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0 09:34
昨天是第三届中国国际马戏节的展演首日,A、B两场节目让近万观众现场感受了马戏的热情与欢乐,惊险与刺激。而当记者走近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感动,听到的更多的是故事。
继承者们:把传统技艺更新到最新版本
作为最古老的马戏表演节目之一,手技却在本届中国国际马戏节上大放异彩,玩出了“全球之最”。在现场,由12名俄罗斯演员组成的世界最强演出阵容,通过运用世界上最强的技术技巧,带给观众最强的视觉冲击效果。演员们把传统的手技与音乐、体育、舞台剧、高空杂技、舞蹈揉为一体,运用化妆、服装、灯光及道具以崭新的表演亮相舞台,让古老的节目焕发新的光芒。忽而双手抛接,忽而手脚并用,技巧精湛、配合天衣无缝。最神奇的是,他们能三人之间叠成罗汉,一时间眼花缭乱。再配上奇幻的舞台,仿佛弥漫了科幻丛林气氛,让观众走向玄幻空间。
现在,专业艺术院校承担了马戏人才的培养工作,但不能撼动世代传承模式的地位。目前依然有很多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著名马戏家族,和他们精心培养的继承者们。家族式传承的除了技艺,还有匠人情怀。比如老达米尔和他的家族。
二战后,老达米尔的父亲便是推动俄罗斯马戏崛起的中坚力量之一。马戏家族少有安土重迁的观念,他们喜欢游牧式的生活,一大家子游走于世界各地。“马二代”老达米尔从小便跟随父亲一边表演,一边游历各国,上学、训练、恋爱都绕不开马戏。老达米尔的妻子玛格丽特,也是一位从小在剧团长大的马戏演员。
40多年前,学有所成的老达米尔从父亲那里“毕业”,带领妻子和几个演员创立了《集体手技》项目,开始巡演。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给他们带来灵感。巡演所到之处,老达米尔都会根据舞台的情况改良更新节目版本。不断创新的《集体手技》,获得过无数奖项。“马三代”特拉米尔,也成为了出色的马戏演员。
这个战绩辉煌的马戏家族,四年前来到珠海。横琴岛剧院超常规的大舞台和先进的灯光舞美设计,让老达米尔萌发了更新节目版本的创意。这次为了迎战第三届中国国际马戏节,老达米尔大胆地将团队将5人扩大到12人,将主题定为“奇幻森林和精灵”,充分利用横琴湾剧院大舞台和先进的灯光效果,打造一个全新版本的《集体手技》表演。六十多岁了,老达米尔夫妇依旧活力四射地在舞台上表演,正像老达米尔所说的,只有真正热爱一个行业,才能坚持做这么多年。
被称为“手技界的毕加索”,来自于马德里的Francisco Tebar,和很多马戏表演者一样,出身于马戏家庭,其父亲是著名的手技演员El Gran Picaso。但Francisco Tebar并没有自小立志从事马戏行业。他毕业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经济大学,原本可能会从事金融类行业,过着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
在北非梅利利亚服兵役时,一个小马戏团成功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参观这个小马戏团时,内心深处关于马戏的记忆被唤醒,决定回归马戏。
半路出家的他以替代演员的身份在贝尼多姆宫进行首演,出色的表演为他争取到了一年半的演出合同。Francisco Tebar的成功来自于他不落窠臼的表演创意。他的节目《毕加索手技》,听起来让人有点懵逼,但是作品却和毕加索一样都有着极具鲜明的个人色彩。将手技与音乐、体育、舞蹈融合在一起,除了能够一次性抛接8个盘子,还有一个绝技——抛接乒乓球。嘴里仿佛装了发动机,头向上仰,像发球器一样接二连三地吐出乒乓球,乒乓球的运动轨迹会变动,但他总能用嘴精准地接住球。现场的观众看到这一幕都集体目瞪口呆。
飞车党:最炫的速度和激情
这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这些疯狂的特技摩托车手无畏挑战,在并不阔绰的马戏场内空间里飞跃高位障碍,甚至玩起了空中换手、后空翻等体操运动员才能做出的高难度动作。刺耳的越野摩托车咆哮的声音火爆现场。来自澳大利亚的摩托飞车队freestyle kings一出场,强大的阵容就让观众们感到震撼。
从4岁就开始玩小摩托特技的领队Josh,驾驶摩托车后空翻并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年仅15岁的Jayden Archer年纪虽小,居然能完成连成人都难以企及的高难度后空翻;车队选手们现场还驾驶着自己的摩托车飞跃15米的高空,并在车上做出倒挂金钟、侧身飞踢、后空翻等惊险特技,让观众在紧张之余又大呼过隐。最惊险刺激的莫过于上演8车连飞,且每车间距不超过1米。
记者了解到这支车队,原本是,要参加去年第二届中国国际马戏节,但因为设备调试、场地适应及队员受伤的问题,经再三斟酌,最终遗憾决定车队退出比赛。今年,他们卷土重来,信心满满。
另一组,他们骑着小型单车,装备看起来不是特别拉风,但只要他们动起来,炫酷不输重型机车。冲上斜坡,转体、后空翻说来就来,还能踩着单车跃过斜坡最高点,一人高的双重叠加高度。
昏暗的灯光下,他们驾轻就熟地骑着单车穿越障碍,速度太快只剩下一束绿光,颇有恶灵骑士闪亮登场的风范,但他们的难度比恶灵骑士更大,因为没有摩托车的动力支撑,他们全靠人体的爆发力和平衡感完成一系列惊险动作。
他们是俄罗斯的BMX Freestyle团队,也是俄罗斯越野自行车规则创办人,越野自行车圈子里,他们是超级英雄般的存在。
奇女子们:颜值爆表霸气十足
她们个个颜值爆表,可以霸气十足,踩得动巨型魔轮飚得起重型机车;也可以柔情似水,多个角度将自己折叠,可以热情如火地舞蹈,也可以跳跃翻滚……这些女演员们,肤白貌美,身材匀称,而且都有俊美的马甲线,甚至是六块腹肌。
有别于奥运会激动人心的吊环竞技,《翩然-空中吊环》的一头金发的波兰表演者展现的是女姓特有的柔美,以及对吊高难度的驾驭能力。在优美旋律和灯光的渲染下,动静结合,力量性动作和空中飞行动作巧妙联接,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而 《蛇灵柔术》中,女子们像蛇一样柔软、灵动,将阴柔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个来自蒙古的女子天团,由9名女子组成,她们一改草原女子威武雄壮的画风,没有骏马陪伴下的豪气万丈,却平添几分婀娜多姿。
被“掰弯”的她们,身体四肢可以360度无死角地任意造型。而且,她们还要在完成自身高难度动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几乎不可能的动作搭建,将力学、美学、人体学完美融合,向观众展示超乎想象的人体艺术之美。
小丑们:俄式、德式幽默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三中国国际马戏节的舞台上,将迎来一个“不称职”的小丑。他叫VladimirDeryabkin,来自俄罗斯。说他不称职,是因为作为一个小丑,他竟然擅离职守,表演到一半就跑到观众席,留下台上的碗碟不停地自转。
而且,这个“不称职”的小丑也有点“不务正业”,明明可以靠卖萌吃饭,偏偏还是个全能王。唱歌、打鼓、弹吉他,无一不会。 这也让他除了逗比风格还兼具浪漫主义气息,看他吹着口琴、弹得如痴如醉的样子,完全就是小丑界的一股清流。与主流小丑不同的是,Vladimir没有非主流的发型和胡须,黄色T恤+黑色背带裤是他的个性logo,他完全依靠精湛的表演技艺征服观众。在2014年,他还参与主演了 RTD频道发布的一个纪录片《马戏团》。
说起德国人,第一印象就是严谨、手巧、规矩,根据性格和职业分析,这不是一个合适搞笑的性格,可就是有一个严谨的德国人选择了当小丑。
这是一个自带反差萌属性的小丑。一本正经的装扮,跳起舞来张力十足,动感的舞姿,还有致敬Michael Jackson的太空步,完全是韩国大势天团领舞级别的。但是,只要他一脱帽,现场观众就笑声不断,圆圆的脑袋瓜子上,长得一对天使的翅膀。一连串激烈的舞蹈动作后,发型依旧坚挺。他的口头禅,也是他会的唯一一句中文,就是“坏了”。他就这样,一边搞笑,一边斩获各大奖项。《HOUSCH MA HOUSCH》在本届马戏节的舞台上,完整地展示了德式幽默,带你体验什么是认真搞笑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个马戏界无人不知的小丑团队曾获得2011年莫斯科第五届世界马戏艺术节金奖,2010年格勒诺布尔第九届国际马戏节银星奖,2009年蒙特卡洛第33届国际马戏节铜小丑奖、“俄罗斯国家马戏公司奖”、“甘得”特别奖等。(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