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达嫔 陈芳庭
2016-11-15 18:02
作业不再手写,动动手指、戳戳屏幕就能完成作业。“互联网+”风潮正逐渐转入学生课堂内外,手机平板代替作业本,小学生用APP写作业的现象开始成为常态。记者近日从国内某在线教育平台发布会获悉,目前,广州约90万的小学生中,有一半学生正在使用App软件写作业。
APP软件逐渐替代作业本,究竟是丰富了学习体验,还是对孩子视力和自控力考验?记者近日走访多位广州的师生家长,不同家长观点不一。有家长赞它是“作业神器”“急救站”,孩子已逐渐习惯回家跟着手机练口语、看图画学数学。也有家长认为,用软件写作业是一把双刃剑,让有依赖心理的孩子不爱动脑,但是也可以帮助不会做题的学生。
记者走访广州多位师生家长了解到,不少同学所在班级有过半同学都在使用App软件写作业。据“一起作业”APP软件负责人称,目前广州90多万小学生中,有逾45万小学生在使用“一起作业”做作业。
用APP做作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有家长描述称,孩子回来“玩”10到20分钟就能把作业完成。记者打开此类APP发现,目前小学生应用的APP作业软件大多是老师、家长、学生共用的三方端口的软件——教师留作业,学生做作业,家长查看作业报告。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布置作业;学生做完作业软件自动给出分数;家长通过App查看作业报告,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及在全班的状况。
不过,尽管APP写作业成为当下新风尚,但传统写作业方式仍未被完全放弃。广州某小学班主任陈老师告诉记者,APP做作业是一种课堂补充,并非所有科目都适合APP写作业的方式,老师也在积极寻找App写作业与手写作业融合的分寸感。“目前实际的情况是班里50个孩子,大概有20到30个学生会用这种智能模式作为补充,传统的书面作业仍在布置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