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记者 张丹 2016-11-11 21:15
11月4日早上8时左右,“驴友”阿良(化名)独自进入到广汕公路后的山脉之中。第二天,阿良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随后,焦急万分的阿良家属联系了广州蓝天救援队进行搜救。11月8日,救援队的队员在采石场附近,找到了已经失联三日的阿良,而此时,阿良已经“无意识、无反应”。
“驴友”阿良已经被确认死亡,而他死亡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傍晚无意中走入了火炉山至龙洞山路上的一段“凶险通道”,“那是一条死路,之前,就有驴友误入而身亡的先例。”
11月初,“驴友”阿良无意中走向了广汕路后的山脉之中,就再也没有回来。
出发“火龙线”
11月4日早上8时,住在公司宿舍的阿良背起了自己的行囊,穿着一身蓝色的登山服,便独自开始了自己的登山之旅。
“他随身还带着一部‘单反’,可以看出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广州蓝天救援队队长谢虎模说,根据随后了解到的信息,在当天早上,公司的同事还相约登山的阿良晚上一起吃饭,而阿良也没有拒绝晚饭的邀请就出了门。
记者查询相关驴友线路了解到,广州市内经典的徒步路线有两条,其中一条则是:火炉山——猪仔山——凤凰山——筲箕窝水库(龙洞)水库——大和嶂——洞旗峰——龙眼洞森林公园,称为“火龙线”。
这条线路相对已经广泛被“驴友”熟悉,但是其中仍然有诸多“危险地带”。
“事主(阿良)4日当天是轮休,第二天是要上班的,但第二天同事却发现其并没有去上班。”谢虎模告诉记者,同事在5日联系到阿良的家属之后,直到6日中午,他们才接到家属的搜救请求。
刚好阿良的同事里有一个是广州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因此,家属才想到了寻求救援队的帮助。
首次搜寻
“我们有一个咨询救援的QQ群,事主的家属加到了群里,然后提供了相关的信息。”谢虎模回忆说,然而,慌张的家属当时并没有提供相对有效的信息,只知道事主当时进到了山中,然后就不见了踪影。
在救援队的提醒下,家属查看监控视频看到,阿良穿着一身蓝色的登山服,背一个背包,挎一个单反相机包,就从广汕公路旁的高塘石进入到山中。
“这是‘火龙线’其中的一段,他出发的地点已经偏离起点了。”救援队的负责人决定参与救援:“马上令巡山组的成员在附近进行排查。”
然而,从当日下午3时到天黑,巡山组的排查并没有找到阿良。
“在山中的晚上,搜救队员搜救的风险急剧增大,非常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而有关事主动向的信息仍然缺乏,只能暂停搜救。”谢虎模说,晚上搜救“杯水车薪”,就算放一千人进到山中,也起不到太大效果。
与此同时,有关阿良失踪的信息,也开始在网上发布,家属提供了阿良平日的照片和当日穿着的登山服,各种有关的信息开始汇集起来。
再次搜救
从信息极度缺乏,到信息量爆炸,仅仅经历一天的时间。
11月7日,当搜救队再次进入到山中搜寻时,面临的则是众多信息真伪的甄别。
“当时有两个人给到我们信息,说已经看到了阿良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两个人所说见到阿良的地点,却是南辕北辙。”谢虎模说,此时,后方的精力主要用于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并且提供给前方的搜救队员。
“徒步新兵”是广州蓝天救援队山地救援队骨干队员,11月7日,他带领着搜救队员对山中的“危险区域”进行搜救。
“主要对包括水塘、悬崖等重点区域进行搜查。”“徒步新兵”告诉记者,根据推测,他们搜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了“采石场-洞旗峰”附近的区域,从山脊的一侧搜救到另一侧,然而,搜救队仍一无所获。
“由于山路两边视线都被茂密的树丛遮蔽了,很难有实质的发现,所以我们还专门跑到了附近工厂、学校的楼顶,用望远镜观察。”“徒步新兵”说,他非常希望能够在当天找到阿良。根据“黄金72小时”的搜索规律,如果事主受伤被困在了某处,当日找到还有非常大的生还概率。
但事与愿违,东西两面的山谷、悬崖都找寻了一遍,却没有发现阿良的踪迹。
误入“凶险通道”
通过大量信息的甄别,谢虎模还是发现了有价值的信息,“有人曾经与事主攀谈过,而且还有人提供了‘最后相遇’的时间。”
谢虎模说,通过诸多信息分析,阿良很可能是从出发地点往凤凰山——龙洞方向行走的。“当时信息太多了,有人说事主已经下了山,但是我们都认为,他肯定还在山上。”
在路途中,阿良还接听了两个电话,其中一个是家里人打来的,“通话质量还不错,说明当时他并不是在很偏僻的地方”。
谢虎模说,在11月8日当天,有两个女生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4日当天傍晚,她们曾经碰到过阿良,相遇的地点则是在洞旗峰附近。
“首先,时间是下午5时30分左右,符合阿良行进的速度与方向;其次,两个女生描述的身体特征与阿良都符合;此外,她们对于周围山体的特征描述都非常准确。可以确定这条信息的真实性。”谢虎模说。
在这条线路上,沿着山脊行进很容易就走向了这条凶险通道,“一条是正常的山路,但是比较险,而另外一条则是上坡的山路,是一条死路。”
“之前,就有‘驴友’误行‘死亡通道’而身亡的先例。”谢虎模说,当时阿良显然是不小心走入了“死亡通道”,而阿良与两个女生偶遇的地点,正是在“死亡通道”上。
“当时已经是下午5时30分左右,天色在山中已经比较黑了,所以,基本上可以推断此次的相遇是‘最后偶遇’。”
最后,蓝天救援队发现阿良的地点,距离“最后偶遇”的地点,直线距离仅100米左右。
发现阿良
11月8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在前线搜寻的“徒步新兵”接到了这条关键性的信息,并赶往“死亡通道”寻找阿良。
“当时天色已经暗了很多,就和城市中的6点多时差不多。”“徒步新兵”在“死亡通道”行走的过程中,发现周围树杈有很新的断痕,直到缓步走到了“断崖”处。
他描述说,当时那个“断崖”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后面,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认为树林后面还有路。而且在“断崖”边的土质也非常松软,很容易就会掉下去。
在“断崖”下面,是一片采石场的乱石堆,白茫茫一片。“我在那里看了有15分钟,都没有发现有事主的踪迹。”“徒步新兵”说,正当他已经打算放弃,例行对排查区域进行拍照时,发现图像中似乎有一抹蓝色,“触目惊心的蓝色”。
他介绍说,当时那个“蓝色”的位置,刚好位于“断崖”近乎90度垂直的位置,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绕了四十多分钟才到了下面。”“徒步新兵”说,当他绕到“断崖”底部,与“蓝色”仅仅有两米左右的距离时,才基本确定面部朝下的男子,就是已经失踪多日的阿良。当时,时间已是下午6时左右。
“阿良水壶里的水都还几乎是满的。”谢虎模说,17时10分左右,救援队就通知了家属,在19时30分左右,家属等也赶到了现场,晚上10时左右,法医到达了现场。直到9日凌晨,广州蓝天救援队配合警方完成相关现场工作。
谢虎模分析称,“驴友”阿良犯了一个大忌,就是“独自行走一条不熟悉的线路”。
针对这条通道,谢虎模介绍说,之前救援队曾经在路口处树立了“标识”,树立了“前方悬崖”“危险禁行”等指示牌,并拉起了警戒线,但是,此次搜救时却发现这些“标识”被人破坏掉了。
他表示,此次事件之后,近日将会再次将警示“标识”树立起来,防止意外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