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政府网 2016-11-11 19:25
明年2月前各地市为家庭医生“打包”定价
居民可自主选择服务包
经过两三年“预热”,“家庭医生”大家都不陌生了,但真正进入全省推广落实阶段,到底要怎么做?省卫计委表示,在2017年2月前,全省21个地市都要推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11月10日,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解读了这些疑问。
各市家庭医生服务收付费原则
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费用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中列支,计入家庭医生团队绩效,不再另行收取费用;
基本医疗服务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和个人承担: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门诊费用,按规定纳入普通门诊统筹范围,并实行按人头包干结算的办法,按当地基本医保规定支付;
非参保人医疗费用由个人承担。
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
“广东家庭医生服务告别‘一刀切’,以后象吃饭一样,人人可简可丰。”也就是说,基本包就象白饭和粥,初级包相当于加了小菜,中级包再加鱼或鸡……
案例:“她比我自己还了解病情”
51岁的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街坊徐蝶金说,家庭医生最了解自己的身体,“比我自己还清楚”。
原来,18年前怀孕子,惹上妊娠糖尿病,徐女士就一直与高血糖为伴。于是她成为慢性病患者,每个月都要跑到珠江医院却开药,“特别麻烦,排半天队”,她“麻烦了”接近15年。
2013年,沙园街社区卫生中心在全省率先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徐女士一打听,自己这种情况签约最合算,于是签约了中心的刘敏玲医生。“吓我一跳,一签约就拿到了刘医生的电话、微信”,徐女士说,从此告别了排队看病,只要提前向刘医生团队预约,看病前提早15分钟到就行。
更重要的是,刘医生长期随访,掌握着徐女士的病情资料,时不时提供生活管理的建议,令人放心。今年10月,刘主医注意到她的血糖不稳定,担心引发并发症,于是收治住院,请来了珠江医院的内分泌专家会诊检查,“还好问题明确是腹型肥胖,不用打胰岛素,按医生开的运动处方做就好”。
徐女士说,在社区中心看病,药一样,还比大医院少了15%的加成,省时省力省钱。自家公婆也是慢病患者,跟着她签约了刘敏玲医生,有疑问由徐女士微信问诊。
变化1:免费试点结束 各市负责“打包”定价
徐女士“跟着”刘医生近3年,其实是属于全省率先试点的家庭医生服务,服务是免费的。象她这样,在沙园有6000多居民享受了3年的免费服务。
不过,上月11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省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实施方案》,同时,《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第一批)》、《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收付费指导意见》、《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指导意见(试行)》、《广东省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职责分工指引及运作流程》、《广东省家庭病床服务管理指引》等若干配套文件亦同步印发各地市执行。这标志着,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束了试点“预热”,进入到全省落实推进阶段。
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处负责人指出,到2017年2月前,以地市为单位,为家庭医生服务“打包”并定价。也就是说,以后除了“基本包”,试点时免费的家医服务要收费了,收多少由地市定。
据省的收费指导意见,第一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分为基本服务包(含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个性化服务包,首批服务包主要覆盖一般人群、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糖尿病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等8类重点人群,个性化服务包包含如转诊绿色通道、预约诊疗、一对一的服务等等。
第二批服务包很快推出,包含脑卒中,冠心病等常见慢病人群。每类人群的服务包又分为免费包(即该类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包)、初级包、中级包、高级包等4个档次。
居民群众可视自身需求,自愿选择签约一种或多种类型服务包。每个服务包将约定项目和年服务频次。
地市到底各自定价多少,目前未知,不过该负责人指出,广东的服务包与江苏盐城大丰地区的很象,测算大约中级包五六百元,高级包800元的水平。
免费的“基本包”,将只包括12项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过沙园街社卫中心主任刘世兴建议,即使年轻力壮的人,也建议别放弃“基本包”,“要知道,这些公卫服务,9项时测算成本也达60多元了”。
变化2:解决人手不足 “滚雪球”式培养全科医生
在试点的沙园街,10%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有的团队要承担着500户近2000人的服务。如果全省推开,全科医生够用吗?
对此,省卫生计生委负责人直言,现阶段确实不够。
她介绍,目前广东省全科医生缺口很大,2015年底只有全科医生1.41人/万人口,远远低于每万人口拥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分级诊疗的目标,是让70%-80%的患者留在基层就医,20%-30%的疑难急重症才到上一级医院,“如今基层医生比例不到30%,更别提60%了”,她坦言,确实难。
为此,全省除了加紧“5+3”“3+2”培训临床医生外,各地市全力进行医师转岗位培训,全省四大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以全科医生培训新医生的“滚雪球式”全培半年,为此广东财政连续三年每年60万元投入,争取到2018年底,将在岗基层医生全部轮训一遍。
而更有力的措施是,将社会办医力量引入家医服务体系。鼓励医师个人、退休执业医师、医生合伙人等执业者(团队)进入,设置家庭医生(全科)诊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全科)诊所,支持具有分级诊疗体系的医疗集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多措施充实家庭医生队伍。
据了解,目前广州珠江新城已经有儿科医生诊所,提供年费1000多元的高端儿科家医服务包,颇受欢迎。
该负责人表示,可望到2018年,实现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达2名以上;到2020年,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达3名以上。
变化3:提高家医待遇 津贴来了
“说到底还需要提高全科医生待遇,留住人。”刘世兴指出,家庭医生是基层全科医生,目前全省平均水平是4万元至6万元的年收入,与大医院相比,低了一大截。
刘世兴的话,得到了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的认同,她指出,全省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将多方面提高家庭医生待遇。
首先是要求各市建全科医生岗位津贴,由财政出资,留住骨干队伍;
其次是在年签约服务费上分配上提高医生待遇,即打比方,初级包,假如打包100元,居民可能年交签约服务费30元,可给到家医团队10元。象浙江宁波,最终实现50%的年签约费给团队,医生收入提高20%。
对此,刘世兴解释,年签约费相当于家庭医生制度最发达的英国的“注册费”、人头费,给到团队后,如果花费的诊疗费用越少,节约了医疗费用支出,也提升了医生收入,“这可比有的医生打出横幅庆祝‘门诊量超过多少万人次’要好”,他认为,预防发病省钱,比盼人得病求医“更双赢”。
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广东的目标,是让家庭医生获得与同等职称专科医生持平的年收入,比如象浙江家庭医生那样收入达14万元。
答疑:签与不签 居民享受的家医服务大不同
问:“老广”一定要签约家庭医生吗?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人答(下简为“答”):不是一定要,而是全体居民自愿签约。特别是鼓励重点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慢性病高危人群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人群签约,获得家庭医生连续的、综合的、个性化的服务。
问:那么,签与不签有什么不同吗?
答:签不签约,居民享受到的服务大不同。
没签约,居民按通常的诊疗流程就医。
签了约,可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对一诊疗服务外,还包括个性化服务如建立健康档案,转诊分诊绿色通道,优先预约挂号就诊、检查、住院等,邀约上级专家会诊等等。更重要的是,包内的诊疗项目,各地可给予适当让利,比如有的年签约费打八折,因此比不签约的单项收费要便宜。此外,象稳定慢病患者,签约后不断还可获在治疗用药上政策倾斜——1次可开1—2个月的长处方药物(依常规只能开7-14天药)。而家庭病床也是优先签约居民。
问:居民如何签约?
答:城市居民可以向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咨询,农村居民可以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咨询,经了解后再选择喜欢的家庭医生签约。
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允许居民根据实际需求,跨区域选择签约家庭医生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