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三农”建设闯新路,三生共融释放农村发展新红利

南方+  2016-11-10 09:39

近日,2016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顺德连续第五年揽下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冠军。该榜单以经济发展领域的人均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民生改善领域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两个方面4个指标为排名依据,顺德夺得五连冠,其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坚持功不可没。

2011年,顺德以促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为原则,开展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五年来,顺德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重构农村基层治理新体系,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理念贯穿农村工作各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取得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积累了鲜活经验。

顺德推进农村改革期间,一直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为核心贯彻落实成为了成功的关键。戴嘉信 摄

新格局

“一体两翼四驱动”搭建政民连心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长期以来,由于行政服务在基层的缺位,导致村居委会成为一个小而全的“小政府”,村干部集多种权力于一身,往往成为各种矛盾集中的焦点。

针对这一现状,顺德创建“一体两翼四驱动”的基层党建机制,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体,驻点联系工作室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两翼,以村务监督委员会、党群共建社区发展基金、党群先锋队、“105党员教育走廊”为驱动,构建起基层治理新格局。

每周二下午,顺德各村(社区)的直联工作室都会向群众开放,形成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在群众家门口听民意解民困。同时,顺德将基层事务分为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设立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由党组织书记任中心负责人,统筹基层211项行政事务和社区服务,村居委会回归自治职能。

“过去对村里的决策,村民总抱有怀疑,现在做事情要先通过议事监事会,这让村民更加信服。”作为全区首创村居议事监事会的试点,杏坛马东村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据悉,目前全区已成立151个议事监事会,由基层各界社会精英代表组成,对村居事务进行参谋议事和监督,构建决策、执行、监督既独立运作又相互约束的基层自治机制。

长久以来,顺德村居的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都是村居统筹建设,村居党组织的“话事权”常常因财力而影响政策和项目的落地生根。2014年,顺德率先设立党群共建社区发展基金,为村级党组织统筹协调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年来,顺德区已扶持优秀民生项目116个,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

目前,全区设立52支村(社区)党群先锋队,整合党员中的优秀人员和群众中的积极力量组成,有效推动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地,并打造“105党员教育走廊”,为12000多名农村党员开展现场教学提供鲜活平台。

顺德还精准整治农村突出问题,近三年共排查整治54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梳理整治影响农村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379个,全省整顿工作现场会在顺德举行,顺德经验在全省推广。

新活力

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看得清”又“摸得实”

2012年3月,乐从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所作为区内首个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正式上线,随后,“阳光交易”一词便在顺德各村居内“走红”。各村居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股权信息化管理和财务网上监控“三大平台”应运而生,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实现市场价值,让农民看得清,摸得实,公平公正地共享资产的收益。

五年来,全区农村集体资产累计成功交易超3万宗,合同标的总额94亿元,溢价约10%;办理股份流转39905宗,其中继承32939宗;建立账套约1280套,全面实行出纳电算化,纳入现金管理平台的账户超过900个。

2015年,顺德农村人均股份分红2266元,比2011年增加56%。事实上通过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不仅有效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效,农村股份分红实现稳步上升,还推动农村股权规范流转,有效解决了固化股份后出现的“死人有得分,生人没得分”的不合理现象,以及因人口增减而引发的股权权益争议。

顺德还积极探索以货币收购、物业置换等方式落实征地留用地,通过各种方式共落实征地留用地8697.17亩;积极探索建设“农民公寓”方式解决村民固化宅基地问题,以保障村民户有所居,如乐从北村和均安鹤峰村两个农民公寓试点,集约利用92亩土地解决了近1900户村民的宅基地问题,目前全区共启动5个农民公寓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6.74万平方米,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进农村社区和谐稳定。

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让居民在城市能品味到乡村的生活品质,在乡村能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为此,顺德连续3年共投入超3800万元统筹全征地社区公共建设,提升全征地社区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全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全区投入1300万元开展“万村绿”生态文明村建设,已建成86个示范村,同时实施“一河一策”整治农村水环境,90个村(社区)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6个村获得省生态村称号,一批“五好”新村居陆续展现,杏坛逢简村、勒流江义村还先后获得“全国最美乡村”称号。

新动能

农业总部经济再造一个“顺德农业”

10月29日起,为期一个月的2016顺德农业嘉年华在顺德各镇街和企业园区火热上演,一系列精彩活动全产业链展示顺德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顺德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硕果累累:2015年顺德农业用地面积约29万亩,农业总产值86.27亿元,3万元的亩产值走在全国前列;拥有全国最大的鳗鱼、加州鲈、生鱼、年桔等生产基地。活鳗出口占全国的80%,加州鲈产量占全国70%,年桔占全国90%,鳗鱼加工出口占全国50%,鲮鱼加工占全国50%;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1家,国家级的陈村花卉世界内有600多家花卉企业,带动顺德及周边花卉种植业超10万亩……

当前,随着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工业技术的大范围普及,顺德农业经济正发生着一场从生产端、管理端、流通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革命,而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大潮下,顺德农业正突破土地资源紧张的瓶颈,以独特的模式延续着扩张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顺德外延农业规模已超过30万亩,年产值近8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顺德农业”。顺德区农业局局长黄锦培介绍,目前顺德外延农业已经成为顺德农业优质水产、花卉、畜禽三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构建起生产、加工、流通、休闲完整的产业链,成为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农业总部经济发展模式。

这说明,顺德正在变身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终端和制高点,从产能外拓、技术输出到全产业链扩张,“生产基地在外地,技术和市场在顺德”的农业总部经济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据悉,下阶段顺德将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以农业会展经济为抓手,强化政府服务,突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动力,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顺德确立“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设“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创新顺德”。为此,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顺德再次吹响推进农村工作的冲锋号,通过拓展农村改革的广度和深度,用五年时间解决制约农村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实现让留在农村的人口安居乐业,增强农村活力,做到“进城”和“下乡”各得其所,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城乡一体化生产生活格局。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蒋晓敏 王基国


编辑 王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