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首次到广东调研的教育部长陈宝生,为何去了这些学校?

南方+ 记者 吴少敏 张梓望  2016-11-14 21:55

 陈宝生到中山大学调研。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11月11日到13日,今年7月履新的教育部长陈宝生首次到广东调研,参加了2016年度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推进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联席会议,调研了广州深圳两地8所大中小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5所高校,广州执信中学、培正小学和深圳高级中学等3所中小学),出席了12所高校负责人参加的广州大学城高校工作座谈会。

陈宝生为什么去了这些学校?最关心什么?给广东带来什么“礼物”?有料哥为您独家揭秘。


第一站调研为什么是深圳?

陈宝生调研的第一站是深圳,去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和深圳高级中学。

为什么先到深圳?有料哥打听到,陈宝生先来深圳参加了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去年以来,深圳高等教育大动作频频,引来了北大、清华、人大、武大、中大等牛校入驻办学,网友惊呼深圳“有钱任性”。不久前,深圳首次针对高等教育发展制定出台一份文件——《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深圳新建10所左右高校,3—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深圳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对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的高校,建设周期内每所给予最高10亿元专项经费资助。

有教育专家跟有料哥探讨说,“中国创新之城”深圳能引来这么多大学,并不是靠简单地“砸钱”“给地”,其实有不少破冰式探索。

以陈宝生调研的北理莫斯科大学为例,这是第一所中俄合作共建的大学,是由深圳市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大学三方合作举办的具有独立中国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今年5月奠基。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曾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莫斯科大学建校260年来唯一一所与中国联合建立的大学,意义重大。”


开了个会,给广东带来什么“礼物”?

深圳调研后,陈宝生马不停蹄赶到广州“开了一个会”: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推进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联席会议。这个会议规格非常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见证签约,省长朱小丹讲话。

2011年以来,教育部和广东省每年都召开部省联席会议,合力推动解决广东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首次参加联席会议的陈宝生,给广东带来一份“厚礼”:教育部与广东省签订了《“十三五”产学研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有超多干货,有料哥挑三点说说,您就知道分量了:

第一,教育部将支持广东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入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建设院士工作站和部属高校来粤创办新型研发机构;

第二,教育部指导广东省属高校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第三,双方还将共同支持在广东各地市实施“蓝火计划”,共建广东省产学研创新联盟、“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和一批“大学联合科技园”,成立“中国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引导全国高校到广东开展成果转化和合作研究。


“十三五”开局,广东教育如何发展?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广东教育如何发展?在联席会议上,陈宝生用了五个“新”——新要求、新目标、新期待、新挑战、新任务,给广东教育点题支招,其中包括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

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一直制约着广东的高端人才培养,近年广东也在这方面频频发力补短板。而陈宝生非常重视大学发展,今年7月首次以教育部长身份亮相,就到清华、北大、人大和北师大等四大名校调研。此次来粤调研,开完联席会议第二天,陈宝生就到广州大学城调研。

陈宝生在广州大学城地区12所高校主要领导见面座谈会上讲话。

在国家启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去年以来广东掀起新一轮高校发展热潮,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并推出了“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高校、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等地方高校发展战略,形成生机勃勃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广东现象”。在座谈会上,陈宝生给大学发展指了一个方向:要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坚持鲜明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三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走一条优质高效改革发展之路。

有专家跟有料哥分析,部长的话很有针对性。现在国内不少大学的发展,都是奔着“双一流”去的,拼大学排名,拼数据指标,往往千校一面,忽视自身的特色优势。还是要遵循办学规律,不能被冲昏了头脑。

【撰文】吴少敏

【摄影】张梓望

【校对】罗健鹏

编辑 葛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