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布 2016-11-07 13:30
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近日在松山湖召开,会议总结分析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市委书记吕业升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确保完成今年预期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系统总结了我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对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做出七项具体部署。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城市建设为契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4915.98亿元,增长7.9%,比上半年快0.1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全省快1.2和0.6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7位。其中,第二产业增长7%,第三产业增长8.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数据显示,我市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呈现加快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快5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和18.6%,完成投资分别增长28.1%和29.7%,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动能转换关键时期
经济面临四大压力
吕业升充分肯定了我市前三季度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前三季度我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表明新动能正在逐步走向前台、挑起大梁,这为我市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坚定了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吕业升指出,当前,东莞正处在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要深刻认识动能转换对东莞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用新动能的增长部分去弥补旧动能萎缩下行形成的缺口,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增量。
吕业升从面临下行压力、基础不牢、后劲不足、区域失衡等四个方面,分析研判了当前经济形势,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激发出良好状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着眼困难,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持之以恒做好稳增长、调结构工作,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抓好“六个动”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就如何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吕业升强调,要千方百计落地大项目,稳住好企业,倍增中企业,提速小企业。通过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加快建设、尽早投产,鼓励现有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扶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形成“万马奔腾”局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吕业升强调,要高度重视抓好“创新驱动”“投资拉动”“倍增快动”“服务促动”“龙头舞动”“金融联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核心战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组织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做好稳商、安商、亲商工作,突出龙头产业和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动发展,确保明年经济主动。
吕业升强调,要做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调研成果转化工作,尽快形成有示范意义的成果;要针对薄弱指标,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要重视项目推进工作,落实责任、统筹推进;要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多招好项目、大项目。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亮点
据市统计局初步测算,前三季度,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15.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9%,分别比全国、全省快1.2和0.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9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2272.71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625.78亿元,增长8.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总体而言,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三大产业保持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中,一产实现“扭负为正”、工业小幅提速、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经济发展基本面保持良好。
1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是当前东莞经济的一个明显特征。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增长迅猛。全市手机出货量2.07亿台,增长6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9.6亿元,增长80.6%。民营经济、大型企业增长较好。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2705宗,增长71.8%;实际投资金额527.6亿元,增长16.8%。
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50亿元,增长12.6%,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快6.1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共有79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8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
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记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主体4505户,增长111%,总量达1.7万户。新增上市企业1家,境内外上市企业达3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88家,总量达151家,总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全国地级市第三。
前三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6万户,增长37.8%,增速在珠三角九市中排名第一。截至9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突破80万关口,增长8.2%,达80.4万户。
2三大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发展
随着东莞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保持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51亿元,同比增长0.5%。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69.48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根据数据分析,我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12.87亿元,增长16.0%,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9.5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7.0%;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71.25亿元,增长18.6%,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5%,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28.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9.7%。
电子信息制造业带动明显成为工业生产的一大显著特点。前三季度,在手机生产企业产量增长较快的带动下,占比最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86.16亿元,增长21.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内外销比例调整为58.8:41.2。
3民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民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全市经济贡献明显。9月末,全市民营经济登记注册户数78.06万户,同比增长16.8%;个体工商户49.62万户,增长11.3%。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788.93亿元,增长20.1%,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高13.6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占比达到38.1%。
民间投资793.57亿元,增长14.5%,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6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9.6%。民营经济缴税总额732.20亿元,增长14.1%,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0.4%;其中私营企业缴税190.03亿元,增长42.9%。
4消费市场稳步提速 电子商务带动明显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2.17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呈持续向好态势。
其中,在电子商务快速增长的带动下,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672.41亿元,增长15.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传统消费则继续保持平稳,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41.48亿元,增长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