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豆腐王”:“希望将豆腐发展为一种精神文化”

南方日报 记者 陈咏怀  2016-11-10 16:27

深夜12点,月色正朦胧,当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时,英德市九龙镇的黄豆腐匠人陈木养却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头顶一盏小小的白炽灯,照亮窄小的作坊,伴随着秋虫的叫声,陈木养开始进行磨浆、榨浆、凝浆、榨水等豆腐制作的工序。直到凌晨四五点,他将制成的白豆腐用黄枝子水浸染成黄豆腐后,才回到床上缓缓睡去,等待早上前来收货的商家。

陈木养是九龙镇著名“豆腐王”陈传基的儿子,年少时就跟随父亲制作豆腐,至今已近20年。对他来说,制作豆腐不仅仅为了养家糊口,更是一种能够传承下去的精神和文化。

近20年的制作水平,让陈木养对每个步骤都轻车熟路。

其父是九龙黄豆腐第一人

九龙豆腐,是九龙镇特产,以当地特有山水磨豆制成,口感嫩滑、豆香盈口,在英德人人皆知。提起九龙豆腐,则不得不提九龙当地家喻户晓的一个名字——“豆腐王”陈传基。

“我父亲从16岁开始做豆腐,一直做了近60年。”陈木养告诉记者,父亲陈传基是邻近黄花镇公正村委会黄猴山村人。陈传基16岁时,在生产队见到老师傅做豆腐,常常在一旁偷偷观看,慢慢地老师傅也叫他帮手,从此,陈传基就与豆腐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

“当时黄豆腐在九龙镇并没有推广起来,我父亲是第一个将黄豆腐的制作工艺带到九龙的人。”陈木养回忆道,当时,九龙镇并没有多少人做豆腐,陈传基每天早上从黄花镇走两个多小时到九龙镇卖黄豆腐,由于豆腐嫩滑鲜甜,往往一售即空。

1989年,陈传基一家搬迁到九龙镇租了两间泥瓦屋,从此开始了在邻镇“异乡”的创业历程。

“当时大家知道父亲搬到九龙镇后,不少人慕名而来学习制作豆腐。”陈木养说,他们家最拿手的是做黄豆腐,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经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陈传基名气大振,甚至有人称其为“豆腐王”,“可以这么说,在九龙做黄豆腐的人大部分是父亲的徒弟、徒孙”。

陈木养制成的黄豆腐。

九龙豆腐制作工艺急需年轻继承人

陈木养有3个哥哥,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四兄弟都曾进入豆腐制作行业,然而最后,只有陈木养坚持下来。

“做豆腐其实很辛苦,一般人都坚持不了。第一次跟父亲制作豆腐,还是读书的时候,累得我坚持不了。”陈木养说,当时设备较落后,磨浆还是用石磨,要比现在磨浆机耗时多得多,而且也是体力活,往往需要从半夜开始做到凌晨才可以睡觉。“最麻烦的是榨水这一过程,将做好的豆腐花用白布封好,放进木板隔里用石头压走水分,这一过程容易把豆腐花弄碎,为此我没少挨父亲打骂。”陈木养回忆。

年少的陈木养受不了辛苦,毕业后就跑去了佛山南海打工,一去就是七八年。直到1998年,陈木养成了家并有了三个孩子,眼见哥哥们都已放弃制作豆腐,而父亲还在坚持他一生的工艺,他决定辞掉南海的工作,回乡继承父业。

有了“金字招牌”,又得老父亲手把手传授,陈木养的豆腐生意日益兴旺。每天早上六点钟,通宵做好的100多斤豆腐都被准时送到九龙汽车站,搭班车运往英德、清远乃至珠三角等地餐馆上市,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如今,陈木养的三个孩子都已经读书,虽然他会尊重孩子们未来选择的道路,但他仍希望有人能接手他的事业,“如今父亲已过世,我也能体会到当年父亲的感受,这道工艺需要更多的年轻人继承才能发扬光大,从而变成一种精神和文化”。

九龙豆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浛洸菜,大湾妹,九龙豆腐霉!”这是一句英德人民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说明九龙豆腐在英德美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九龙豆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据九龙镇文化站的负责人介绍,早期,该镇会做豆腐的人很少,九龙墟的豆腐大部分是邻近黄花镇人做好拿过去卖。直到改革开放后,人流量增多,在九龙品尝豆腐的人不断增多,“九龙豆腐”遂被外人所了解。但后来随着九龙金矿的封矿等因素,以及当地政府种果、种竹笋等政策引导,制作九龙豆腐的匠人逐渐减少。

近年来,英德市政府开始重视九龙豆腐这一品牌,希望做大做强九龙豆腐产业。2009年,英德市将九龙豆腐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传承,九龙镇党委政府也加强对九龙豆腐作坊食品生产的监督卫生,规范经营,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将兴办九龙大豆腐加工场作为一大招商项目向外推广招商。

如今,在九龙镇,大约总共有80户商家专门做豆腐生意,主要是销往英德、清远及珠三角等地,年产值约100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大产业。


编辑 刘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