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 07:54
消除留守儿童现象注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相信只要中央坚定推进户籍、教育、医疗、就业方面的改革,留守儿童现象一定会从历史的进程中消失。
围绕留守儿童的新闻常常是令人忧伤的,但从日前民政部传来的消息“全国共排查出902万农村留守儿童”来看,却让一些外围关注者感到振奋。因为仅仅是在不久前,媒体援引的留守儿童数字最低也在6100万。但此番数字骤然锐减掉5200万,绝对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然而,对中国城乡差距、区域不平等和社会福利碎片化状况有所知悉的人,都会迅速产生一个疑问:902万这个数据到底是怎样来的?民政部官员给出的答案有两个: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新型城镇化建设、扶贫攻坚、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地入学、返乡创业等政策,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第二,留守儿童定义发生改变。官方此前的统计中,对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八周岁”,如今的定义则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民政部官员一再向媒体强调,第一个原因才是关键,第二个统计口径改变是次要的。应当说,从官方的数据来看,此前6100万的数据仅仅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测而出,并非像此次三部门联合摸底调查所得。所以,后者的数据更具统计学上的规范性。
事实上,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完全无法依靠统计口径的改变,而必须要仰仗政府、社会、家庭多方面切实地介入。对民政部来说,留守儿童的多寡很难受到民政部相关政策措施的影响。除却摸底调查统计,民政部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改进政策措施,积极促进社会组织、政府力量提供针对留守儿童的相关社会服务,而不能在统计学意义上减少留守儿童。
消除留守儿童现象的根本策略并不难分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和未成年子女长期分开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子女不能跟随父母在工作所在地居住就学,这是目前导致留守儿童存在的根本原因,已经被媒体学者专家们重复了无数遍。因此,只要放开劳动力流入地政府对外来劳动力子女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五个方面的限制,家庭团聚便成自然,余下的家庭即使不能实现团聚,却也不构成一个社会意义上的问题,因为那仅仅是一种自由选择下的结果。
民政部与多个部门发起的“合理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敦促家庭监护责任的落实是一个重点。据悉,基层民政机关将对摸底排查中发现的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花名册通报给同级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会同村(居)民委员会联系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责令其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要求其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不过,家庭虽然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内膜,但假如整个市场社会的利益分配结构反向驱使,那么这样的政策或许很难有长期的效力。
总的来说,民政部的摸底排查非常有意义,一些辍学、未登记户籍、处于困境中的留守儿童也得以进入政策看护范围。但民政部并不能真正影响制造留守儿童的政策安排。教育部可以对农村寄宿制、中高考资格规定作出重要影响,公安部则主管户籍制改革,财政部影响着公共服务资金转移支付的决策和执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政府则有着做出具体规定和执行的更大权限。这些机构都比民政部更能决定留守儿童的规模。从这一层意义上,民政部需要做好统计,“讲好故事”,让整个社会更加精准地理解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具体困境和对国家社会的意义。
消除留守儿童现象注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此次召开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集结了以民政部为首,各个中央机关部委协同的国家力量。相信只要中央坚定推进户籍、教育、医疗、就业方面的改革,留守儿童现象一定会从历史的进程中消失。
【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减少留守儿童须靠政府部门合力优化政策
欢迎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