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 2016-11-07 03:50
“老爸,我们到哪儿了?车怎么停了?”阿不力米提·吾斯曼大学放假刚从乌鲁木齐回来,看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村庄便惊奇地问道。
“到家了啊,怎么才走了半年,不认识自己长大的村子了?”吾斯曼·艾山大哥乐呵呵地说。
看到村大门上的几个红底黄字“欢迎来到当勒克蒙加克村”,阿不力米提才相信是回到了村子。
他真不敢相信眼前的画面:宽敞的柏油路、一字排开的太阳能路灯、马路两边的防渗渠、一排排整齐的宣传栏、房前明亮的蓝色栅栏……这跟半年前尘土飞扬的土路土渠完全不一样了,就像做了梦一样!
进到家门,院子里的景象更是让阿不力米提难以置信。以前院落里杂草丛生,到处堆满树枝、玉米杆、木头等,葡萄架上顶着好多发霉的芦苇,羊棚下饲料、羊粪四处散落,零乱的院子看着就让人糟心。
而现如今,院子住宅、养殖、种植等各区分明,进门是硬化清洁的地面,右边是高大亮堂的安居富民房,大门对面是平齐整洁的暖圈鸡舍,大门左边是焕然一新的葡萄架,原来旁边的杂草地搭起了拱棚,种上了各种蔬菜,就连通往最里处的卫生间也铺了一条小路……整个院子大变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半年前,除了村委会前面的主干道有柏油路以外,村里其他居民点全都是土路,路面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碎石与乱草。一有汽车经过这里,顿时黄沙漫天,让人睁不开眼睛,脸上满是土。以前全村的渠都是土渠,每次村里放大水,漫出来的水把马路搞得到处泥泞,灌溉效率很低。现在全部变成防渗渠了。以前到了晚上一片漆黑的村庄如今也到处都有太阳能高杆灯,变得灯火通明了……这一切变化,是因为自治区财政厅工作组叔叔阿姨们的到来。