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无花果+香蕉干!这种“黑暗料理”竟能让鲶鱼快速催肥 | 周四见

农财宝典 记者 报道改变行业  2016-11-17 16:57

猪油+无花果+香蕉干

简直无法想象

这三种东西糅合在一起是怎样的一种味道

然而

正是这种混合物

却让泰国的鲶鱼欲罢不能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5日报道,泰国曼谷的农场主坤地·拉那(Khun Tiratam)利用猪肉脂肪、无花果和香蕉干调制出一种混合鱼饲料,能诱使鲶鱼疯狂地争抢食物,进而更快地长肥。

据悉,农场工人只要将该秘制鱼饲料倒入河中,数百条鱼就会马上出现,快速游向饲料,并拼命地争抢食物,鱼饲料随即被一扫而空。

该农场主表示,这种秘制鱼饲料中除了含有猪肉脂肪、无花果和香蕉干,还包括其他原料,并称独家秘方,不能外泄。这种鱼饲料在短短几周内就可以使鱼长得肥美。

他还表示自己从未见过鱼类为晚餐如此疯狂,但是这种鱼饲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理方位和气候,所以在泰国的不同地区,给鲶鱼喂食的鱼饲料也有所差别。

事实上

这种鱼在国内也有养殖

在国内称“淡水鲨鱼”

老霸气的名字!

《农财宝典》于2012年曾对其做过报道

淡水鲨鱼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内陆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一带著名的淡水养殖高产鱼类之一。淡水鲨鱼的名字听起来十分霸气,但实际上它和深海中不可一世的鲨鱼完全是不同的两个品种,并没有分类学上的亲缘关系。淡水鲨鱼学名为苏氏圆腹鲇,隶属于鲇形目,俗称八珍鱼、虎头鲨、巴丁鱼,体长侧扁,背部隆起,头部扁平,吻短,头部和背鳍确实有点像鲨鱼,大家就把这条鱼的商品名叫做淡水鲨鱼。

实际上,淡水鲨鱼也是我国罗非鱼出口贸易的有力竞争对手——巴沙鱼家族的一员,但淡水鲨鱼并不是越南用以出口的巴沙鱼主要品种。巴沙在越南语中是三块脂肪的意思,(BaSa,越南语Ba是“三”的意思,Sa是“脂肪”的意思),巴沙鱼直译成汉语意即长了三块脂肪的鱼。淡水鲨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积累有三块较大的油脂肪,约占体重的5~8%,是其它鱼类少有的,因此也是巴沙鱼的一种。

贪食的鱼儿长得快

淡水鲨鱼除可作为食用鱼之外,也有用来做观赏鱼的,而且在其软骨组织中,含有较多具有较高营养与药用价值的硫酸软骨素,尤其在港、澳被视为高档名贵鱼。

淡水鲨鱼有黑、白、灰三种体色,分河系与海系生长。早在1978年,原产于泰国的湖系杂种黑鲨(体色深黑)引进我国,俗称淡水蓝鲨。当时由泰籍华人蔡友光先生将全长为3cm左右的4000尾鱼苗赠送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运抵目的地后存活2200尾,是第一次大规模将淡水鲨鱼引进我国。1998年马来西亚白鲨(体色白色)引进我国,2000年,河系中的淡水河鲨(体色灰色)也引进我国。我国目前养殖量相对较大的是体色深黑的淡水蓝鲨。

海南省文昌市勤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海明告诉《农财宝典》记者,淡水鲨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和抗病力都很强。尽管号称“鲨鱼”,这条鱼的性情却很胆怯,但对环境适应性强,河流、湖泊、池塘、网箱均可养殖。淡水鲨鱼属杂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植物为饵,也摄食人工饲料,成鱼则摄食水生植物和人工饲料。

“往池塘一投饵,鱼群便密匝匝地涌出水面抢食。”林海明告诉记者,这家伙非常贪食,所以生长速度非常快。淡水鲨鱼每年四五月份开始投苗时,体长仅2-3cm,经过2个月的饲养,就能长到20-30cm,体重1斤左右,当年鱼苗即可长到3-4斤。

淡水鲨鱼坚强的生命力倒是颇有几分“鲨鱼”的影子,其抗病能力和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均较强,有时因搬运操作不慎而使鱼体意外擦伤并不影响鱼体的健康。而且,淡水鲨鱼耐低氧的能力令人惊叹。

由于淡水鲨鱼鳔内密集分隔为大量泡状的呼吸小室,并高度毛细血管化为重要的呼吸器官,能在空气中呼吸,故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强,在污水中也能长期栖息和生存。“其它的鱼都浮头的时候,淡水鲨鱼也不会有事,不过在低溶氧条件下养殖,其生长速度明显减缓。”

怎么养都高产

淡水鲨鱼是大型鲇类,最大个体体长可达1m以上,体重可达30kg以上。这么好的先天条件,在适宜的养殖条件下,淡水鲨鱼生长速度相当迅猛,半年到一年后,即可增重3-4斤左右。如果在河流等自然水域内养殖,其生长和发育速度较池塘内快得多。得益于优良的生长速度和抗病害能力,这条鱼一直都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养殖品种,泰国的淡水鲨鱼养殖历史最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这鱼非常好养,至今为止除了在四川绵阳的客户反映有寄生虫病之外,没有听说有其他的问题。”林海明告诉记者,只要注意定期调水、换水,正常投料喂料,按常规养殖方法进行日常管理,淡水鲨鱼基本很难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可能是最好养的鱼之一了。即便是在鱼苗驯化时期,成活率也可以保持到九成左右。

“精养的话2500-3000尾/亩比较合适,也有人放4000尾/亩,成活率也没有问题。”得益于顽强的生命力,养淡水鲨鱼基本不需要养殖户操多少心,“饲料使用罗非鱼粉料就可以了,每天喂4-6次。”由于淡水鲨鱼贪食,所以需要少量多餐,这样可以做到既不浪费,又避免吃得过饱。

由于是东南亚地区引进的热带鱼类,该鱼抗低温能力比较差。淡水鲨鱼适合生长温度20℃-30℃,最佳生长温度是24℃-28℃,当水温降至18℃时,摄食量和活动明显减少,水温持续低于12℃开始死亡。生长水质的pH值微偏酸,6-7.2对于淡水鲨鱼较好。

淡水鲨鱼营底栖生活,自然条件下淡水鲨鱼喜栖于水较深、水流缓慢的阴凉处水域,特别喜欢生活于水生漂浮植物下。“这鱼养得好不好,看它欢快不欢快就知道了。”林海明告诉记者,该鱼最显著的特点是一旦环境舒畅之时,常集群上浮水面翻跃,并发出叫声。

“按一亩投苗2500尾,一条鱼4斤规格来算,一亩水面一年少说也能产出1万斤鱼来。”达到这样的高产对于淡水鲨鱼的养殖户来讲根本不算是难事。除了产量高、病害少、容易养之外,淡水鲨鱼的饵料系数也比较低,大概在1.2左右。

市场冷热不均

淡水鲨鱼的养殖在我国南方各地都有零星分布,重庆、四川、云南等西南省份不少养殖户将其作为主养品种,而海南、广东、广西很多人则将其作为混养品种与罗非鱼等进行搭配。由于养殖较为分散,目前还很难估计淡水鲨鱼的养殖面积,但总体数量不大是可以肯定的。

淡水鲨鱼肉质细嫩鲜美,鱼油更多,全身无小刺,只一根长刺,方便进食。鱼肉营养丰富,适合老人小孩食用,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青睐。一般淡水鱼冰冻后肉味口感不良,但淡水鲨鱼冰冻后肉味口感不变。

本来这条淡水鲨鱼和越南巴沙鱼都是同一类品种,但由于在中国进行养殖后肉色发黄,不利于出口,因此外销渠道一直打不开。而内销市场上,各地市场对这条鱼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

“海南当地塘头收购价5-6元,只能说利润还算可以。”但是在重庆,这条淡水鲨鱼的收购价达到50元/斤,当地酒楼食肆供不应求。“海南也有人尝试把鱼拉到内地去卖,但活鱼没法运输只能运冰鲜,一斤只能卖到十多元。”对于这种地域消费的差异,林海明也觉得看不懂。

“可能还是不同地区的人消费文化不同,但是这条鱼确实值得投资。养殖成本甚至比罗非鱼还低,营养价值却很高。”林海明认为,淡水鲨鱼同鳗鱼一样含有硫酸软骨素,但在某些地区却卖不起价格来,可能与国人对这条外国的舶来鱼认识不足有关系。随着热销市场的培育和带动作用,慢慢这条鱼的未来会越来越光明。(文/汤健 原载:《农财宝典·水产》2012年12月刊)

信息时代,资讯爆炸,是不是你发现手机里面的公众号有很多已经很久没有点开了?不是你不想了解了,而是重复又相似的水产新闻太多,你可能已经失去了好奇心。如果这样,何不走出身边的水产圈子,看看外面的世界里你的同行都在忙些什么新奇的、新鲜的事情?每周四来《农财宝典》水产版,和宝典君一起,周四走环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