韶关在去年对旧河堤进行了改造加固,加固后的防护堤比原来的河堤伸出了1米多。“多出的河堤正好用来打造成路面,这样防护堤就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有防护作用,同时又为解决交通拥堵拓展了空间。”市规划局的马江山说道。

马江山告诉记者,为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韶关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韶关优化改良慢行系统,旨在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河堤历来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它承载不少韶关人旧时的记忆。但旧河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致命的缺陷就是当初设计时只用于步行。为了满足市民自行车出行的需求,韶关曾在机动道旁边留出空间作为自行车专用道,这让原本不宽敞的机动车道更加捉襟见肘,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慢行系统建成后,自行车骑行者就有了专属车道,再也不用担心和机动车争抢车道了,骑行者可以畅快地在小岛绕行。同时,在河堤边人行道上散步的人群也可以安心地享受河边美景,不用时刻提防身边出没的自行车。

据了解,为完善人行过街设施,减少人车冲突,保障行人出行安全,韶关未来将在流量较大的骨架道路或者交通性主干道相交路口一般设置立体过街设施;其它等级道路相交一般设置平面交叉口。如计划在韶南大道、工业路人流较密集路段建设3-5座人行天桥或过街隧道。此外,韶关还将合理规划自行车停车设施,加强与步行交通、公共交通的出行衔接。

【记者】袁少华 李赟

编辑 李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