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说,这种要命的病,40岁以上竟然10人就有1个中招

南方+ 记者 李秀婷  2016-11-16 18:09

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呼吸”。上午,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山东、山西和湖北共10个省市同步开展了一次大型的慢阻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近年来我国慢阻肺患病率不断增高。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每10人中就约有1人患慢阻肺。钟南山院士表示,上楼梯觉得气喘,或活动后感觉力不从心,这时候肺功能已经损失了50%!他呼吁,公众要像对待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早防早治,将肺功能检测纳入常规体检。

大气污染与慢阻肺关系密切

慢阻肺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四大慢性疾病之一,但慢阻肺的防治远远落后于高血压和糖尿病,往往病人寻求治疗时已经是晚期。

钟南山说,以往的调查显示,广东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阻肺病人有8%左右,“这个数据目前增加了大约10%,但准确的数字还需要再统计。”

钟院士表示,虽然近些年广东的空气污染有所改善,但空气污染仍是影响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因素。“慢阻肺与天气的关系密切。一到灰霾天气,急性发作率会增加。”

他说,根据初步统计,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呼吸门诊的病人,无论是慢阻肺还是呼吸道问题的病人,看病率会增加3%左右,住院率也增加将近3%.

灰霾、雾霾会不会直接引发慢阻肺?钟南山表示,这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流行病的跟踪研究才能证实。

出现症状时,肺功能已损失50%

慢阻肺病人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一般是咳、痰、喘,但最辛苦的是气喘。

钟南山说,一般病人上楼梯觉得气喘,或活动后感觉力不从心才会去就医,“出现这些症状很可能就是气道被阻塞,但这时病人往往肺功能已经损害了50%.”此时患者挽回的余地就小了。

更令人惋惜的是,钟南山指出,目前对于慢阻肺,医生也没什么治疗的办法,只能维持不让病情发作,但早期无症状时若使用药物治疗可以极大改善肺功能。

钟南山院士呼吁更多呼吸科医生重视慢阻肺的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到慢阻肺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来。

专家指出,35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都需要警惕慢阻肺。

建议肺功能纳入每年常规体检

“高血压、糖尿病现在都能做到在病情发作之前,就进行常规检查,一旦发现血压血糖高了,就要用降压药降糖药,但慢阻肺的危害,大家却知之甚少。”钟南山表示。

他指出,慢阻肺病人每发作一次,病情就会加重一次,肺功能会越来越差。“如果病人每年有两三次发作,五年的存活率只有50%左右。”

他说,在慢阻肺病情后期,肺功能可逆性很低。在晚期只使用支气管舒张液,控制维持患者的病情,但无法阻碍患者肺功能的逐年下降。

钟院士强烈建议将肺功能检查纳入常规体检。他表示,一般来说40岁以后要做常规肺功能检查,但有一些重度吸烟的或是有重度职业暴露(如粉尘、有害气体)的人,常规体检的年龄还需要提前。

钟院士透露,他最近正在牵头进行一项研究,其中一项内容就是要在社区里及早发现病人,在患者无明显症状时就及时发现病情,而不是等病人不舒服才就医。

“在社区进行筛查,我们使用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峰流速仪,病人只需吹一下,就能发现病情。”钟院士表示,在筛查过程中若发现病人出现肺功能不好,气不顺畅等问题,病人就要及时就医。

当病人完全不能维持基本的功能,身体状态还不是很差时,肺移植是治疗慢阻肺的其中一个方法,“我们治疗过的100多个病患中,有大部分病患是做了肺移植手术。”钟南山说。


慢阻肺防治核心信息首次正式发布

16日举行的“十城联动”的活动,还正式对外发布了慢阻肺防治核心信息。慢阻肺防治最基本、最重要信息都精选出来了,快来跟着钟院士一起涨知识!

【慢阻肺防治核心信息】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二、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三、慢阻肺常见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和抑郁、肺癌、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应该及早发现慢阻肺合并症并给予适当治疗。

四、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五、35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六、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首选吸入疗法,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是最核心的治疗措施。治疗目标是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

七、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或)黏度改变等,其最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通常可以预防,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到医院就诊。

八、慢阻肺患者需要做好长期自我管理,可在医生指导下戒烟、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的康复训练、长期家庭氧疗等,这些措施均可有效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九、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是慢阻肺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措施,可咨询当地医院戒烟门诊或拨打12320卫生热线。

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及以上医院实施双向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患者稳定期长期管理和随访,二级及以上医院主要负责患者确诊、治疗方案制定、急性加重期诊治、疑难急危重症救治等。

【实习生】卢茵

【通讯员】韩文青

【校对】符如瑜

(南方日报、南方+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李啸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