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陌上故庐 荣归侨乡

南方+ 记者 陈萍  2016-11-17 15:19

  百年古民居——东华庐。南口镇供图

  油菜花节风景。南口镇供图

  南口古村落俯瞰。南口镇供图

  南口镇侨乡村(南华又庐)。南口镇供图

看过立秋时节婀娜多姿的婺源,到过江南烟雨中清渺的周庄,你有没有见过散发着浓郁客家风情的百年古村落——侨乡村那精致别样的美?一片金灿灿的稻田里,忙着收割的农民额头上滴下晶莹剔透的汗珠,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灰瓦白墙的客家围龙屋,构成了一幅祥和的客家山村图。

侨乡村,一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在它半个多世纪的年轮里,见证了客家人下南洋的艰辛和创业成功后荣归故里的辉煌,南华又庐、承德堂、德馨堂就是鲜活的物证。在这里,走出了近代的潘立斋、潘祥初、潘君勉等一批知名华侨企业家,培养出了现代世界著名化学量子专家潘毓刚博士、经济学家潘汝瑶教授等。

今天的侨乡村,被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认为是“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拥有“中国古村落”的称号,侨乡村所在的南口镇委、镇政府依托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探索出一条农旅结合的发展之路。穿越半个世纪,这个古村落迎来了新生。

●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通讯员 翁尚华 王雅

旧时传统“男丁十六岁则出洋”

“韭菜割哩还会长,日头落别有月光,藤断就有篾来驳,敢搏就会有春光”,这首客家山歌表达了客家人敢想敢拼的精神。从古时为了躲避战乱到蛮夷之地开荒落户,到近代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客家人的开荒精神代代延续。

梅州是华侨之乡,而位于梅县区的侨乡村,更是侨乡中的侨乡。侨乡村的历史,就是一部客家人下南洋拼搏的历史,“男丁十六岁则出洋”更是侨乡村旧时的传统。

梅州山多平地少,谋生艰难,清末民初,客家人兴起了下南洋谋生的潮流,侨乡村的许多人也在那个时候选择了背井离乡到东南亚及欧美各国谋生。据侨乡村的村支书潘增明介绍,如今全村1.5平方公里,2800余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却达4000多人,散布在全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

侨乡村有一座典型的客家围屋——南华又庐,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作为南华又庐的第三代传人,已86岁高龄的潘孟昌老人从出生就生活在这里,他小时候就听过祖辈下南洋创业的故事。

“这间屋的创建人潘祥初一开始出去是从杂工开始做起,然后晋升为店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他看到了商机,开始自己做生意,最后赚了一大笔钱拿回家盖了这栋房子。”谈起以前的故事,潘孟昌老人兴奋不已。

据了解,20世纪初,潘祥初鉴于香港已成为交通枢纽和国内外货物集散地,于是跟堂叔潘立斋一起在香港合资开设兼营出口、汇兑和旅店业的商号“万安通记”。很快,“万安通记”发展成为香港有名的商号之一。潘祥初发家致富后,未忘家乡的亲友,多次招聘、接纳同乡到他在海外经营的商店供职,并着意培养他们,支持、协助他们走上从商致富之路。南口镇侨乡村的著名富商潘植我、潘君勉等,就是在潘祥初和堂叔潘立斋的扶植下,成为著名的侨商巨子。潘祥初有八子七女。后裔计有100多人,分布在广州、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印尼和中国台湾等地。

其中,荣获博士学位的有潘枢润之子毓彦、毓良、毓绪、毓刚兄弟四人,其中,潘毓刚是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全美华人总会前主席、美国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潘毓刚1936年出生于广州,而他小时候就曾在“南华又庐”居住。潘孟昌回忆说:“潘毓刚曾经在这里居住过。那时大家会一起捉迷藏,一起玩。8岁的时候,他就离开这里到台湾读书了。”

由于侨乡村外出的乡民众多,在外事业有成的华侨都继承了客家人落叶归根的传统,回到家乡买田买地建大屋,光宗耀祖,小小的侨乡村因此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客家建筑群落,历经百年沧桑,仍然保存完好。这些建筑群是当年侨乡村华侨辉煌创业史的见证,是对客家建筑艺术和客家华侨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华侨归来建围屋成特色

驱车从梅县区新县城出发,20分钟就到了侨乡村,从村口进入,正值收获的季节,一片金灿灿的稻田里,农民正在忙碌地收割着,放眼望去,远处数十座古色古香的客家建筑安静矗立。

在侨乡村这个不大的村庄里,保存着116座清末民初兴建的风格各异的客家古建筑,其中围龙屋就有38座。这些民居在麓湖山脚逶迤而建,各自成幢,相互守望,绵延数里,成为天然的客家围屋民居博物馆。侨乡村较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南华又庐”(俗称十厅九井);双层围龙的“德馨堂”;大方秀丽的“承德堂”(俗称五杠楼);目前全市保存最完好、世界人居会参观点典型双围龙屋的百年私塾——“毅成公家塾”。

旅游专家认为,侨乡村围龙屋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形式最丰富,保存最完整,是目前我国客家地区发现的最典型围屋古村落,因而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

走进“南华又庐”的侧门,一条长长的巷子延伸到屋子的最里面,两边是一排四间堂屋,堂屋的门上写着有“中、兴、伊、始”的字样,据居住于此的潘孟昌老人介绍,这些是潘祥初分给八个儿子的房,房子的左右两侧各有四间堂屋。恰逢潘孟昌老人的孙女前段时间刚在这里出嫁,红红的灯笼还挂在巷子里,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

1904年,著名的侨胞潘祥初在海外创业成功,衣锦还乡,在这里建起了这座风格独特的客家民居。“南华又庐”占地1万多平方米,外观宏伟,屋内雕龙画凤,亭台楼阁俱全。全屋共有118间房,分为上、中、下三堂,二横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左边中、兴、伊、始,右边长、发、其、祥),因此拥有八厅八井(天井),加以上、中二堂的大厅和中央的天井,故有“十厅九井”之称。房屋外表是一座完整的屋,其左右各堂既独立又可联体,俗有“屋中屋”的称号。

侨乡村的村委在一座百年老校——毅成公家塾里面。走进这座老房子,首先看到的便是种在天井里的那两棵高耸挺拔的鸳鸯银杏树,屋后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白玉兰,这三棵树都是建房之初种下的,如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依然郁郁葱葱,每年开花结果。

据村支书潘增明介绍,毅成公家塾是由潘氏侨胞潘立斋、潘祥初两位先生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捐资建造,是南口安仁学校的前身。该房屋为木棚瓦面,墙用三合土夯筑,按塾学形式而设计,巧妙地利用山坡地而建,前为“回”字形二层建筑,中间空地为花圃,便于采光美化,后为单层建筑,前后与大山融为一体,故楼下楼上的厅房并不一一对应,而围墙西式漏窗上的梅花和铜钱,则寓意了“梅花香自苦寒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训勉。

这座老校百年来桃李芬芳、书香四溢,曾培育出三位将军(国民党抗战爱国将领潘奋南少将、国民党潘嵩保少将、共产党古国檀少将)及一批军政要人;培育出美国前全美华人协会主席、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博士,我国著名国民经济专家中山大学教授潘汝瑶等一批专家教授;培育出被6个国家(地区)政府首脑接见过、受中央人民政府邀请参加国庆观礼的日本侨领潘铎元等一批华裔富商。

为保护这座古建筑,十年前,在政府的拨款支持和华侨的热心捐资下,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成修缮,侨乡村委办公会址迁至此处,乡村文化俱乐部也设在这里,对其进行活态保护。傍晚时分,几个老人拿着乒乓球拍走进俱乐部,欢笑声、击球声在房子里回荡。

入村方一日,仿若上百年。行走在侨乡村,恍惚能看到当年客家人下南洋创业归来的繁盛景象,那一座座朴实、厚重的围龙屋里面人声鼎沸,欢庆着华侨的归来。迁徙了千百年的客家人,终于找到了一个落脚点,虽然依旧逃不掉漂泊下南洋的命运,但是终究有了根在这里。

古民居保护与乡村游开发并举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每年的春天,侨乡村都会迎来大批的赏花游客,古朴的建筑和大片的油菜花交相辉映,清新、闲适的田园风情令人流连忘返。该村集山水田园风光、客家古建筑以及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于一体,形成了完整且富有特色的旅游优势资源。

近年来,侨乡村积极探索古民居良性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们通过租赁古民居让村民获得合理收益,并对古民居进行修缮和适度开发利用,可以激发村民自觉参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已租赁了承德堂、自在楼两座百年古民居,另有两座古民居在洽谈中。”南口镇党委副书记杨建军表示,下来即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投资修缮,再雇原族人进行管理、运营,以发展古民居观光旅游,还将继续扩大租赁规模。

虽然目前侨乡村的古建筑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远远不够,部分古建筑深受白蚁等的侵扰,虽然外表看起来完好,但是内部结构却岌岌可危。古民居的修缮和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获得文保单位的称号可以让其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扶持,侨乡村现有省级保护单位一座(南华又庐)、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座(东华庐、荫华庐),杨建军说,下一步将围绕其他古民居逐步扩大文物单位申报范围,并争取将两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的修缮方面的资金缺乏依然是个问题,我们正在想尽办法获取更多的支持,不能让那些凝聚了前人心血的宝贵文物在历史中消逝。”

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2013年,侨乡村客家古村落文化休闲旅游区项目成功竞得400万元广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2014年,侨乡村被列入幸福村居示范片区建设,获得了600万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村里的古民居修缮保护、村庄环境整治、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

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宽阔的停车场、现代化的游客服务中心,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便利了村民的生活,而且也给村里带来了更多的游客,“现在开车回家不用担心没地方放了,有了停车场,非常方便。”在城里买了房的潘叔偶尔周末都会回一趟老家。

连片开发才能形成集聚效应。近年来,南口镇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逐步完善了侨乡村、益昌村道路、卫生、停车场、文化娱乐、农田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广泛开展村庄植树造林活动和环境卫生整治,并对两村境内20多座现代民居进行了客家元素美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由此切实改善了村民生活居住环境,提升了当地群众幸福指数和社会文明秩序。

■专家观点

梅县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

开发切记留住古味

近年来,侨乡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村道铺上了水泥,古建筑旁边建起了供游客休憩的服务中心和提供便利的公厕,村里多了小广场,村民在那里跳起了广场舞。

这些设施的完善便利了村民和游客,但是专家却给出了提醒: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不能丢掉古村落原本的韵味,应该尽可能地还原它最真实的风貌,才能留住百年来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

南方日报:目前侨乡村在保护古村落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您怎么看他们的保护措施和保护现状的?

朱迪光:我非常欣赏侨乡村围龙屋流畅的线条,客家建筑融入西洋风格,别有一番韵味,这是当地的特色,这些民居的保护来说还算完好,古建筑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仍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不过,在留住古村落韵味上,不仅需要把那些著名的民居保护起来,在整个村庄的发展规划中始终不能忘记保留古村落的韵味,我觉得这方面仍有待改进,例如,古村落有的石板路我觉得没有必要破坏改铺水泥路的,只需要加固,修旧如旧即可,这也是古村落的景观之一,留住它,让侨乡村漂泊在外的游子回来时还能认得回家的那条路,村里有许多的细节之处是可以营造古村氛围的,不需要太多的现代元素,可以把便民的设施隐藏在其中,不破坏乡村的整体氛围。

南方日报:您认为侨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朱迪光:保护古村落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不矛盾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村庄的发展定位,既然是“中国古村落”,其实可以不用建得像公园。如果游客来到这里看到的是公园的景色,那跟在城里又有什么区别,还是要从它自身的特色出发,没必要千篇一律。

■轶闻

潘氏子孙曾资助孙中山复兴中华

以潘立斋等人为代表的潘氏子孙,一生与祖国和家乡的命运休戚相关。1907年8月,印尼侨领潘立斋偕梁映堂(松口人)率一批南洋华侨子弟回国建立新学,经香港与丘逢甲相遇。丘逢甲以诗人的敏感洞悉这一创举关乎治国救世,于是激奋不已,在与其合照的背面题诗壮行:“祖国归航率岛民,养成豪杰共维新;他年编入文明史,此是当年领袖人。”

20世纪初,孙中山为复兴中华奔波海外,潘立斋、潘祥初、潘君勉等人均鼎力资助;抗战爆发,潘君勉为香港动员同胞救亡殚精竭虑,并带头捐款购置药品和医疗器械。

编辑 马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