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医生从肚脐“下刀”,切除子宫不留痕

南方+ 记者 李秀婷  2016-11-11 16:35

妇科手术目前利用腹腔镜已经实现了微创,但往往仍需在腹部留下四个孔洞伤痕。如今,这一技术的升级版来了:利用人体的自然瘢痕——肚脐进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能使得肚皮上不留下一点点瘢痕。近日,患有严重子宫脱垂的广州市民殷阿姨就通过这种方式,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切除了子宫。

单孔腹腔镜通过肚脐这一自然通道来实施手术,术后几乎不留疤痕

利用肚脐作为通道,医生为她切除了子宫

今年68岁的殷阿姨生育了二个孩子,年纪大了,竟然子宫脱垂了。接诊殷阿姨的广医三院妇科主任医师刘娟说,殷阿姨的子宫脱垂较为严重,子宫沿着阴道下降,甚至“掉到”了阴道口以外,连阴道前后壁都脱垂了,影响了日常排大小便。

一开始,殷阿姨尝试戴子宫托,但戴了没几天,就觉得十分麻烦,不仅要时常拿出来清洗,异物感明显,她提出通过手术切除子宫,来解决自己的苦恼。

就这样,殷阿姨成为了国内首例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阴道骶前韧带固定术的受益者。

刘娟介绍,手术解决盆腔脱垂问题最开始采用的是开腹手术,后来开始应用了微创的腹腔镜手术。但这一手术一般都需要在腹部打四个孔,也就是人造出四个微小的通道,使手术器械进入到腹腔。

“而单孔腹腔镜可以通过肚脐这个人类的自然瘢痕来实施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最小,术后几乎不留瘢痕,也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刘娟说。

手术成功了,只在殷阿姨的肚脐下面留下一个非常小的切口。术后第二天早上,殷阿姨就能起床并排气,并能自如地下地活动了,术后肠道功能也恢复得很快。

据介绍,该术式属国内首创,代表了广医三院妇科在妇科微创手术上的又一技术成就。

单孔腹腔镜十分考验医生技术

“不要小看多个孔到一个孔的跨越。”刘娟介绍,单孔腹腔镜下解决盆腔脱垂问题对实施手术的医生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多孔意味着有多个视角去看到腹腔内的情况,在手术操作上,器械可以更加自如地操作。但是单孔利用人的自然瘢痕(肚脐)连接腹部,只能从一个视角看到腹部情况,这无疑给手术增加了难度。

此外,所有的手术器械在一个通道进入腹腔,这使得医生手术中的器械会互相干扰,可能出现操纵杆在腹腔内前推后挤,“就像一只手握着好多根筷子。”刘娟说。

她表示,单孔腹腔镜手术要求医生非常熟练地掌握器械的使用,更需要长期、反复地练习,“只有医生手术技巧到家,才可以做得了这样一台手术。”

关小明教授(右二)与刘娟主任(左一)实施手术

这一次手术得以成功也有赖于广医三院妇科特聘教授关小明教授的指导。关小明是美国贝勒医学院妇科微创专业学术带头人及微创中心主任,在贝勒医学院圣路克医院已成功完成100余台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手术。

关小明介绍,虽然国内外不断有人尝试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在2天内连续顺利完成4例盆底重建手术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

据了解,广医三院妇科从今年九月开始单孔腹腔镜手术,两个多月来已经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手术三十多例,主要针对一些妇科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剔除、输卵管切除、附件切除、输卵管修复手术、肌瘤剔除术及全子宫切除等手术。

子宫脱垂示意图

知识链接: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子宫脱垂往往还伴有膀胱尿道和直肠膨出,三者可称为盆腔器官脱垂。

子宫脱垂发病与支持子宫的各韧带松弛及骨盆地托力减弱有关,因此多见于多产的女性、体力劳动频繁地女性以及营养不良的女性,发病率为1%~4%。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与日俱增。

对于年轻女性而言,产后进行积极的盆底锻炼有助于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新妈妈产后的盆底部位、肛门、阴道、腹部、臀部肌肉出现松弛,如不及时干预治疗,以后很可能出现尿失禁或脏器脱垂等疾病。产后42天至1年之内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半年之内是黄金时期。

 


编辑 谢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