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观察 记者 黄珊 2016-11-17 19:26
学生就业出路不顺畅,直接导致体校招生越来越困难。图为学生在课间进行体育锻炼。资料图片
“身形比例不错,反应速度也可以,是个苗子。”11月14日,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科科长林燕雄在市运会的现场,一边看着比赛,一边不时地与身旁的同事嘀咕两句。尤其是看到一些成绩不俗的青少年选手时,林燕雄的眼睛会瞬间闪亮,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林燕雄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体校曾经辉煌一时,但如今体校生的出路越来越窄,使得许多家长不愿让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上体校,所以现在发现一个体育苗子并能收至旗下,实在太难了!
作为一名体育高级训练员,林燕雄在市体校待了快30年,对于体校的繁盛和颓势,他深有感触,对于体校面临的尴尬,他建议主动嫁接当地的优势教育资源,利用教育优势,走体教结合之路破解体校发展难题。
01现状体育生出路选择不多
16岁的林缘是惠州市惠东县人,从小便喜欢跑步。小学时,在县级的田径比赛中一跑成名,被市体校的教练看中,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体育,“我喜欢跑步,获奖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
就这样,林缘只身来到体校,开始竞技体育生涯。每天5个小时左右的体能训练,六年如一日,如果有比赛,她则会全天都用来训练。
近几年,她开始参加省级比赛,取得优秀的名次后,成为省队的一员,并获评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
关于未来,正读高三的林缘说,希望能兼顾好学习,通过高校的单招,考上一所心仪的体育院校,在大学中继续自己的体育追梦之旅。
同样是体校的学生,击剑队学生叶营莹在体校的求学经历有些波折。叶营莹小时候体弱多病,父母无奈之下将她送到市体校练习跳水,以期强健身体。待身体好转之后,父母又将她接回到当地的小学就读。之后,市体校击剑队教练到处选才,始终没招到如意的学生,跳水队的教练便推荐了叶营莹。
“接触之后,我觉得佩剑确实挺有意思,想留在体校。但开始时父母不是太同意,做了他们诸多的工作后,才如愿以偿。”叶营莹说。
对自己的未来,叶营莹也有清晰的规划:“毕业后希望能成为比较好的击剑馆的教练。”
在林燕雄看来,林缘和叶营莹的两种发展路径基本代表了体育生毕业后的主流路径:成为专业运动员或走向社会成为体育私教。
林燕雄表示,因为考核指标比较高,能像林缘那样取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的学生比较少,而没有这个资格,体校的学生就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也就将这一部分学生拒之于体育高校的门外,不能取得体育专业的大学文凭。这对体校生的个人运动生涯而言,以及对他们日后进入就业市场来说,都是不利的。
“目前国家还在逐步收紧获评二级运动员资格的评审条件。”林燕雄不无忧心地说。
公职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需求无法形成规模,而且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业不够规范,现实中众多的从业者往往和学科背景没有实质性的关联;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文化学习的体校生在选择非体育行业的就业岗位时,专业背景的竞争力没有优势可言……这种种的原因都导致了体校生就业出路越来越窄,体校生毕业后和所学专业对接的比例偏低,体校生流失率攀升。
体校的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02尴尬体校招生越来越不易
学生就业出路不顺畅,直接导致的就是体校招生更加困难,不少项目出现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甚至断档的情况。
林燕雄说,以游泳项目为例,够年龄、能上场,可选择的人并不多,有的时候,如果某一名运动员受伤缺席,队伍都组不成。而且,由于市一级体校后备人才不足,游泳这样的优势项目,在省队层面竟然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
据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始建于1979年,前身为惠阳地区业余体校,1987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体育运动学校。2010年,学校从位于东江体育场的老校区迁至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体育人才训练基地。从小学一年级到中专(高中)三年级,还有5年一贯制大专生,共有学生900多人。学校开设了田径、游泳、跳水、篮球、排球、足球、赛艇、皮划艇、跆拳道等18个运动项目。
自学校成立之初,惠州体校向国家队、省队输送了众多优秀运动员,其中有跳水奥运冠军罗玉通,有打破世界纪录的举重选手黎亚君,还有被誉为“拳王接班人”的吕斌。2015—2016年,每年惠州体校向省队输送十多名运动员。
“现在全国的体校大都不比从前,我们能稳扎稳打取得目前的成绩,实属不易。”对于盛极一时的体校,该负责人也很怀念。他说,过去,县体校进行初步的人才选拔,再送来市体校,人才质量都很过硬,而且读体校有补贴拿,有机会出人头地,吸引了不少农村孩子,大家都拼命想挤进体校,“可以说,当时是一位难求”。
该负责人表示,过去县体校、市体校、省体校,柱状的三级训练网构成了人才通向国家队的上升通道。后来,随着机构改革的进行,很多县一级的体育部门经历了合并、撤销,继而县一级的体育人才选拔也有所松动。现在,很多时候都是由市体校的老师直接下县区选才,“有时会感觉力不从心”。
“特别是高等教育放开后,大学扩招对我们体校的招生造成了更大的冲击。”林燕雄说,上大学变得很容易,出现了不少学生家长情愿让学生就读普通高中成为体育特长生,而不愿意选择体校,更多的孩子在被体校教练看中后,也被家长早早断了体育路。
03路径体教结合破解体校发展难
在林燕雄看来,破解体校发展困境的路子在于体教结合。
他说,早在1995年左右,由于当时惠州体校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力量还比较薄弱,所以只能“寄人篱下”,即将体校的学生安插在当地小学就读,主动利用教育优势,提升体校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同时,体校自己的教练抓学生的体训,这是典型的“体教融合”模式之一。
林燕雄坦言,该种“体教融合”模式,在当时试行下来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譬如一些优质的学校不愿意为他人作嫁衣,不太热衷于接收培养体校生。所以在体校自身发展壮大起来后,体校结束了这种嫁接当地教育资源的培养方式。但是,经验是宝贵的,这种模式让体校看到了利用教育的优势提升体校生文化课水平的可能性。
据介绍,惠州体校也一直在探索体教融合的新模式,在保留传统体校优势的前提下,引进文化课高素质人才,与普通基础教育的学校接轨,解决体校的教育问题,让体校生兼顾体训和文化课的学习。
“除了补齐文化成绩的短板,我们学校还在规范学校的管理,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在营造育人氛围上下功夫。目前,也取得了较大的改观,有可喜的成效。”惠州体校办公室主任肖剑介绍说。
对于探索“体教融合”的另一些可能,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惠州体校正在积极打造成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同时,也在争取建设成为国家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也就是说,让体校面向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比如,场地、师资、训练资源向社会开放,利用现有优势资源服务更广大的青少年,从中帮助更多人培养体育兴趣,继而发现体育苗子。
在该负责人看来,打开体校的资源,使之与更多社会资源对接,也为体校学生整合了更多的资源,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将有利于拓宽体校生的就业路子。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黄珊
编辑|谢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