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圆梦︱革命者孙中山的建国方略

南方杂志 记者 刘龙飞  2016-11-11 17:36

孙中山曾满怀热情地向袁世凯介绍自己的铁路计划,表示“愿专任修铁路之责,在十年内造筑铁路10万英里”。据统计,截至“十二五”末,全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公里,距离孙中山的目标越来越近

2016年9月底,一场名为“铁路梦·中国梦——孙中山文化高铁行”的活动在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孙中山先生故居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学者及媒体等组成的孙中山文化交流团,从中山市出发,乘坐高铁走进与孙中山革命生涯密切相关的广州、南京、上海、长沙、武汉、北京等城市,进行人文交流等活动。

“孙中山既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先驱。”此次活动的策划者、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介绍,孙中山曾在其重要著作《建国方略》中提出了中国铁路建设规划,今天,以高铁发展为标志,中国的铁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成为孙中山“中国梦”的一个成功范本。

一百多年前,从翠亨村走出的一代伟人孙中山,用自己一生的努力构思和追逐着中国富强的梦想。一百多年后,如同神州大地上奔驰的高铁,他曾经设计的蓝图中国,诸多内容都已经渐渐成为现实。

从《上李辅相书》到《建国方略》

1894年1月底,位于广州西关冼基的东西药局诊所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全诊所的人发现,“老板”孙中山已经好几天不见人影。万分焦急之下,诊所的人只好找到在香港的孙中山好友,告急说药房中的现金已所剩无几,开销都成大问题,却不见了店主人的影子。得知消息之后,这位好友立即回到广州找了几天,但仍然杳无音信。

整整16天之后,孙中山才再次出现。原来,就在这段时间里,他一个人回到故乡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关起门来,埋头起草了著名的《上李辅相书》(即《上李鸿章书》)。在这份8000余字的上书中,孙中山结合自己在欧美等地的见闻,向当时的清廷重臣李鸿章提出一系列建议: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工农业生产,使工商业摆脱封建束缚;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拔人才制度,达到国家独立富强的目的,等等。

虽然作出了很多努力,甚至亲自动身北上投书,但《上李辅相书》最后并没有引起李鸿章的重视。在对孙中山早期思想进行研究时,很多学者认为,这次上书遭受的挫折,加速了孙中山放弃“医人”的职业及改良思想,转而毅然选择了“医国”,决志用武力推翻清朝。

“在这一上书中,孙中山提出了他改革中国的初步设想。”著名孙中山研究学者林家有指出,从对发展近代教育文化、实现农业近代化和工业化等方面出发,孙中山对国家建设提出了初步构想,而这也是他国家建设尤其是实业计划的思想基础。

走上“医国”道路的孙中山,在随后20多年间,先后组织多次武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然而,在取得革命成功的同时,与曾经的上书经历一样,他也经历了诸多挫折。

1918年5月,由于护法斗争中南北军阀的相继背叛,孙中山受到较大的刺激, 他愤然辞去大元帅职务, 孑然一身离粤转沪,一度陷入极度的彷徨、苦闷之中。避居上海后,孙中山再一次选择了“闭门”著书。

“方今国事颠跻,根本之图,自‘以鼓吹民气,唤醒社会最为切要。……文自客岁以来,闭户著书,不理外事,亦欲以素所蕴蓄唤起国人。”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书信中,孙中山表达了自己“闭户著书,冀以学说唤醒社会”的意图。

1918 年至 1919 年间,在上海莫利爱路寓所,孙中山“以平生之抱负和积年之研究所得”,先后写成 《孙文学说》和 《实业计划》,这两本书连同 1917 年写成的《民权初步》一起,合为 《建国方略》。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对数十年革命经历和思考的一次总结。其三大组成部分各有宗旨,各自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性,针对现实中遇到的种种急迫课题而试图寻求各自解决的途径。该书包括了孙中山对中国建设的全面设计,是孙中山精心绘制的实现中国富强的宏伟蓝图。

“近百年来野心最大的一本书”

1912年7月,在一张6英尺见方,包括西藏、蒙古和中国西部最边远地区的大地图上,刚卸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的孙中山,向《纽约先驱报》记者端纳介绍自己的铁路计划。端纳把这幅地图称为“孙逸仙之梦”,然而,在不久后写给友人的信中,他却明显流露出不屑,他向友人表示,孙中山对铁路的梦想“近乎疯狂”。

一个多月后,在前往北京与接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见面时,孙中山同样满怀热情地向袁介绍了自己的铁路计划,并表示“愿专任修铁路之责,在十年内造筑铁路10万英里”。此后,他先后到太原、石家庄、天津、唐山、济南、青岛考察,不久又逆长江而上,考察安庆、南昌等地,11月14日,孙中山在上海正式创办中国铁路总公司。

“由于革命遭受挫折等原因,孙中山的铁路计划在当时并未成为现实,但这一构想成为了他写作《建国方略》的重要内容。”研究孙中山多年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明同表示,铁路计划是孙中山《建国方略》中众多宏伟而具体构想的代表。

《建国方略》的三个部分虽然各有侧重,但对未来发展进行构想,为中国建设勾画蓝图,却始终贯穿其中。

《孙文学说》是从哲学层面探讨国家现代化和建国主张的著作,该部分讨论了“知”与“行”的关系,批驳了中国传统“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观念,提出“行易知难”的主张,旨在解放思想,鼓励人们勇于探索真理、献身真理。

《民权初步》对在中国建立新式民主政治进行了探讨。孙中山认为,要实现民权主义,就需要特别重视议事法则,开会、议事等,都要有科学的程序设计。

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构想,包括交通建设、开辟商港、发展水力、发展农业、在中国造林等八个方面和六大计划共33个部分,并提出和平开发中国实业的思想。

从内容和思想来看,《建国方略》三部分相互贯通,浑然一体。孙中山借由“心理建设”推动全面革新,以“物质建设”发达民生,以“社会建设”实践民权,三者统一于实现国家富强民主和现代化的总目标。

孙中山提出的一系列建设计划尤其备受关注。他建议建立北方、东方、南方等大港口;提出建设中国全国铁路之总规划,分为中央、东南、东北、西北和高原五大铁路系统以及建设火车工厂的计划,提出修建青藏铁路,详细列出了拉萨—兰州线、拉萨—成都线、拉萨—大理线等16条具体规划;指出了长江、黄河发电的巨大经济意义,呼吁在长江上游建坝;建议建造长江大桥或凿通隧道,使武汉三镇连成一片;建议在中国北部、中部造林……从当时社会现状来看,孙中山的这些构想极具前瞻性,事实上,《建国方略》出版以来,一度被后世称为中国近百年来“野心”最大的一本书,被看作辛亥革命的珍贵遗产。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心中的建设蓝图,他提了中国要走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黄明同认为,从这些构想来看,孙中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建设前瞻者”,影响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发展经济的思维模式。

昔日“空想”,而今现实

1917年夏天,正在构思《建国方略》的孙中山手持放大镜,在地图上沿长江流域来回移动,后来久久盯住湖北宜昌一带。他心潮澎湃地写下:“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他也许不会想到,86年后的2003年6月1日零时,三峡工程成功下闸蓄水。

与三峡水库一样,孙中山提到的火车进藏、海南建省、利用外资、快速崛起、渐进民主、国强民富,甚至“泛珠三角”等,今天都已经成为现实。

“尽管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构想,但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孙中山的很多构想才渐渐得到实现。”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研究员张金超介绍,孙中山建设思想成为现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920年,《建国方略》刚一发表,国内外很多人士都对其发表了评论,其中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空想”“一厢情愿”。这种外界的评价,甚至一度让孙中山背上了“大炮”(说大话)之名。

不过,反观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孙中山的诸多构想的确令人惊叹。以修铁路为例,从1919年《实业计划》发表到1925年孙中山病逝,6年间,饱尝战争痛苦与折磨的中国几乎没有精力修建铁路。据统计,整个北洋时期,平均每年修建铁路仅有200多公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大陆上也只修建了约1.3万公里。

幸运的是,新中国建立后,孙中山的很多现代化设想为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和实现。

在孙中山曾设想的铁路干线中,青藏铁路是他认为难度最大的一条铁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而到“十二五”期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距离孙中山的目标越来越近。

港口建设是孙中山《实业计划》的另一个重点。他规划“于中国中部、北部、南部各建一大洋港口,如纽约港者”,形成以港口为点,以铁路、水路、公路为轴线的发展模式。他认为,北方大港是“中国与世界交通运输之关键”,拟“建筑于直隶湾中”;东方大港应建在“杭州湾中乍浦正南之地”;南方大港位置“当然在广州”。

当年孙中山三大港口的选址,都已成为今天开发的热土。北方港口群以京塘港为中心,两翼有营口港、丹东港、天津港等;东方港口群有上海港、宁波港、南通港、连云港以及上海洋山深水港;而南方港除了广州港外,还有深圳、蛇口等港口,吞吐量均在亿吨左右,主要港口的基础设施已步入世界一流水平,忙碌景象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年设想。

“孙中山规划中的南方大港,辐射腹地范围就是现在的泛珠三角。”黄明同说,《实业计划》有一幅附图,上有孙中山关于“南方大港”的纸上梦想以南方大港(广州)为龙头,自东至中、西连贯协调发展的南部经济区域,涵盖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四川、湖北等诸省份以及境外的缅甸,以密密麻麻、交织成网的铁路线串起,以达“物畅其流”,这实际上与今天的“泛珠三角”不谋而合。

继承与超越,乃今日应取之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的主题逐渐成为海峡两岸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热点。而孙中山作为国家建设者的角色,也逐渐为今人重视。

201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从宏观上对“中国梦”进行了阐述,将其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后,他又在不同场合全面概括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100多年前,革命先驱孙中山曾梦想‘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他在《建国方略》中描绘出的现代中国梦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这个梦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齐心努力下,于半个世纪以后,尤其是最近三十多年才得以逐步实现。

时代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不仅因为他的行动能引领和推进时代发展,而且因为他的思想具有普适性,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而对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所体现的思想与智慧进行继承和超越,才是今天应取的态度。

孙中山强调“振兴中国的目的,就在于把中国变成足以和西方各国并驾齐驱的国家”,他确信“以我国地方之大,物产之丰,人才之众,革命之后若能一心一德从事建设,则必能乘时一跃而登上中国于富强之域……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驾乎欧美之上”。

“对振兴中华进行宏伟规划,对大国建设充满自信,这些都是孙中山建国思想中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去认真发掘和继承发扬。”张金超分析。

《建国方略》规划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实施方案,字里行间凝聚着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一直强调“今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全国“四万万同胞应同心同德,力图建设,以谋富强”。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努力振兴实业和全面增强国力,是孙中山关注的重点,也是今天中国振兴的重要途径。 张金超指出,孙中山提出发展实业,振兴中华的伟大构想,非常重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同步, 重视中国东部与西部的均衡发展,重视港口、交通建设与资源配置的统筹安排,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