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面对面|圣迪乐村董事长冯斌:鸡蛋品牌化是大势所趋

南方+ 记者 赵兵辉  2016-11-08 21:40

11月8日,山姆会员商店携手圣迪乐村联合发布《高品质鸡蛋质量承诺》,双方在国内率先推出鸡蛋“12天货架期”;今年7月,圣迪乐村鸡蛋全程冷链上线京东。作为国内品牌鸡蛋市场龙头老大的圣迪乐村,一系列动作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11月7日晚,圣迪乐村董事长冯斌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在他看来,“国内鸡蛋行业高度分散,鸡蛋产品的品牌建设严重滞后,提高集中度和鸡蛋品牌化是行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内鸡蛋行业高度分散缺少品牌

数据显示,中国的鸡蛋行业总量很大,拥有14亿只蛋鸡,每年有近3000亿元的产业规模,世界排名第一。然而,我国的养鸡场却始终处于小规模、不规范的散养状态,鸡蛋产品的品牌建设严重滞后,92.46%的蛋鸡养殖场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认证。而以美国为例,前十位的规模养殖场达到了1.4亿只,行业集中度超过了50%。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国鸡蛋行业处于高度分散的水平,这个行业依然是一个产能大于需求的行业。”冯斌表示,从终端的形态来看,鸡蛋行业缺少两样东西,一是缺品牌化,二是缺加工。“没有品牌化,则致力于提升品质的动机就没有了,因为没法溢价。所以我认为鸡蛋产业发展的方向还是要向品牌化、加工上去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

“国内鸡蛋行业有着3000亿元的体量,但前十位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可能就50多亿元,这个行业完全是分散的,这一格局必将发生变化。”早在十五年前,冯斌就喊出“来一场鸡蛋革命”口号,在他看来,鸡蛋行业的集中度一定要大幅度提升,因为没有行业集中度,就难以推动品牌化和加工。

据了解,目前中国品牌鸡蛋占整个国内鸡蛋市场的份额还非常低,初步估计还不到2%。作为品牌鸡蛋龙头老大的圣迪乐村,其占国内品牌鸡蛋的市场份额也不到10%,这意味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在冯斌看来,鸡蛋行业集中化提高的过程不是做太多的增量,而是要把存量做好。对于圣迪乐村而言,成长将靠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内生的,即内部建设;另一条是并购,这也是圣迪乐村向资本市场走的重要原因。

“喷码鸡蛋”不能称为品牌鸡蛋

在冯斌看来,农产品没有品牌,就没有了可识别性,消费者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谁的更便宜,因为他们看不到差异在哪里。

“生产者不是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而是研究怎么样让鸡蛋的成本更低一点,整个导向就是成本导向,不断地降低替代原料,这样消费者不满意,对这个行业成本的压力更大。”冯斌表示,这样的负循环一定没有前途,而只有创建品牌,提升产品品质,才能实现产品溢价。

“散养户养一只鸡的投资只要20元,我们则要100元。”据冯斌介绍,给母鸡喂食的好,鸡蛋的品质才高。人们所认为的土鸡是指散养、本地品种,它所面临的问题有两个问题:一是母鸡生长的环境不可控,易受污染。一旦环境受到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就会通过母鸡食源富集到鸡蛋里,影响鸡蛋品质、安全。大部分散养母鸡的食粮,没有经过科学的搭配配方,于是母鸡食粮并不均衡,也会影响鸡蛋品质。

相比之下,圣迪乐村蛋鸡生长在可控的环境里,生活在空调房,四季如春,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根据母鸡不同的生在周期,科学搭配营养原粮,不用替代原料和抗生素,不用棉籽粕、菜籽粕、肉骨粉,科学谷物搭配玉米:大豆:杂粮6:2:2,所生产的鸡蛋不仅安全,而且营养均衡,口感自然,无腥味,保持鸡蛋本身绵糯香的口感。

在营养和品牌的驱动下,产品实现了溢价:圣迪乐村鸡蛋的价格是普通鸡蛋的3倍。如今,圣迪乐村已经连续四年成为中国品牌鸡蛋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销售。圣迪乐村还是万豪、香格里拉、丽思卡尔顿等五星级酒店以及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餐饮企业重要的战略合作商。

“在零售渠道销售的圣迪乐村鸡蛋,现在主要是家庭在购买”,冯斌表示,鸡蛋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食品安全,对品牌鸡蛋的接受度将越来越高,从近几年的市场情况来看,品牌鸡蛋逐渐由现代卖场、KA连锁向传统渠道渗透。不过,冯斌指出,有些企业从散养户手里收购鸡蛋,然后喷一个码加一个包装,打上土鸡蛋、草鸡蛋的名字就卖出去,这样的鸡蛋不能称之为品牌鸡蛋,因为它不具备全程的控制和持续一致的服务与推广,而应该叫“包装鸡蛋”或者“喷码鸡蛋”。

编辑 赵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