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新闻 2016-11-12 16:39
清远也有了“自贸区”?
以后还将全面推广?
清远“自贸区”长什么样?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一线城市“自贸区”
广州南沙自贸区
珠海横琴自贸区
深圳蛇口自贸区
看好,小编要放大招了~
清远“农民自贸区”要全面推广了
先上一个炒沙村的样板!
炒沙村肉菜市场北侧修建了一排水泥墩摊位,作为给流动菜贩使用的“自贸区”!
怎么样?
大清远的“自贸区”是不是很接地气!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市区新建了3个菜市场,对29个市场进行了硬件标准化改造,对5个临时市场(马路市场)进行了规范。此次,为了解决流动摊贩乱摆乱放的难题,去年底,清和市场外围的南二街和诚信直街作为试点,设置了164个便民摊点。“农民自贸区”措施将全面推广!
改变
炒沙肉菜市场
炒沙村是清远创文整治的重点,炒沙肉菜市场则是其中的一大难点,市场建设规模不大,每天却吸引了大量菜贩、市民前来,占道经营问题严重,档口在路边宰杀活禽、活鱼,污水直接流到道路上。
6月5日, 整治前炒沙村市场不少摊贩占道经营。
6月7日, 整治后炒沙村市场没出现占道经营的情况。
在今年的整治中,炒沙肉菜市场北侧修建了一排水泥墩摊位,作为给流动菜贩使用的“自贸区”,从8月份开始,该市场开始全面改造,目前已改造完成,将会在下周开门营业。
整治后炒沙村水泥墩摊位“自贸区”。
改造后的炒沙村肉菜市场重新布局,档口从原来的9个增加到16个,果蔬、肉食、水产、熟食各4档,其中果蔬档口占据了中心位置,肉类、水产靠墙设置,水产档口建水池,地下水道重新铺排,保证污水不会排放到市场内。
11月8日,整治后的炒沙村肉菜市场。
由工商部门牵头的农贸市场整治组对炒沙市场周边也进行了整治,对市场外售卖肉类、水产和活禽的档口加强管理,对活禽档口严格要求“三分离”,不允许在档口屠宰活禽。
三鸟市场
同样位于市区的三鸟肉菜市场是全市成交量最大的市场,却曾以脏乱差为人们所诟病。时隔几月,市场内外的秩序和卫生环境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以前是水泥路,坑坑洼洼的,遇到下雨就不知道该往哪踩,如今新铺的路面平整干净。市场环境好了,档主也学会自觉遵守“门前三包”,现在乱摆乱卖的情况减少,秩序明显好转。
11月8日,整治后的三鸟肉菜市场。
市场管理负责人邓先生
旧市场欠缺科学规划,功能布局较差,下水道容易堵塞,而且水泥路面时间久远破损严重。今年整体搬迁至新的广远肉菜市场以后,旧市场改为停车场,疏导交通堵塞、乱摆卖等问题。同时,市场还投入100多万进行硬件整治改造。
市场周边路面实行了全面整改,由水泥路改成沥青路面,对周边停车位进行划线管理。在市场内,则为店铺统一安装了新招牌,加设车档、人行、停车位等标牌。为了保持整洁,整个市场内部放置了80个可移动的垃圾桶。此外,还在整个市场盖设了共约3200平方的遮阳大篷。
11月8日,整治后的三鸟肉菜市场。
创新
1“农民自贸区”措施全面推广
为了解决流动摊贩乱摆乱放的难题,去年底,清和市场外围的南二街和诚信直街作为试点,设置了164个便民摊点。清新区城综局将棚位建立起来,免费提供给摊贩之后,除了对棚位性质进行规划、聘请保洁员、规定有证经营外,固定棚位区域内的管理采取摊贩自治模式,日常的管理费用由摊贩自己负责。这一举措被认为找到了“管理者、商贩和群众三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市工商局副局长陈海娣
“市场的整治,最大的问题是卫生感观如何。”市工商局负责该项工作的副局长陈海娣介绍说,为了解决流动摊贩乱摆乱放的难题,设立“农民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在市区农贸市场推广;在市场内部则推广活禽摊档三分离制度,同时对市场内部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对市场周边道路、停车位等问题进行整改。
今年全市创文创卫工作再次向纵深推进,市工商局牵头将这一经验在市区农贸市场普遍推广,目前已有14个市场设立了“农民自产自销贸易区”。
2推行活禽集中屠宰间
《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规定,实现“活禽三分离”,即活禽市场划分经营、屠宰与销售三个区域。振兴市场是清新区创建的一个示范点。在推行“活禽三分离”制度时,清新区工商局发现,受市场规划及经营面积所限,活禽店铺逐一达到销售、宰杀、消费者“三分离”要求难以实现,于是在振兴市场示范点建设中,该局试行建设集中屠宰间。
7月22日上午, 清新区振兴市场创文整治后, 在市场对面设立了活禽屠宰点。
根据要求,市场内的活禽店只可设立存栏区和销售区,把原宰杀区抽离出来,并按照活禽屠宰标准规范于该市场西门外建设集中屠宰间,其中设置“屠宰区”、“清洗区”和“临存区”三个分区,分别负责活禽集中屠宰各个工序的作业操作。这一做法让许多来参观学习或检查的人表示赞赏。
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
针对活禽集中屠宰间的做法,下一步将明确管理部门,并细化日常使用的管理制度,使活禽集中屠宰间真正发挥作用。
对于农贸市场的整治,过去3个月中,比清新区任务还重的清城区也下足了功夫。目前清城区有5个市场的活禽屠宰间已经建成。
成效
市区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改造全部完成
过去几个月里,由市工商局牵头的清远市区农贸市场及周边整治领导小组对29个市场进行了硬件标准化改造,对5个临时市场(马路市场)进行了规范,另外市区新建了3个标准化菜市场。
据了解,目前各个市场均增加了清扫保洁人员,购置了符合标准的有盖垃圾桶,做到场内场外产生的垃圾“随脏随扫、日产日清”。在内部环境方面,对大部分市场进行了天花翻新;清新区对市场内台底贴瓷砖及地面地砖补换;所有市场入口处都设置了防车铁马;在市场内档口加装钢架;部分市场的鱼档、鸡档、熟食档等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了重新改造。
工商部门负责督导的工作人员
整治组办公室成立督导组后,督导人员每天一早都到各市场开展整治情况督查,及时将发现问题通报至两区及各牵头单位,要求整改。所有工作人员都取消周六日休息,驻市场专责小组每日上班时间延长至晚上19点,职能部门采取“轮值制”分别牵头整治行业乱象。
日前,工商部门对市区农贸市场市场硬件设施升级改造进行检查验收,所有的市场硬件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全部合格。
对于目前农贸市场环境好转,
相信大家都担忧是否会
一阵风过又恢复从前?
市场整治成效如何进行长效管理?工商部门牵头制定了《清远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于9月份通过市政府正式下发到全市执行。
《清远市农贸市场管理办法》从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与开办、开业和经营、开办者和经营管理机构责任、入场经营者责任、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8个方面,对全市农贸市场管理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同时,还着力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如经营者“门(摊)前三包”制度、限塑管理制度、文明经营户评比制度等,不断探索创新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办法。
“制度建立之后,职能部门还需要执行落实,才能真正起作用。”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要在突破单个突出问题的同时,将制度固化下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如针对市场周边乱停乱放、乱摆乱卖、卫生保洁差、市场开办者责任心不强、经营户参与度不高等突出问题,要集中各部门力量,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并建立长效机制。
内容转自:清远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