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伟楠
2016-11-13 17:42
值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日前,南方日报中山观察推出“薪火传梦”系列报道,采访孙中山当年追随者后裔,追溯孙中山当年的革命足迹,从新视角解读孙中山精神内涵。9月底,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中山新闻部派出何伟楠、伍杰两位记者,前往澳门采访孙中山追随者、爱国华侨陈秉心后人李业飞。
陈秉心,1879年2月23日出生于香山(今中山市)三乡古鹤村,年轻时远渡日本神户经商。在那里,他开始接触孙中山革命思想,先后加入兴中会、同盟会等,半生矢志不移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李业飞,生于澳门,今年72岁。20岁进入澳门日报工作,他先后担任记者、编辑,现任澳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陈秉心的外孙,近年来,李业飞一直致力于研究外祖父陈秉心的生平,他试图通过研究爱国华侨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的历史往事,以有血有肉的华侨故事,研究和挖掘孙中山精神内涵。
在澳门的采访中,李业飞向南方日报记者首次公开了一张颇具历史研究价值的百年老照片。照片上是1917年的孙中山故居,由陈秉心后人所摄,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孙中山故居的容貌,院门前的平地上一棵大树枝叶茂盛,甚至还能清楚地看到故居庭院内那棵由孙中山从檀香山带回种子并亲手栽植的酸子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原馆长、本报“薪火传梦”系列报道学术顾问萧润君表示,这张旧照也是目前已公开的最早记录孙中山故居全貌的照片之一。
南方日报中山观察刊发报道后,日前,李业飞先生也于11月6日在《澳门日报》“藏品舊話”栏目上刊发文章,介绍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过程,并在澳门曝光了这张穿越百年时光的珍贵旧照。
李业飞文章
2016 年11月6日(星期日) 刊登于《澳门日报》“藏品舊話”
中山故居百年舊照首曝光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伍杰来邮:
“李先生,今天我请教了曾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工作近四十年的原馆长萧润君先生。他介绍,目前馆内展出的一张故居较完整的影像是来自国外早期的一本杂志于1926年刊登的一幅黑白照片,但也是复制品。
“萧润君表示,据他了解,有不少追随过孙中山的革命后人都到过故居前合影,但是保留下来的照片不多,而且在1917年之前的影像应该没有。因此,您手中的这张1917年在孙中山故居前的影像,应该是目前比较早的一张较完整地记录故居面貌的照片了。
“至于文化价值,当然是比较重要的。萧润君表示,那个年代本来照相技术并不发达,能够在1917年使用移动的摄影设备在孙中山故居前留下来的影像,自然是十分宝贵的。”
我曾找寻过有关孙中山图册,一直无法找到百年前故居旧貌照片。在200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四十周年时出版的大型画册《孙中山》(李平、陈根楷等主编)第三十页虽有一张故居旧照,但图片说明并无指出何年拍摄。
2011年,我趁着参加理工学院举办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论坛会议的机会,在家母陈月新收藏的大堆旧照中细心翻寻,找到一张孙中山故居旧照片(相片背后写着1917年拍摄),另外还有几张上世纪三十年代故居前全景的人物合照,遂敬呈一位从孙中山故居来澳门开会的黄姓学者鉴识,他表示他从未见过比这还老旧的故居全貌照片,并答允回故居后请教萧润君馆长核查后告知。其时,在旁的一位本土历史学者却认为这类相片“多得很,算不了甚么”,令他有点儿尴尬。
当年家母健在,虽百岁却记忆清晰,对着相片介绍当年的情况。可惜五年过去了,孙中山故居的黄姓学者再无联系。
正当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的时刻,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伍杰专程来澳门,採访百年前在日本神户跟随孙中山革命二十年的陈秉心事迹。由于家母于2013年6日28日离世,故由我介绍了外公陈秉心,叙述当年日本华侨支持孙中山和平奋斗救中国以及“9.18”前后华侨华人遭受日本迫害的历史。
记者俩都很想得到更多陈秉心的史料。来到我家时,看到丰富的实物资料,立即拍摄收集。他们了解到陈秉心在1905年前已开始加入兴中会,接着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的历程。在1931年年底,陈秉心被日本神户三宫警署拘捕时为中国国民党神户支部委员。对孙中山先生颁发给陈秉心的“中华革命党三等有功章奖状”,记者认为是十分珍贵的史料。
有专业水平的记者敏锐地发问:陈秉心在抗战期间有甚么贡献?我告诉他们,日本反华政权在作出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行动前,首先对寄居日本的华侨进行迫害。9.18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朝鲜人袭击华侨华人,逐步进行排华。陈秉心当时肩负华侨侨务工作,调查日军国主义者的罪行,向国民党中央报告,因而激怒了日方,突遭逮捕,翌年被迫返国,暂居广州。7.7芦沟桥事变后,陈秉心看到祖国河山遭日寇沦陷,加上留在日本的侨领好友亦惨遭杀害,身心备受摧残,六十一岁那年,病故中山雍陌。
两位记者在认真记录、拍摄收集资料后,向我保证,回中山后尽快请教原馆长萧润君先生,要把该百年照片公开,让人们看到百年前孙中山故居全景的原貌。
弹指之间,百年过去了。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要继承孙中山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缅怀先烈们为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奉献。
李业飞
【来源】南方+、澳门日报
【作者】何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