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6-11-19 14:43
今年双11的大幕落下,很多人的感慨是今年的双11似乎没有以往那么激烈了,相比于往年各大电商平台争相打折引流的百花齐放,第8年的双11电商平台格局实际上只剩两家,阿里巴巴和京东。越来越多的促销节日让消费者已经对双11失去了新鲜感,在竞争环境更加剧烈的“剁手节”里,品牌又如何让消费者买账?
不断压价的品牌无奈
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各行业绞尽脑汁刺激自身产业消费,在满眼的产能过剩中,我国体育类消费却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可想而知在这块蛋糕上各大品牌的消费者争夺战如何激烈,今年双11,各大品牌之间争相压低折扣,运动品牌耐克直到双11的第4年才开始参与这项活动,但到今年大量产品直接杀到200-300的低价。阿迪达斯和UA也在各自的天猫旗舰店内也同样以大量低价商品杀入双十一血战。在今年双十一的会场,马云爸爸对着媒体说:我们见好就收。但“剁手节”培育出来了消费习惯给品牌出现了愈发严峻的消费难题。
消费体验杀出重围
为了适应国内市场的电商环境,不断压价的背后是品牌的无奈,在盈利空间被不断收窄的情况下,用提升购买体验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方法成为了双11战场上亮眼的“黑马”,据《生意参谋》统计,11.11全天,国内运动品牌,天猫李宁旗舰店单店销售额1.78亿,再次稳居国内运动行业旗舰店销售第一,作为国产品牌,李宁如何突破对于单纯数据追求和杀价的“审美疲劳”并突出重围?
打开今年的天猫李宁官方旗舰店的网购页面,我们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与其他11.11平台页面优惠券挤爆你屏幕的体验不同,李宁将“虚拟体育园”的概念搬入了李宁天猫旗舰店——跑步会场、羽毛球会场、健身会场……Q版的运动场景设定让选购界面一目了然,又带着体育公司+互联网独有的萌感,让你买买买的过程更像是一场轻松的游戏。
今年天猫平台11.11的李宁店铺中还增加了中增加了“夜场” ,每天一位专属店长,“大BOSS之夜”的李宁、NBA著名球星韦德、奥运冠军马龙等自带流量加入推广队伍,一上线就吸引大量粉丝,让双11的购买过程增加了很多娱乐元素,足以见到品牌的用心。
线上狂欢背后的线下背书
不论双11的营销多么热闹,但一直以来的用户口碑积累才是关键,落脚点还是要在互联网思维的落实及产品的品质与服务上,一小时数以万计的订单包裹的流动,这也对线上线下的团队合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李宁内部人士透露,截止到今天,李宁物流已完成双十一全渠道(包含11-13日)97%订单的发货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强大的仓储和物流支持的组合拳,李宁如何交出今年双11国内运动行业旗舰店销售第一的成绩单。
今年十月,马云就电子商务作出了新预言:纯电子将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取而代之的是线上、线下、物流、数据、技术的完美结合,将会形成线上线下及物流一体化的新零售。面对着国内体育产业的巨大市场,数字并不意味着一切,维护好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购物狂欢还在继续,最终谁是赢家,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