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与文脉一脉相承,水文化给西樵山带来了什么?

南方+ 记者 盛正挺  2016-11-18 11:40

嘉宾: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邓智华

广东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   黄伟宗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师     陈海立

穿越历史的天空,人们依稀可以看到昔日的书院繁华;站在岭南文化的原点,南海西部今日的城镇化既要传承传统精髓,延续连绵数千年的传奇,更要创新属于自己的新辉煌。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以珠江文明为代表的水文化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动力源泉。在如今南海西部的“南北轴”上,水脉与文脉一脉相承。水文化曾经给西樵山带来了什么?又将意味着什么?

珠江文化代表中国后工业文明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和水都是极富内涵和境界的意象。南海西部有名山,也有大川、细流,更有蕴藏其间的岭南文化精髓。

广东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指出,以世界水文化理论来看,中华是“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江河文化。黄河文化代表中国的农耕文明,长江文化代表中国的工业文明,珠江文化代表中国的后工业文明。

“但这样的说法,并不等于黄河文化或长江文化无后工业文明,也不等于说珠江文化在农耕文明或工业文明中无所作为,只是大致以其发端或主导潮流而言之。其中,以西樵山文化为代表的南海文化可称为整个珠江文化进程中最为灿烂的一个‘星座’。”

在中山大学历史系教师陈海立看来,水文化还驱动了珠三角经济变革。

“桑基鱼塘这种资源利用率极高的生态农业模式,培育起岭南农业及后来的工业文明。时至今日,这种保存至今的古老生态文明,成为西樵山传承岭南文化的一大注解。”陈海立表示,乾嘉时期的珠江水患,催生了桑基鱼塘的日趋鼎盛;在桑蚕业兴盛的背景下,陈启沅开办了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启迪了南商,开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先河。

他认为,陈启沅开启的机器缫丝业,不仅在技术层面对手工业产生极大冲击,更在资本运作上开始将珠三角带入新的国际市场,对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极为深远。

实际上,时至今日,西樵还有1300多家纺织企业,在中国纺织面料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也正是南海西部城镇化的驱动力之一。

孕育理学人文思想,塑造岭南地区性格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华认为,水文化不仅影响了南海西部的工业形态,其孕育的理学、儒学等人文思想,还促使南海人形成了勇于开拓、兼容并蓄的地区性格。

“在今天看来,明代理学大儒们齐家治国的经验与变革仍有借鉴意义。”他说,以霍韬为例,面对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他的思想也有了改观,“东南番皆由广入贡,因而贸易,互为利市焉,中国不可拒之以自困”。

“意思就是说士大夫要有通商、贸易,发展经济的眼光。”邓智华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霍韬就已经有了“开眼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视野,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南海开放包容、勇为人先改革精神的萌芽。

他指出,西樵山上的理学名家们通过修祠堂、编族谱、兴社学、办书院、撰家训等一系列手段和方式,在地方积极展开文化创造活动,致力于在既有的正统文化体系中营造新的规范,在将宋明理学的意识形态和伦理观念地方化的同时,又将地方文化传统和地方价值观纳入宋明理学的规范中,使之伦理化和正统化。在将地方社会发展纳入大传统轨道的同时,努力为地方利益以及同商业化相关联的行为模式提供合理的解释或根据。

“广东为什么能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外地人都说广东人勤劳务实,有信仰,我觉得这和珠江文明几千年来不断传承和繁衍有关。几百年前南海先人就能够做到这些。”邓智华说。

编辑 林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