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探索“人工结香”技术 给沉香树打点滴 激活其“造香”细胞
记者 邓泳秋 2016-11-16 18:11
随着人们对沉香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深,各地都纷纷提出打造“千亿沉香产业”的口号,有“中国沉香之乡”之称的中山也在酝酿利用人工结香技术发展“现代沉香”。在16日举行的首届全国沉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山市森宝沉香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长蓝均炽向一众专家学者分享了中山探索“人工结香”技术的过程。
与檀香不一样,沉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品,它必须受到创伤,如遭受电闪雷劈、强风吹折甚至兽虫啃咬、人为砍伐等“伤害”后,被一种特殊的微生物感染“生病”才能形成。且要具备气候变化、温度、湿干度适合等条件下,再加上有较长的“康复”时间,少则十几年多则上百年才能形成“沉香”。而国内沉香界一直都认为土沉香为“防御”才会结香。
素有“中国沉香之乡”称号的中山旧时的雅名“香山”便与沉香有着难分难解的因缘。明永乐年间撰写的《香山县志》和明成化二十年纂修的《香山县新志》都曾提到香山源于“地多香木”,而宋代的《本草洐义》记载岭南的沉香木曾经是“交干连枝,冈陵相接,千里不绝”,故称香山。
通过钻孔向土沉香灌输“快速成香激活剂”的方式,让植物在正常新陈代谢和水分的升腾作用下,把药物输送到整棵树,利用植物细胞抵抗和排斥激活剂的天然机理,形成含有倍半萜、沉香螺旋酵等香腺物质,在短时间内通体连结成香。简单地可以理解为激活土沉香香腺,让其快速结香。n据了解,透过这种“人工结香”技术而结成的沉香,经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等检测,能达到国家林业行业标准《沉香》(送审稿)和《药典》(2015)的相关规定。n【来源】南方日报n【图片】王云
编辑 蒋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