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发布 2016-11-10 13:57
龙砂乡“升彩凤”民俗简介:龙砂乡,坐落于美丽富饶的榕江北河、车田河、枫江环绕的小平原之上,这里,古代原有一条溪流经过,山洪冲积,日积月累,沉沙淤浅,溪流改道,成为沃野。后人来此垦殖,发现沙陇,认为聚沙成龙脉,是吉祥富贵的地方,故名“龙砂”。
元天顺元年(1328),南宋丞相江万里的孙子江汝祖与其子江恬息从潮州开元街来此落居,江恬息被奉为龙砂乡始祖。江恬息及其子孙后辈,在今龙砂古庙所在地建筑寨场。如今走进龙砂,仍可见宅院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建筑结构古老。
为纪念江万里,从元朝至今,龙砂每12年举办一次“竖灯杆升彩凤”仪式。家家户户于晚间在屋顶上竖长灯竿,升上彩凤,灯火辉煌,彩凤迎风飞舞。现此民俗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揭东县龙砂“竖灯杆、升彩凤”,是潮汕地区民俗大观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一民间习俗由来已久,世代相传,是揭东县港畔村及其周围江姓村民(旧称龙砂族)用以纪念其先祖、南宋爱国名相江万里。
“竖灯杆、升彩凤”,即是用一根10多米长的毛竹,尾部留着竹叶,竹尾挂灯笼,灯笼上方挂着一只五色“彩凤”,凤尾与凤身都披上绣有金色丝线的红绸缎,上面写着“吉祥”、“幸福”字样,凤下挂着风铃,风一吹,“彩凤”转动,铃声清脆悦耳。白天,一支支竹竿,一只只“彩凤”,一家连一家,极为壮观;夜里观赏,灯笼和“彩凤”上安装的各式闪灯一齐亮起,形成一座色彩斑斓的灯城,辉煌靓丽,蔚为壮观。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彩凤’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