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

怎样保护好自己又能控制嫌疑人?警察叔叔有神奇手套!

金羊网 记者 张丹羊  2016-11-18 10:06

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又能控制嫌疑人?记者昨日获悉,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训练大队警务实战教官杨云龙发明出一款“抓捕神器”脉冲电子控制抓捕手套。作为市公安局推荐的重点创新项目之一,杨云龙的创新项目近日顺利被选送到公安部参加比赛。这个抓捕神器是怎么发明的?

萌念:如何贴身制敌又减少伤害

当前,基层民警时常需要在狭小空间内,近距离甚至是贴身抓捕制贩毒人员等危险目标,遭遇激烈反抗是高概率事件。如果民警没能及时、有效控制目标对象,极易形成对民警的人身的威胁。曾有过民警在抓捕毒贩时遭顽抗而导致手臂粉碎性骨折的事例。

在加入警队之前,杨云龙是一名轨道交通工程师,对于机械、电子方面的理论及应用,有着强烈的兴趣。如今,他已经是番禺区公安分局一名有着12年警龄的警务实战教官。杨云龙常常被学员追问:“在贴身抓捕中,有什么装备能让民警一招制敌?”正是这个问题,让他思潮起伏。

“如何大幅提升抓捕战斗力,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又能控制好嫌疑人?”他的脑海里灵光一闪:为何不把脉冲电击功能与防刺手套结合起来?

实验:以身试电感受性能差别

杨云龙发现市场上其实已经有电子抓捕手套成品,但在实战中口碑不佳。“原因在于这类手套使用的是高电流高电压的脉冲电,安全性和灵活度不高。”

为了研究脉冲原理并获取最直接的应用效果,杨云龙不惜“以身试电”,多次用电击枪、脉冲手套电击自己的手和脚,直接感受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别。怎样增强手套的实战适应性?杨云龙在手套的隐蔽性以及防水、防滑、耐磨等功能上花了不少苦心,不断尝试改良。为试验防水、防割材料,他用锋利的匕首做试验,他的手多次被利刃划伤;为获取最精确的实验数据,他数次前往我国兵器工程技术权威的院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进行试验;为了解决绝缘、防水涂料等问题,他多次前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向教授专家讨教解决方法。

高产:持有12项警用专利

广州警方透露,这是国内外唯一使用先进的低电流高压脉冲对人体神经系统信号进行干扰控制的抓捕手套,其成本只有外国电击枪的三分之一。该手套还有一个突出优点,就是杨云龙首创的触压开关控制与可调节的脉冲模式相结合,确保使用者可以调节电击模式和控制电击时间。民警在使用该手套捉紧嫌疑人手脚时,利用低电流高压脉冲对其肌肉神经进行干扰,使嫌疑人被手套控制的部分肌肉收缩痉挛,2~3秒内失去反抗能力。

“开发警用装备,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基层教官+工程师’的梦。”杨云龙说。2003年7月,他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专业,之后曾进入广州铁路集团当一名技术员。2004年4月他进入番禺警队。

担任教官10年来,他发挥工科专业知识,潜心研究制作新型警用装备,取得了累累硕果。近年来,杨云龙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的警用装备专利达到12个,正在申请的警用装备专利有6个,其中国际PCT专利1个。

记者昨日从公安交警部门获悉,广州交警天河大队事故中队副中队韩熔在市文明办组织的10月“广州好人榜”评选活动中获得“广州好人”称号。今年38岁的韩熔从2001年加入警队以来,迄今已工作15个年头,被誉为交通事故破案高手。

2015年3月26日1时34分,天河区科韵路环城高速跨线桥路上,一辆小轿车与一名辅警驾驶的无号牌电动摩托车发生猛烈的碰撞,辅警当场死亡。

据现场民警初次调查,嫌疑人柯某驾车行驶到跨线桥时,无意中与摩托车相撞,导致摩托车车主被撞身亡。这看起来又是一场由大意引起的交通事故了。然而,在反复查看监控录像的过程中韩熔发现,民警接到报警的时间和事故发生的时间相隔了半个多小时。既然嫌疑人没有案发后逃逸,那为什么要在半小时后才报警,这不合理。

韩熔察觉到案情可能另有玄机,于是立即对柯某进行审讯。韩熔先按兵不动,趁柯某不备时,指出他言辞里的逻辑矛盾,杀他个措手不及。果然,柯某方寸大乱,只能供出实情。原来,嫌疑人程某当晚饮酒后驾车,不料发生事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事故发生后,打电话叫柯某迅速赶来事故现场“顶包”。查得实情的韩熔迅速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点击展开全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