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彩色大墙好酷炫!广州城中村门牌点亮深圳地铁站

南方都市报  2016-11-15 14:22

设计师拿着广州的门牌准备安装上墙。当事人供图

一面12米长3米高的彩色大墙是上月底最新开通的深圳地铁9号线香梅站最重要的主题装置。半个月过去了,这个主景居于一个设计师集中地,或默默地泛起它背后意义的涟漪。它来自一大堆门牌号的拼贴设计,概念来自广州的一对艺术家夫妇,作品中更不乏“广州杨箕村”等门牌原物,未必贵重但绝对稀罕。

2000个门牌瞩目成墙

杨箕东兴里25(号)、冼村范阳大街107(号)、文冲北街三巷5(号)、琶洲兴云大街左一巷4(号)、林和北街55(号)这五个已经在广州消失的门牌号出现在深圳!

红、黄、蓝、绿、橙……上月底最新开通的深圳地铁9号线香梅站的展厅里,一面长12米,高3米余的拼贴大墙作为该站最主要的布置活在了站厅层主通道最中央的背墙上。而上面就有包括广州杨箕村拆迁前被保留下来的老门牌。而这个主题作品的创作者是一对在广州工作生活的艺术家夫妇,陈洲和张晓静。

历时近9个月的制作过程,超过2000个铁质门牌,以大小错落、重叠立体的布置方式成墙。配合香梅站以蓝色为主基调的站厅、站台环境,气氛融和又跳脱抢眼。

据悉,这个艺术墙的设计及制作费用在45万元左右。

或能给城市设计者以深思

公共艺术中心的艺术部策划主管张晓飞是文化艺术墙项目的总策划统筹人,就是他居中协调,成就了这个非常棒的墙面。

“两位艺术家一直以来坚持着对作品真诚的创作,对城市更新文化的关注和表达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作品最终落地于香梅站,一个方面是因为它代表了深圳外来文化汇聚的特征,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安家于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站附近的规土委地标,我们希望通过作品将城市更新的问题带出来,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讨论。”张晓飞说。

确实,记者发现,9号线香梅站就是个“规划大站”。A 1出口是深圳的规划大厦,C出口外是市政大厦和鲁班大厦。站点本身就是高度聚集规划专家、工程师、市政建设者的地方;这个站厅也是很多公务员、在编工作人员甚至施工队、包工头们上下班、办事乘坐地铁的必经之路。

“广州的东西,我们更想传承在广州”

2013年底,在蛇口落地的深港建筑双年展,陈张受邀把广州门牌的作品(少量,约400片)带到了会场布展,几百块广州门牌引起了这次项目组委会的关注。

“由于广州城中村的门牌太珍贵了,我们不舍得拿太多出来。9个月前,我们开始全国征集,很多其他城市的艺术家给我们寄过来,有一些则是在淘宝上找的,其他城市也有收集的爱好者。绝大部分门牌都是有依据,有原居地照片为证的,货真价实的东西。上海的、南京的、天津的不少,还有东北的有一些,中原地域的一些乡村的也有。”艺术家张晓静介绍说。

广州往深圳,陈洲和张晓静跑了二三十次;有几次还带上自己两岁多的女儿陈漳久著。“她指着一块门牌问过我是什么意思,‘潜龙里’;我答曰,潜龙就是龙在水里住的意思啊!我想她自小就可能对这些地理名称有印象,想知道这些门牌名称后面可能是神话故事或者是典故传说。”

“广州的门牌我们更希望留在广州,能在它原来的地方传承下去。”陈漳久著的爸爸陈洲这样说。

【记者】任磊斌


编辑 谢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