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的“盗梦空间”华强北摇身一变成为国际电子商业名街

南方+ 记者 刘丽 苏梓威  2016-11-17 20:41

华强北,被誉为是创客的“盗梦空间”。这里是深圳高新技术起步的源头,也是深圳乃至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的缩影。2013年,因地铁7号线施工,华强北路(红荔路—深南路)段封闭3年,也让这里再一次走进转型的十字路口。如今,华强北开通在即,它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未来的华强北,就是要打造国际电子商业名街。”11月17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商会、中共福田区委、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赛格集团、华强集团承办的“华强北转型升级国际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国内外大咖齐聚,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发展“把脉”。

“华强北进入‘第二季’”

“加快转型升级,需要积极破除传统观念制约,在核心领域重点突破。”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曹德荣表示,面对新常态新趋势,经济转型升级有新的内涵,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变,“华强北已由产业集群式发展进入到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第二季’”。

“华强北是一个造梦之地,也是成就梦想之地,创客天堂在这里诞生。”在深圳市市委常委刘庆生看来,“中国电子第一街”已成为深圳的光荣和自豪,他希望华强北能再度奋起,成为一张中国的名牌。

福田区区长高圣元表示,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华强北片区依托产业发达和配套健全的优势,已经形成了八大创客中心。“政府会重点扶持推进华强北转型升级,未来华强北要成为深圳、广东乃至中国的一张响亮名片。”他说。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电子和智能硬件产业优势,华强北成为培育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创造性力量。”赛格集团董事长孙盛典介绍,以赛格众创空间和华强国际创客中心为龙头的创新创业平台,正吸引着全球的创业者们聚集此地。

据介绍,随着深圳地铁7号线的开通,立体交通网络将极大改善华强北营商环境,华强北片区地下空间达2万平方米,地上地下的空间容量拓展到600万平方米,华强北整体环境硬件的升级也为转型升级的增添“新动力”。

两个多亿建华强北立体街道

华强北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交易集散地,其具有不可复制的产业服务功能、市场反应速度、产业配套服务、产业生态系统四大优势。如此看来,华强北似乎有足够的底气创新和引进先进的商业模式、培育并形成优良的消费品质。

不过,依然有不少人心存疑虑:“硬实力”够了,“软实力”如何才能实现配套?未来,华强北究竟要怎么发展?

事实上,早在2008年,深圳市政府就对华强北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个中心”的定位,即高端电子信息服务、展示和交易中心、多元业态混合的高品质商业中心和生产型服务中心。2010年,在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明确将华强北定为市级综合性商业区。

关于转型升级,深圳市福田区委政府也明确提出了产业升级、功能升级、服务升级。福田区第七届党代会报告表示,要加快华强北片区改造升级,坚持华强北电子产业信息的龙头地位,建成世界级的智能硬件研发设计中心,建成多功能融合的商业步行街、创新创业基地。

未来的华强北,就是要打造国际电子商业名街。如何打造?华强北街道办表示,华强北要在夯实电子产业龙头地位的基础上,优化商业业态、提升商业品质。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已经投资两个多亿,用于推进华强北立体街道建设,同时华强北商家积极主动进行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随着地铁建设、城市更新、立体街道等市区重点项目陆续完成,华强北已然具备与任何世界一流商业街媲美的设施条件。

大咖箴言华强北: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

“华强北尊重失败”

“供给侧改革”是长期问题,需要做深层次的制度规划和长期调整的准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发展需长远规划,华强北也不例外,其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地位,发展多元业态。

华强北是深圳独有的经验,这里的创新引领中国,深圳为什么能做到?我认为这座城市的核心的搭建了高新科技市场,制定了市场规则,企业自负盈亏。华强北尊重失败,创新者失败了可以汲取教训,可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2、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

“华强北要变成创新资源整合中心”

现在华强北有不少企业正在“走出去”,许多企业的产品都学习欧洲、美国等地区定位“高大上”的做法。但事实上,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满足部分发展中国家或中低端用户的需求,也是创新。我这回去非洲调研,发现当地许多消费者认为能防水、防摔的才是好手机,华为高端机反而不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便需要企业转变思路。

我认为华强北需要进行功能性的升级,开设孵化器、创客区、自由贸易区等,将这些功能融合到华强北的升级方案中,我们不能再鲁莽,未来的每一步都应该精细化设计,不能误打误撞。

3、深圳市人大代表、计划预算委员会委员刘鲁鱼:

“电商时代华强北不能落伍”

电商崛起迫使消费流通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以实体店为主的华强北该如何适应这一趋势?事实上,华强北始终紧随时代潮流,踩着技术创新的脚步向前发展。而华强北的再次升级,实际上不仅仅是从制造业向商业的转型,或是从实体向电商的转型,而应该是全面综合发展。

我认为电商不是一种技术创新,而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尤其是分享机制的创新。每一个参与电商的人都可获益,功能完善的华强北空间虽小,但其未来转型可期。

4、中欧城镇化领导力项目首要欧盟专家尼克莱·彼得森:

“华强北应提升数字制造能力”

在华强北,一个产品创意从想法到打样再到量产,最后由生产商发货,速度非常快,这是一个完全颠覆以前生产制作方式的系统。但在我看来,华强北还应该提升数字制造能力,这些光依靠创客是不够的,政府应出台政策吸引国际品牌来华强北建立微型工厂,让消费者能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来。

此外,技术匮乏也是华强北发展面临的障碍,我建议政府开展大规模相关技能的培训,帮助创客建立更好的技术基础,将华强北的有价值的供应链紧密联合。


编辑 文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