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鹤山这只“狮子”真犀利!竟然可以棍上跳舞?

江门发布  2016-11-19 19:57

在鹤山,舞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百年间,崇尚舞狮之风一直风行不绝。鹤山狮在清末由鹤山越塘人冯庚长创立,后人发扬光大。想了解鹤山狮艺那高难度的采青、神态逼真的情节表演背后的故事吗?那就跟着小编走入古劳丽水新村,一起来了解一下!

鹤 山 狮 艺 源 远 流 长

鹤山民间有舞狮习俗,记载始于约180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一直流传至今。历来凡有重大节日,舞狮活动几乎是必备项目,鼎盛时期,每条自然村都有醒狮队伍且各有特色。如逢年过节,醒狮便穿街过巷,家家户户必定喜迎瑞狮,与狮同乐。

史料记载,1945年抗战胜利,四乡醒狮曾云集沙坪庆祝,全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万人空巷,盛极一时。

冯 庚 长 的 鹤 派 狮 艺

鹤派狮艺,并列佛派狮艺。创始人冯庚长被公认为广东狮王。

冯庚长1852年生于鹤山沙坪越塘大朗村,自幼随其身为少林俗家弟子的父亲习武,打下武功底子。长成后随当时在佛山开医馆、武馆的同乡冯了性(著名冯了性跌打药酒创始人)学习武艺、狮艺。

由于勤奋好学,善于变化创新,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造型、锣鼓、舞法作了改革创新,特别在舞法上的狮型猫步,既有狮子的雄强威猛,又具猫的活波可爱,表演细腻,丝丝入扣,技巧性和观赏性极大提高,远具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遂与佛派醒狮成为代表南国醒狮的两大派。

古劳丽水新村醒狮团

冯庚长的鹤派狮艺,一方面在鹤山本土传承,另一方面,由鹤山人带到新加坡,还扩展到东南亚一带。在鹤山本土,如冯庚长家乡的越塘村心村醒狮队,早年鹤山江夏酒店组建的江夏醒狮团,古劳丽水新村醒狮团等,都是传统鹤派南狮的佼佼者。

当时村内素有“求自卫之道,重尚武精神”风气。在廿世纪四十年代,时世相对混乱,村中人数较少,村内老一辈便召集当时青壮少年学习洪拳等,强身健体,保家卫村。

再后来村中族人黄达潮,黄锡钜外出经过九江公园见一武者在传授武术,功夫了得,觅得此人叫郭威寿,西樵人氏。

后话更是在七十、八十、九十年代三度把从住南海西樵山脚的郭威寿请来村中传授铁线拳、工字伏虎拳、单双刀,虎鹤双形拳、单头棍、双头棍等武艺。

自古武术不分家,狮艺根植于武术,舞狮的传统虽在古劳丽水新村存在已超百年,到廿世纪三四十年代频临失传。

而当时村中青壮黄仕勤(1929 --2008)武艺较为精湛,便想法将当时散落的狮艺重新整理振兴,得知当时龙口三凤人李洪光(冯庚长第一代徒弟)狮艺了得。便组织村中青壮年把李洪光邀到村中教授“鹤山狮”。

由于长期组织学习洪拳等武艺,而洪拳动作风格是浑厚朴实,刚劲有力,步法稳健,所以对狮艺的学习大有促进, 舞动起来得心应手,黄仕勤对狮艺的热爱和执着使他在技艺上也更胜人一筹。

而后他在所学基础上开山劈斧,创立棍上狮,配上威武的狮型,磅礴的七星鼓,使鹤派醒狮精神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且深受村民喜爱。

▲印尼表演棍上狮

多年来,黄仕勤师公在村中不断推广洪拳和“鹤山狮”,成为大家尊崇的老师傅。而其带领的新村醒狮队多次代表鹤山参加省武术、狮艺比赛,屡获殊荣。

以其子黄永安,黄永根为主要成员,曾夺得 1987年鹤山首届醒狮大赛第一名;1988年鹤山第二届醒狮大赛第一名; 1992年鹤山第七届鹤运会醒狮大赛第一名;1994年省首届武术醒狮大赛一等奖,1999年鹤山市狮王大赛高低青第四名等,特别是在1999年鹤山“狮王大赛”,新村醒狮代表队以其深厚的马步功底表演“棍上狮”,动作稳健如虎,轻巧似猫,体现了“鹤山狮”的“精、气、神”。

▲1987年

▲1988年

▲1992年

近年,广东武术协会武术挖掘小组也专门把新村醒狮作为“鹤派狮”的研究对象。

在2004年8月,为了发掘传统文化,促进鹤山、南海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古劳镇府邀请享负盛名的“中国南海中联黄飞鸿武术龙狮团”到古劳表演,同时还邀请了古劳丽水新村醒狮团一起作交流汇演。在交流会演中,新村醒狮团向对方展示了“玩青”技巧,把“静如灵猫伺鼠出穴,动如灵猫捕鼠敏捷”的特点表现无遗,搏得阵阵掌声。

表演结束,双方互赠礼品留念。

时过境迁,黄永安和黄永根师傅也逐渐退下表演舞台,接过父亲黄仕勤的棒,把醒狮这项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广作己任,不遗余力配合村中组织学习之余,也在四乡传授技艺,为狮艺传承与发展,洒下不少汗水,授徒遍及周边五十多条村。

本年也与现狮团会长黄汝荣,鹤山百强堂黄湛昌兄弟一同前往广东怀集参加广东龙狮裁判员教练员培训,与同行交流学习,推动推广鹤山鹤派狮艺发展。

长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辈自当奋勇前行

来源:鹤山发布、星光伴我行的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